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谈到当代德性伦理,麦金太尔思想是不可回避的。他论证了规范伦理、情感主义伦理在道德问题上的失败,对当代西方道德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正是因为这些失败,才引发了当代社会道德危机。他主张以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体系为基础,从实践、个人的整体性、传统三个方面向传统美德回归。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外在利益的诱惑总是超过了美德的诱惑。关于外在利益与内在利益的如何统一问题;个体的德性与幸福的统一问题;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引起的冲突中,如何克服非理性因素,实现共同的人类之善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扩展和探讨。

  • 标签: 麦金太尔 美德伦理学 情感主义 内在利益 非理性计算
  • 简介:休谟在西方伦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休谟的自然之德虽然体现出他依然流连于古典德性伦理传统,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是"与"应该"的区分瓦解了亚里士多德目的论伦理的合理性,对德性的泛化和对德性整体性的消解,也显示出他对亚氏伦理的背离,所以休谟伦理不同于古典德性伦理。同时,休谟对规则和功利的探究又启发了其后道义论和功利论伦理,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规范伦理。可以说,休谟伦理属于古典德性伦理向近代规范伦理的转型的中间环节。

  • 标签: 休谟 德性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 简介:1958年,哲学界发生了德性伦理的复兴。1980年,从厄内斯特·索萨的一篇文章开始,这种复兴转变成为德性认识论的复兴。不过,我现在还不太清楚,就时间和内容而言,一种复兴是否对另一种复兴造成了影响。或许可以说,在当今的时代,这两种形式的伦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彼此独立的伦理。然而,我这篇文章将要表明,当代德性伦理至少在某一方面可以影响当代德性认识论。

  • 标签: 德性伦理学 认识论 哲学界 文章 当代 时间
  • 简介:托马斯的伦理思想在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世纪,托马斯的伦理思想既起着使宗教伦理世俗化,世俗伦理宗教化的作用;同时又起着使伦理德性伦理向规范伦理转化的中介作用.托马斯完成这两种转化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他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与希伯来神学律法思想结合起来的做法上.而基督教的"十诫"则是他建构宗教规范伦理的根基.

  • 标签: 托马斯 世俗伦理 宗教伦理 德性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十诫”
  • 简介:我国伦理界近来关于德性美德伦理的研究,当然有其社会和伦理发展的国内背景,但毕竟还得益于来自当代荚美伦理德性的复兴”之推动,这就提出了“多元视角中的德性伦理”问题。西方德性伦理首先是在荚美伦理界实现“复兴”的,其实质是要求道德生活更具体化、更人情化,更重视个人德性及其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其形式可以概括为“行为分析中的德性伦理”。但是,鉴于现代化的尚未完全实现,对于发展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德性伦理”更为重要的则是麦全太尔的“现代性批判中的德性伦理”。

  • 标签: 德性伦理学 行为分析 现代性批判 转型社会
  • 简介:虽然近些年有关美德伦理的研究已经逐渐为国内伦理界所关注,但从总体来看,国内美德伦理的当代研究仍处在复苏初期。考虑到美德伦理曾经长期是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理论形态和学理进路,在现、当代中国伦理语境中重释、乃至重构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德伦理理论,似乎更有理由要求更多更高的理论关注和学术探究。因此,本文主要对美德伦理研究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究,主要涉及关于美德伦理的身份再确认;关于美德伦理的基本方法论问题;关于美德伦理与“现代性”问题;关于美德伦理所面临的几种指控。

  • 标签: 美德伦理学 现代身份 基本方法论 “现代身份”确认 指控
  • 简介:Virtue在中文语域常被译作"德性"、"美德"、"德行"、"德"等,这些译法在现代日常汉语中都不够妥当,容易造成"泛道德化"误解。相较于这些常见译法,virtue译作"良品"更合适,其反义词vice则可译作"劣品"。"良品"和"劣品"都属于人的"品质"。基于这种思路,通常意义上的virtueethics应归于characterethics(品质论伦理)的一个分支。至于时下中文语域的各种"德性"和"美德"话语,其实都流于褊狭。

  • 标签: 德性/美德伦理学 品质论伦理学 品质 德性 美德 良品
  • 简介:在当代德性伦理的哲学思潮中,较之于学者们普遍重视的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传统,相对受到忽视的休谟的情感主义传统反倒更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德性伦理在当代复兴的思想源泉,在与儒家德性论会通的语境之下尤其如此。当代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印证了休谟的移情观念,而这一移情观念又可以用来对道义论进行一种情感主义的辩护,即一种建基于移情观念的当代情感主义德性伦理

  • 标签: 德性伦理学 情感主义 理性主义 休谟 移情
  • 简介:医学伦理与生命伦理的关系,把传统的医学伦理包括在生命伦理中,不管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之间是谁包括谁

