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53岁,因“全身肌无力,肢体软瘫,气促1d”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d,无过敏史。查体:体温36.7℃,脉搏101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差,反应迟钝,双肺无异常,心率101次/min,律齐;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肌肉有压痛,腱反射减弱,四肢肌力0级,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心电图检查示ST段压低,并出现U波。初步诊断为低钾血症。急查血钾2.48mmol/L。立即给予心电监护,按2.5‰浓度补钾,补钾72h,补氯化钾量为20g,患者症状逐渐消失,复查血钾3.61mmol/L。患者病情稳定后化验T3、T4、TSH、醛固酮,并行肾及肾上腺B超等检查,均未见异常。追问病史,患者于20d前因高血压口服吲哒胺(商品名寿比山,天津力生制药厂生产)2.5mg/d。

  • 标签: 低钾血症 吲哒帕胺 高血压病史 患者症状 心电图检查 mol/L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雷霉素长支架对弥漫性长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2月长海医院347例冠心病患者,并根据置入支架数目分组为单个支架组(22-36mm)及重叠支架组(〉36mm);根据置人支架长度分4组:22-36mm、37-59mm、60-80him和〉80mm组。观察支架置入后对分支血管的即刻影响、术后心电图变化和术后1周内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并且随访术后的临床症状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①总的手术成功率达98.9%,总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为6.1%。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达14.1%,30d内MACE发生率5.4%。②重叠支架组(〉36mm)术后肌钙蛋白I(TNI)显著高于单个支架组(22-36mm):6.0%比1.1%(P〈O.05);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单个支架组:11.6%比5.6%(P〈0.05);30d内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支架长度〉60mm组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MACE事件明显高于22-36mm组(P〈0.05),其余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雷霉素药物支架治疗弥漫性长病变即刻及近期疗效可靠、安全。重叠支架组及置入支架长度〉60mm明显增加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释放,增加围手术期非Q波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率。

  • 标签: 雷帕霉素 药物支架 围术期并发症
  • 简介:患者女性,73岁。因“突发心悸、胸闷3h”于2009年3月5日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8年,血压控制欠佳,最高达210/110mmHg。查体:体温36.2℃,脉搏15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03/121mmHg。神志清楚,精神紧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那扒蘧窒扌月∑?未触及震颤,心界略向左下扩大,心率15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图略)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率156次/分。

  • 标签: 心房颤动 普罗帕酮 小剂量 室上性心动过速 高血压史 肺呼吸音
  • 简介:目的:探讨吲达胺对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脂等的影响。方法:用药前停用所有降压药物,改用吲达胺2.5mg或5mg、每日1次口服,连续6~8周。用药前后测量血压,查血糖、血脂等项目。结果:吲达胺可降低老年轻或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P<0.05),降为正常者达54%,对血清电解质、血脂、血肌酐及谷丙转氨酶的影响均不大。结论:吲达胺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价钱便宜等优点,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较为理想的一线降压药物。

  • 标签: 吲达帕胺 高血压 疗效研究 降血压药
  • 简介:目的评价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围术期口服氯吡雷和替瑞洛对冠脉微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进行直接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瑞洛组28例和氯吡雷组26例,分别于PCI治疗前口服替瑞洛片180mg或硫酸氢氯吡雷片600mg,PCI治疗后口服替瑞洛片90mg,每天3次或硫酸氢氯吡雷片75mg/d,并于PCI治疗前、后进行血管造影检查,以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计数(correctedTIMIframecount,cTFC)和心肌blush分级(myocardialblushgrade,MBG)评价冠脉微血管功能。结果两组分别有28例和25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PCI治疗前cTF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两组TIMI血流分级、MBG和cTFC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合并血栓抽吸术为标准将患者进行亚组比较,结果表明血栓抽吸并不影响cTFC(P〉0.05);两组ST段缓解率分别为84.85%±23.16%和70.93%±33.6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PCI治疗围术期口服负荷剂量替瑞洛,冠脉微血管功能不优于氯吡雷,但确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微血管功能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 简介:抗血小板治疗是ACS必不可少的基本治疗,但也有其局限性。多国多中心的GRACE注册临床研究显示,ACS患者1年后死亡率约为15%,3年后升高至25%,4年后可达39%。在目前的治疗方法中,因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问题,导致有些患者存在氯吡雷抵抗或低反应,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在东亚人群中,该比例还高于西方人群,对于这部分药物抵抗人群,目前尚缺乏肯定有效的办法。

  • 标签: 抗血小板治疗 疗效观察 CYP2C19 氯吡格雷抵抗 基因多态性 临床研究
  • 简介:氯吡雷是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抗血小板药物,但是它有许多不足。氯吡雷口服后需要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生物转化,转化率不一致,受伴随疾病治疗时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变异性制约,血小板抑制作用差异大,不同的患者对其反应性差异较大,药物转化率低的患者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
  • 简介:目的总结维拉米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观察42例22-73岁的PSVT患者,其中伴有冠心病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预激综合征5例。结果42例PSVT经维拉米治疗终止36例,有效率为86%;36例PSVT经维拉米终止后出现心律失常6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AT)1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VT)2例,交接性心律1例,窦性停搏2例,其中3例出现在预激综合征(WPW)合并PSVT。结论临床工作者应对WPW合并PSVT要有足够的认识,从严掌握维拉米终止PSVT适应症。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 维拉帕米 PSVT 疗效 WPW
  • 简介:目的采用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探讨吲达胺(indapamide)、硫氮Zhuo酮(Diltiazem)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吲达胺组、硫氮Zhuo酮组、对照组(灌注液中不含药物)。比较三级动物在心肌缺血30min及再灌注30min后心电图、心肌酶(CK、LDH),同时监测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1)对照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CK、LDH含量较缺血明显升高(P<0.05)。吲达胺组、硫氮Zhuo酮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CK、LDH含量较对照组显降低(P<0.01)。(2)吲达胺组、硫氮Zhuo酮组于再灌注15、30min两时点,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力恢复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达胺、硫氮Zhuo酮对缺血/再灌注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吲达帕胺 硫氮ZHUO酮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肌外科术
  • 简介:目的比较静注普罗酮和西地兰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将5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普罗酮组和西地兰组,分别静脉推注西地兰0.4mg~0.6mg或普罗酮70mg~210mg,观察房颤转复情况、心室率变化及药副作用.结果普罗酮组30例,转复成功22例(73.3%);西地兰组28例,转复成功13例(46.4%);P<0.01.半小时转复成功率:普罗酮组43.8%,西地兰7.8%;P<0.01.转复成功时间:普罗酮组(47.6±37.7)分钟,西地兰组(86.1±53.5)分钟.P<0.01.结论在转复阵发性房颤中普罗酮的成功率高于西地兰,普罗酮转复成功时间比西地兰亦有显著差异.

