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A“当代中华文学”一词的提出,并非哗众取宠,而是对当代文学学科进行深入反省的一个结果。“当代文学”的学科构建问题早在1985年唐驶先生的《当代文学不宜写》(《文汇报》1985年10月29日)那篇短文中就已显露端倪。上世纪90年代起,有关当代文学学科危机的言论便不时出现。进入21世纪以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仍在持续。杨匡汉近年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在谈及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时不无忧虑地指出:“当代文学是发展中的学科,也是充满了风险的学科。它的不确定性是制约学科发展的不可改变的因素,

  • 标签: 中华文学 文学史教材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学科 语境 《文汇报》
  • 简介:<正>在美国的六、七十年代——非虚构文学的鼎盛时期,与传统新闻和一般传记、游记有别的、体现其写作方向的代表性文体是新新闻报道和非虚构小说。而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非虚构文学的主要文体指的是报告文学、纪实小说(非虚构小说)和口述实录体。这种简略的阐释可能显得单薄,但它实在是我们进行这一论题的前提与基础。一定意义上讲,它也昭示着中美非虚构文学的某种相似性及其给人以启迪的对比意义。

  • 标签: 非虚构小说 虚构文学 报告文学作家 新闻报道 激变 六十年代
  • 简介:<正>至2007年为止,新《报告文学》杂志已出版七年。应当说,这份杂志的前世今生令人感慨,它的浮沉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艰辛前行之路的典型象征。它在新世纪元年的复活和一路行进,是否在暗示着中国报告文学新的复兴?也许这是一个过于乐观的判断,因为,当下报告文学的状态并不那么令人振奋。当然,也有一种意见认为,报告文学总体状况良好,好的作品不断

  • 标签: 令人 先锋性 短篇报告 胡曼 小说领域 杨黎光
  • 简介:报告文学理论的“拿来主义”,一方面是指中国报告文学理论对于国外有关这一文体理论文章或著述的翻译和介绍,另一方面也是指报告文学理论对于小说等其他类型文体理论的借鉴.这主要集中在对于20世纪30年代欧美和日本等国报告文学理论、50年代苏联的特写理论以及80年代的美国非虚构文学理论的译介与借鉴.报告文学理论的“拿来”体现出中国学者主动选择的意志,但此后的理论建构呈现本土性缺失和系统性缺乏.而实现理论话语的本土性和体系性,才能从根本上真正确立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的基本品质.

  • 标签: 中国报告文学 理论建构 本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