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切口小、痛苦少、疗效佳的腋臭手术方法。方法用眼科小剪刀剪除真皮下脂肪浅层,清除其中的大汗腺及毛囊。结果本组50例患者100侧术后腋部异味完全消失,腋窝部仅留下1.0cm顺皮纹瘢痕。50例术后随访2个月~2年,异味完全消失,无术后血肿、皮瓣坏死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腋臭清除治疗腋臭是一种切口小、痛苦少、瘢痕小、效果好的腋臭手术方法。

  • 标签: 腋臭 微创 大汗腺 清除术
  • 简介:一十年前,冯新平的老婆吴敏花五百块钱买了一块玉.那时候,他们的儿子冯小龙才三个月.吴敏带着孩子从省城回了娘家住.吴敏的娘家在一个依山傍水古风犹存的县城.县城不大.较之吴敏已习惯了的省城,少儿多繁华,也少几多喧闹和躁动.最主要的是,吴敏有一个心慈面善,吃斋念佛,大字不识一个,大半辈子以生儿育女为主要职业的母亲.照料小龙的工作,自然就仰仗她老人家了.

  • 标签: 碎碎平安
  • 简介:<正>在家中,奶奶算得上是个“保守党”,思想上好守旧,比如那次家里将煤炉换成液化气灶,我们皆认为是鸟枪换炮,奶奶却不以为然,说不如煤炉子安全,并从此与灶台作别,原因是液化气钢瓶像个炸弹,看着“瘆人”。奶奶同时还是个容易生忌讳的人,假如小孩子把碗打破了,奶奶马上会说:“(岁岁)平安!”似乎这样就将坏事化作了好事,听起来也就心安理得了。

  • 标签: 液化气钢瓶 液化气灶 熨斗插头 小型灭火器 干粉灭火 家庭防火
  • 简介:摘要颅内血肿有外伤性或自发性两大类型,前者多是外伤导致,后者多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瘤等疾病引起,按血肿在颅内结构的解剖层次分为三类,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脑室内)血肿1,大部分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需要及时手术治疗,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是近年来国内使用较广的一种治疗脑出血的新技术,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降低死亡率、能缩短血肿吸收时间,而护理在此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无锡二院省重点专科脑外科2006-2007年开展的84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引流的护理分析,提高对颅内血肿清除的护理,协助医生早期处理,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护理
  • 简介: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部位,占脑出血患者的12%~24%.积极地救治丘脑出血患者,对于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自1997年1月至2003年8月应用穿刺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患者6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治疗 丘脑出血 患者 微创 引流术 刺血
  • 简介:本文目的是总结颅内血肿清除的护理体会;方法是回顾分析我院附属医院2000年4月至今86例颅内血肿清除的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术后护理;结果是除13例极重症脑出血患者死亡外,其余人恢复满意.结论是良好的术前准备和手术配合,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控制血压,做好引流管护理、高热护理和预防压疮的护理,对成功抢救脑出血患者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护理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引流管 临床观察
  • 简介:颅内血肿清除是近年来神经外科领域内一项新技术.本院应用YL-1型锥颅仪一次性穿刺,共治疗颅内血肿32例,术后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术后观察 护理
  • 简介: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保守治疗及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后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目前,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治疗脑出血,疗效满意。近几年来,护理人员为了提高重型脑溢血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做了大量工作,现综述如下:

  • 标签: 颅内血肿 微创外科 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 围手术期
  • 简介: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中医技术则是这项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理解,‘’是用最小的解剖损伤和生理干扰换取最好的疗效;从广义理解,‘’是用最低的社会负担和生物负担获得最佳的健康生活。中医技术的螺旋式辨证发展过程告诉我们,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它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 标签: 微创技术 中医 文化遗产 社会负担 中华民族 生理干扰
  • 简介:目的:观察颅内血肿清除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血肿≥30ml的幕上脑出血随机行血肿清除和内科保守治疗,比较其近、远期疗效.结果:较之内科保守治疗组血肿清除者,近期显效率62%,死亡率22%,有显著差异(P<0.05);远期随访结果:ADL1、2者组占80.6%,显著增高(P<0.05).结论:脑出血≥50ml,特别是破入脑室呈脑室铸型者;位于基底节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分;有意识障碍者,行血肿清除较内科保守治疗显效率高、死亡率低、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好、致残率低.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外科治疗 脑出血 内科保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用技术完成46例全髋关节置换,与随机抽取传统方法完成的46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例作比较.结果用技术完成的全髋关节置换病例较传统方法完成的病例有创伤小、输血量明显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快且好的优点.结论(1)技术可以完成生物型、混合型、骨水泥型等各种全髋关节置换.(2)全髋关节置换应选择新鲜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肢短缩在3cm以内的病例.

  • 标签: 股骨颈 股骨头坏死 关节炎 类风湿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1临床资料我院1999年12月至今在CT下定位应用YL-Ⅰ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8~79岁,平均53.2岁.其中高血压病史2~30年,平均22.3年.

  • 标签: 微创穿刺术 手术治疗 高血压 脑出血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总结33例经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minimallyinvasivedirectcoronaryarterybypass,MIDCAB)的中期疗效.方法2000年11月~2003年4月共行MIDCAB33例,单纯MIDCAB29例,杂交技术4例.25例采用经典MIDCAB,4例胸腔镜辅助,4例AESOP机器人辅助.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手术并发症.呼吸机脱机时间(7.5±1.9)h,引流量(274±197)ml,输血率9.1%(3/33),术后住院(6.9±1.7)d.随访33例,时间(24.3±5.7)个月,无远期死亡,心绞痛复发率9.1%(3/33).术后再次冠状动脉造影4例,1例吻合口狭窄50%,余3例前降支与左乳内动脉吻合口通畅.术后导管再次血管化2例(6.1%).结论MIDCAB中期效果满意.

  • 标签: 冠心病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 杂交技术 机器人
  • 简介:腰椎间盘摘除是脊柱外科常见手术,常用的式有全椎板减压和半椎板减压。许多医师设计的手术器械,优化了手术技术以便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手术死亡率。Mixter和Barr最早开始治疗腰椎间盘疾病。LymanSmith经皮注射木瓜酶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水解突出髓核组织黏蛋白。1983年Kambin和Gellmn报道了早期改良关节镜下腰椎间盘摘除。1993年Smith等人设计了专门手术器械和内窥镜设备,在内窥镜下摘除突出的腰椎间盘。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经皮椎间盘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