  • 标签: 伦理学关系 伦理学生命 医学伦理学
  • 简介:自然是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的重要维度并需澄清其在伦理政治领域的多重含义.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德性可谓人之自然功能的实现,德性生活是一种内在化的生活.在精神生活日趋多元化、碎片化的当下,精神世界塑造、道德生活重建似乎亟待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来推进:自然不仅为德性塑造提供起点和终点,更亟需在道德生活中提倡一种“自然的方式”、一种内在化的德性、一种伴随着德性选择活动而自然流露的道德情操,能够“见孺子入井”而自有“恻隐”,能够“自然而然”地向善为善.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德性伦理学 自然 功能 内在性
  • 简介:《尼各马克伦理》关于快乐之论述基于两个前提:一是对柏拉图《斐利布》中关于"混合快乐"与"纯粹快乐"这一划分的继承;二是运用"质形论"之灵魂论界定以及"潜能—实现"之物理学学说,对于《斐利布》之魂身关系所进行的修正与重释。而这两个前提共同说明了一点:要理解快乐在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中的位置,我们不能绕开《斐利布》之影响。正是通过对于《斐利布》的继承与阐发,亚里士多德得以在《尼各马克伦理》中展开对于斯彪西波与欧多克索斯两种极端观点的批判,并且阐明从混合快乐向纯粹快乐,以及从自然品质向伦理品质的两层过渡,并最终指明快乐伴随并完善着实现活动。对于快乐与灵魂"理智部分"之实现活动之关联的进一步考察,则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判明《尼各马克伦理》与《斐利布》同属一个阵营——唯有理智与快乐之混合才造就属人之善好生活。

  • 标签: 快乐 德性 理智 善好生活 《尼各马克伦理学》 《斐利布》
  • 简介:环境美德伦理是近年来在环境伦理理论研究与理论建构过程中逐渐兴起的一个新的理论形态和研究热点,它在摆脱或规避传统环境伦理理论局限和困境的同时,同样面临着来自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双向质疑和批评.概括起来,这些质疑和批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环境美德在环境保护的实践层面缺乏具体而明确的指导性;其二,环境美德在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时存在效力上的局限性;其三,环境美德伦理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倾向.环境美德伦理的存在与发展必然要求对这些质疑和批评予以客观全面的分析和积极充分的回应.首先,环境美德伦理的理论重心和使命在于为环境保护提供伦理依据和道德理由,这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为环境保护提供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指导已经超出其能力范围.其次,环境美德伦理对于人类环境美德的关注和重视是从根本上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对于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积极的实践意义.最后,环境美德伦理从根本上区别于人类中心主义,它是将环境保护纳入人类对自身德性的至善追求之中,而并非将其视为某种利益的实现途径.而且“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划分方式本身就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单向度思维方式的产物,是应当被摒弃的.环境美德伦理突破了这种非此即彼的“中心主义”理论立场,是实现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统一的理论表达和尝试,它与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无关.

  • 标签: 环境美德伦理学 美德 道德理由 人类中心主义
  • 简介:摘要: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倡导文化和团队合作、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个创新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的有效应用,使得工程师职业美德的培养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美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了解工程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促进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伦理素质的提高。同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要求,使得工程师职业美德的培养和发展得到了有效的促进和推动。

  • 标签: 工程伦理学 职业美德 教学方法
  • 简介:为促进伦理的原理研究,湖北省伦理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于2017年11月25日在武汉举办了"以《人本伦理》为线索的理论伦理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医学院、南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山东大学、延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 标签: 理论伦理学 人本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综述
  • 简介:<正>当你走进商店,步入菜场,漫游在超级市场的时候,可曾想到这五光十色的商业活动,顾客和商业人员的种种关系是由什么来加以协调的?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以什么来协调日益发展的商业活动?在这里,商业道德将起重要的作用,而研究商业道德则是商业伦理的任务。

  • 标签: 新成果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迫切需要 迅猛发展 商业伦理学 商业道德
  • 简介:康德从纯粹实践理性出发建构的伦理存在着缺乏道德动机、德福矛盾等问题,其理论也因此而缺乏现实性。立足于神经伦理这一视角,以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可以对康德伦理进行“科学地”解读。

  • 标签: 康德 神经伦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
  • 简介:一、学思历程与道德心理学韩燕丽(以下简称"韩"):也许我们可以先谈谈你的哲学之路。你是如何开始学习哲学的,有哪些重要的哲学思想影响到你的哲学研究?我们知道你的父亲和妹妹都是著名的自然画派画家,他们的作品对你的伦理研究有没有触动?瓦莱丽·提比略(以下简称"瓦莱丽"):在多伦多大学读一年级时,"哲学导论"课是我最爱的课程。

  • 标签: 瓦莱 道德心理学 提比略 德性伦理学 反思性 伦理学家
  • 简介:2016年8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伦理会和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哲学学院和《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承办的首届"国际德性美德伦理高端论坛"在武汉东湖宾馆召开。

  • 标签: 中国伦理 论坛 美德 德性 国际 《湖北大学学报》
  • 简介:20世纪是一个风起云涌的革命的世纪,革命在这段历史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身影,理解这段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当下的自己。论文在文学文本中探寻革命的踪迹,力图捕捉岀那些“史”作无法传达无法描述的细微的、隐秘的信息。

  • 标签: 革命 伦理 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