  • 标签: 转复阵发性房颤 普罗帕酮 西地兰 静脉注射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口服负荷量普罗酮转复新近发生的非瓣膜病、非冠心病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有症状就诊的房颤患者89例,最近房颤持续发作在48h以内,既往无心力衰竭表现及其他心外病症,并排除瓣膜心脏病、冠心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肝肾功能损害.随机分为普罗酮组和毛花甙C组.普罗酮组一次顿服普罗酮负荷量450mg,2例体重<45kg患者给予300mg,4例体重>80kg患者给予600mg.毛花甙C组静推西地兰0.4mg,4h后仍为心房纤颤则追加0.2mg.密切观察患者心律、速率、血压、症状等变化,记录从给药到房颤转复的时间及转复瞬间心电图情况.比较二组患者4h和8h内房颤转复率及转复时间.结果普罗酮组共45例,其中4h内转复23例(51.1%),平均转复时间为(1.5±0.3)h.毛花甙C组共44例,其中4h内转复11例(25.0%),平均转复时间为(2.9±0.7)h.4h内普罗酮组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毛花甙C组(P<0.05),4h内平均转复时间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对于新近(≤48h)发生的不伴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的房颤,口服负荷量的普罗酮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的转复方法.

  • 标签: 普罗帕酮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冠心病 治疗
  • 简介: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增加心力衰竭和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此,有效控制血压是降低心血管病死率及病残危险的关键,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选择一种安全、高效、方便的降压方案,对众多高血压患者来说十分重要。我院采用厄贝沙坦联合吲哒胺治疗降压达标率更高,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厄贝沙坦 吲哒帕胺
  • 简介:数年前.有研究发现抗凝药氯吡雷(商品名波立维)和各种他汀类调脂药有着共同的代谢机制。这些药物是通过同一种生化酶进行代谢的.这使得两者合用会产生不良后果。氯吡雷是心血管科常用的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而他汀类则主要用于降低胆固醇.随后的一些研究可以说精彩纷呈.有1/3的研究得出相同的结果.另外1/3显示两者合用不存在问题.

  • 标签: 他汀类调脂药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恶化 预后 代谢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氯吡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氯吡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频率、心电图缺血时间、心电图缺血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明显应用效果,可改善血小板聚集性,缓解心绞痛发作,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氯吡格雷 临床作用
  • 作者: 冯晓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3-11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1期
  • 机构:邢台市第九医院巨鹿县医院,河北邢台055250
  • 简介:目的:探讨在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患者中应用的维拉米联合地高辛影响。方法:在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时段入院患者中抽取60例,以上的患者接受双盲法均分,各30例。对比组采用地高辛治疗方法,分析组接受维拉米联合地高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室率及左室射血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组患者心室率及左室射血功能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治疗中,安全有效的方案很多,其中维拉米联合地高辛十分必要,从长期看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患者愈后生活质量,安全性更高,应在该领域广泛应用。

  • 标签: 维拉帕米;地高辛;冠心病
  • 简介: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因素[1],高甘油三酯在致动脉粥样硬化、致代谢紊乱、致凝血-纤溶紊乱被认为是一种强危险因子[2],因此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与降低血清胆固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交替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以期提高调脂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自2000.5~2001.5诊及住院病人中,选择近4周未服过血脂调节剂的异常血脂者共78例,随机分二组,合用组40例(男21例,女19例,

  • 标签: 辛伐他汀 非诺贝特 治疗 混合性高脂血症
  • 简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病情多较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治疗不及时,极易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及时合理的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本文观察奥扎雷钠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UAP的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阿司匹林 心绞痛 不稳定型
  • 简介:目的观察普罗酮对生理状态下兔心肌心室间复极异质性的影响。从动作电位时程(actionpotentialduration,APD)的角度探讨临床应用普罗酮治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药理学机制。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在不同刺激频率[即基础循环周长(basiccyclelength,BCL)=2000、1000、500及250ms]下,不同浓度普罗酮(对照组,1μmol/L普罗酮组,6μmol/L普罗酮组,10μmol/L普罗酮组)对正常心肌左右心室内膜APD的影响。结果普罗酮由低浓度(1μmol/L)至超治疗浓度(10μmol/L)呈非浓度依赖性地减少室间离散;左右心室内膜APD和室间离散在不同浓度的普罗酮干预下仍呈慢频率依赖性特点(P<0.05),且这种特点对普罗酮呈非浓度依赖性。结论生理状态的心肌左右心室间存在复极离散。普罗酮可减少这种复极异质性,这可能是其对无缺血心肌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作用的电药理学机制之一。

  • 标签: 普罗帕酮 心室 动作电位 药理学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