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Q因子估算是近地表吸收补偿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井地联合地震数据采集方式减小检波器耦合对Q因子估算的影响。在以激发井为中心的圆周上,按照井下检波器的设计深度,布置多口深度不同的接收井,将检波器直接安置在每口井的井底,以消除常规井间观测方式造成的检波器与井壁耦合对Q因子估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不受激发影响的Q因子层析反演方法,利用模型数据就该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测试分析。使用两个不同的地震频带对大港油田实际近地表观测数据进行了吸收反演,反演结果表明,近地表的吸收系数远大于地下地层的吸收系数,近地表吸收补偿对于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两个频带反演得到了不同的Q因子,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Q因子对频率依赖性的认识。

  • 标签: 近地表 Q因子 层析反演 谱比法 频率依赖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entalCT成像技术在牙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牙科收治的53例患者行1mm薄层螺旋CT扫描,采用DentalCT软件对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重建,将其与原始的轴位图像相结合,对牙科疾病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应用DentalCT成像技术可重建牙体、牙槽骨和颌骨的冠状曲面和矢状面断层图像,可清晰的观察出牙体、颌骨等部位的微小病变情况。结论采用DentalCT能够对牙科微小病变进行有效识别,且所得影像无伪影或重叠情况,分辨率较高,进而为牙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准确、客观的参考依据。

  • 标签: Dental CT成像技术 牙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体荧光(AutoFluorescenceImaging,AFI)联合窄带成像(NarrowBandImaging,NBI)技术对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例患者行常规内镜进行观察,发现异常病灶时进一步行自体荧光内镜检查,应用光诱导自体荧光成像联合窄带成像技术测出可疑病灶,进行内镜下诊断,并于相应病变区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胃粘膜上皮内瘤变11例,早期胃癌15例,Barrett食管上皮内瘤变38例。自体荧光内镜联合NBI技术对胃粘膜上皮内瘤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1.82%和90.24%,对早期胃癌分别为84.21%和84.00%,对Barrett食管上皮内瘤变分别为81.58%和86.27%,均明显高于普通白光内镜。结论自体荧光联合NBI技术可提高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 标签: 诊断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窄带成像 自体荧光成像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条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逐步地运用到脑部血管成像之中,并且在先进的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医学条件开展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在脑部血管成像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地推广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逐渐地推广到观察与分析脑部血管成像的各种疾病。我院医护人员运用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并且把它投入到脑部血管成像的使用当中,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再加上一些其它的配合治疗方法来对患者进行综合性保护,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正确的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在脑部血管成像临床的诊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身体健康的机率,为患者伤愈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脑部血管成像 磁共振动态成像技术 应用效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中美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报告说,受激拉曼散射显微镜新型成像技术可快速、精准探测脑瘤组织,从而帮助外科医生更加安全、有效地实施切除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B群链球菌(GBS)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收集202例阴道分泌物标本,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法作为金标准对标本的GBS进行检测,同时采用以双抗体夹心法为基础研制出B群链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作为对照,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计算Kappa值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免疫层析法检测GBS的敏感度为97.50%,特异度为97.54%;与细菌分离培养法的总符合率为97.52%,Kappa值为0.948。结论免疫层析法检测GBS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简便准确,对GBS的筛查和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B群链球菌 胶体金免疫层析 培养
  • 简介:摘要锅炉作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设备,它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对锅炉进行检验已经非常的普遍了,但是在检验方法的选择上各地是有很大的差别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非接触检测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利用红外线进行热成像检测,能够更好的应用于锅炉本身状态的检测,对其各个方面展开详细的检测,能够更好的控制其运行情况,同时热成像技术还可以对锅炉运行的安全环境和能源方面达到有效的保障。本文主要就热成像测量技术在锅炉检验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 标签: 热成像 测量技术 锅炉检验
  • 简介:摘要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主要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弹性系数不同的特征进行医疗运用的一种新型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除了弥补常规超声不足以外,也成为了当前医学成像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为此,本文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有关问题,首先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分析出发,然后对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其他脏器疾病中的应用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希望为今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实践工作奠定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材料,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临床运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检测大肠杆菌0157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00例细菌感染体作为研究对象,胶体金颗粒制备使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标记抗体使用Ecoli0157单克隆抗体,Ecoli0157单克隆抗体的包被载体使用硝酸纤维膜,并制成GICA的检测条,检测条上金标记抗体和标本中的Ecoli0157结合后,应利用硝酸纤维膜的层析作用移动,直至膜上的固相抗体结合可见红色条带,检测结束后,对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检测的灵敏度、检测条阳性率进行观察。结果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检测的灵敏度为103cfu/ml,检测条阳性份数共50份,其中包括30例大肠杆菌0157阳性标本,另20例经标本鉴定疑似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结论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检测大肠杆菌0157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具有操作简便、易于判断的优点,可对标本进行快速的筛查,适合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 大肠杆菌0157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并应用改良质子密度加权(PDWI)扫描,对膝关节损伤磁共振扫描参数优化组合,提高影像图像质量。方法:采用GESIGNAHDE1.5T磁共振机对81例膝关节疼痛、外伤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FSET1WI、常规PDWI、改良PDWI冠状位FSET1WI、常规PDWI、改良PDWI以及横断位FSET2WI。所有PDWI及FSET2WI均采用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技术。结果:15例膝关节退行变;20例半月板变性;膝关节外伤46例,其中半月板撕裂21例。改良PDWI序列诊断半月板损伤优于其他序列。讨论:膝关节损伤的磁共振成像须采用多方位、多参数、多序列优化组合。改良fsPDWI诊断半月板损伤明显优于其他序列,图像质量高,能准确诊断半月板损伤程度、分级,为临床手术提供直接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膝关节 磁共振 成像技术 改良PDWI序列
  • 简介:摘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络现象、腧穴特异性、腧穴—脏腑效应和针灸临床中的具体应用,理论结合实际,认为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便捷、无辐射的医学影像学新技术,在针灸—经络系统理论的研究及指导针灸临床实践中具有切实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红外热成像 针灸 经络
  • 简介:太赫兹(Terahertz)波指频率在0.1~10THz(1THz=10^12Hz),波长30μm~3ram范围的电磁波。太赫兹波段电磁波介于微波和红外之间,对陶瓷、塑料等很多介电、非极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辐射能量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日本情报通信研究机构(NICT)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已建立开放的太赫兹光谱数据库(http://thzdb.org)。太赫兹成像技术作为新兴前沿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

  • 标签: 技术应用 成像技术 文物艺术品 赫兹 检测 化学研究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肺功能成像技术对早期尘肺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早期尘肺患者分为观察组,将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分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采用CT肺功能成像技术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CT值和肺体积水平结果观察组平均C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肺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肺功能成像技术可以直观观测肺部纤维化病变程度,对早期尘肺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CT肺功能成像技术 早期尘肺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及3DCT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MPR、SSD、MIP及VRT图像,分析各种成像方法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MPR及3DCT可发现及多方位观察骨病变。结论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综合应用是诊断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骨病变 螺旋CT 重建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于小乳腺癌(最大直径≤2c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72例患者共72个最大直径≤2cm的乳腺肿块资料。术前均经过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常规超声采用BI-RADS分类,超声弹性成像采用改良5分法分别对乳腺肿块的性质进行鉴别诊断。术后或细针细胞穿刺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运用常规超声及两者联合应用这两种方法对小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采用SPA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单独运用常规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为55.2%,60.5%,58.3%,而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79.3%,81.4%,80.6%,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8,P=0.00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提高小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经DSA确诊为烟雾病11例患者的MSCTA影像资料。结果MSCTA在诊断脑烟雾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及侧支循环情况方面与DSA检查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MSCTA诊断颅底烟雾状血管符合率为90.9%(10/11)。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烟雾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烟雾病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

  • 标签: MSCTA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成像 烟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