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体育竞技场上的运动损伤虽不可避免,但通过有效的心理预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受伤的可能性。本文提出,发生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主要是应激认知失当,主要有生活事件处理不当,临场反应失衡及运动损伤史的消极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调整应激认知,正确处理社会关系;设置可行目标,掌握心理应付技能;塑造积极性思维,认识正确运动损伤史。

  • 标签: 运动损伤 心理预防 应激
  • 简介:目的评价选择性半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4月行切除术32例,分别采用选择性半血流阻断法(se-lectivehemihepaticvascularexclusion,SHVE)20例和全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12例,比较出血量、输血率、手术时间、阻断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半血流阻断法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方面与Pringle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ingl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SHVE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VE组术后1、3、5、7天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明显低于Pringle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半血流阻断能够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残肝功能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血流阻断方法。

  • 标签: 肝癌 肝切除术 血流阻断 PRINGLE法
  • 简介:目的:进一步提高颈段气管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颈段气管损伤的临床资料.3例开放性损伤经气管切开清创缝合,1例术后并发颈椎前及上纵隔脓肿行颈侧切开引流.2例闭合性损伤1例作气管断端吻合,1例第3气管环狭窄作T型管扩张.结果:5例均痊愈出院,随访未发生气管狭窄.结论:颈段气管损伤只要诊断及时,处理正确,预后一般良好.

  • 标签: 气管损伤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了解教师脂肪患病状况、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对1600名教师进行身体检查,通过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和血糖、血脂、检测肝功能及B超检查,研究脂肪患病状况。结果:脂肪患病率为14.63%.性别、年龄对脂肪患病率无明显影响,15.38%脂肪患者有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占23.98%。肥胖、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是脂肪危险因素。结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高校教师脂肪患病率升高,须加强脂肪的监测与防治,降低其患病率。

  • 标签: 健康检查 教师 脂肪肝 患病率
  • 简介:目的探究性脑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并总结其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60例性脑病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疾病诱发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0例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分别为:感染17例(28.33%),高蛋白饮食16例(26.67%),消化道出血13例(21.67%),电解质紊乱7例(11.66%),便秘4例(6.66%),另外有3例(5.00%)病人是由于其他诱因引发该病。通过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33例(55.00%)病人显效,有22例(36.67%)病人有效,另外只有5例(8.33%)病人无效,其疾病治疗及护理有效率高达91.67%。结论针对性脑病的诱因进行尽早、有效的护理干预,去除诱因,能够改善预后,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脂肪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分析1380例中老年人脂肪与体重指数(BMI)、平均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吸烟、饮酒之间的关系。并对脂肪、肥胖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380例中老年正常体形(BMI〈28kg/m^2)与肥胖者(BMI〉128kg/m^2)脂肪患病率(分别为0.09%和28.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肪的患病率与高甘油三脂血症呈显著上相关(OR=3.398,P〈0.01)。与高胆固醇血症呈正相关(OR=1.579,P〈0.05)。在肥胖和脂肪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析中,脂肪组中冠心病危险因素除高血压外。OR值均高于肥胖组。结论:中老年人群中,脂肪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脂肪肝 冠心病 危险因素
  • 简介:采用ABAQUS软件对安太堡露天矿西北帮环状边坡进行数值分析,获得露天矿边坡在煤层采动过程中的应力场、位移场和损伤分布特征,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值分析的结果与现场观察大致相同,并需要对边坡进行合理的加固使其保持稳定。

  • 标签: 稳定性 数值分析 损伤 应力场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及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13例重型脑损伤鼻饲患者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13例鼻饲患者中出现返流14例,误吸3例,腹泻28例,胃潴留13例,脱管9例,堵管4例。结论长期鼻饲过程中并发症虽然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大部分并发症可以通过护患双方的共同干预而减少。

  • 标签: 重型脑损伤 鼻饲 护理
  • 简介:对西藏民族学院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运动性损伤发生率为82.07%.以体育类学生损伤率最高;且运动损伤多以肌肉、韧带、软组织和皮肤损伤为主,同时分析了大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预防措施,为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供服务。

  • 标签: 大学生 运动损伤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在理论推证和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崭新的蠕变损伤强度理论,引入了一个新的强度指标,即材料的极限有效损伤应力强度。实验证明它较之传统强度理论中的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更具有合理性,实验测定结果的稳定性更好。因此,依据该强度理论,可对发生蠕变损伤的耐热钢构件或耐热钢结构的有效使用寿命,作出更加合理的估计。

  • 标签: 耐热钢 蠕变损伤 力学模型
  • 简介:根据福建省漳州市某项目基坑开挖造成周边农村房屋沉降的工程案例,结合现场踏勘情况,对造成沉降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房屋的沉降损伤程度进行判断。通过分析可知:基坑支护和排水方案设计不合理是造成周边场地及民房沉降的主要原因;农村民房结构设计及施工缺陷是造成民房不均匀沉降损伤严重的主要原因;离基坑距离越近,民房的不均匀沉降损伤越严重;民房不均匀沉降程度与基础形式关系密切,合理设置地梁和桩基础可显著减轻不均匀沉降。提出淤泥质软弱地层基坑开挖注意事项和软弱地基农村房屋结构设计及加固改造建议,以减少淤泥质软弱地层场地沉降,提高农村房屋的防灾能力。

  • 标签: 淤泥地层 基坑开挖 房屋沉降 农村房屋 防灾
  • 简介:通过对60位非武术专业的学生的调查,分析了高校武术散打练习者损伤的现状、特点以及致伤因素等。并结合调查数据与结论,提出提高散打认知水平、注重配套治疗措施以及充分做好准备运动等对策。

  • 标签: 高校 武术散打教学 运动损伤 预防对策
  • 简介:颅脑外伤病人多呈昏迷状态,极易发生窒息,加重脑缺氧,危及生命.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呼吸道管理,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成功的关键.分析96例病人资料,从4个方面加强呼吸道管理.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呼吸道 气管切开 环境
  • 简介:排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隔网对抗类运动,运动损伤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排球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常见的排球运动损伤有膝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肘关节损伤等.加强有关高校排球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对策的研究,对于提升高校排球训练的效果,促进运动员排球技能的提高有重要意义.结合高校排球训练、比赛的实际,以排球运动损伤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以期为高校排球运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排球运动员 运动损伤 预防
  • 简介:建筑物内发生火灾,会对建筑结构产生损伤和破坏,但是其损伤程度有轻有重.修复建筑物损伤时,应根据各种结构的特点及火灾损伤的程度,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加固补强.

  • 标签: 加固补强 结构损伤 火灾损伤 钢筋混凝土
  • 简介:了解护生对压力性损伤知识的认知及压力性损伤教育情况。采用自制问卷对20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护生压力性损伤认知程度较低;各高校无压力性损伤专科教育课程,教材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实习带教过程中未重视压力性损伤教育及护理。护生的压力性损伤认知不足,对各期压力性损伤准确识别率低,学校教育和实习带教存在重视度不够、教材陈旧、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

  • 标签: 护生 压力性损伤 认知 教育
  • 简介:运动技术必须以身体动作为表现形式,而身体动作表现以人体解剖结构作为基础。由于篮球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因此在训练和比赛中极易发生运动损伤。为了减少篮球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出现,本文对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类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对于学生(运动员)和教师(教练员)的正常教学和训练造成不良影响。

  • 标签: 篮球教学和训练 运动损伤 主要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思密达和清利胆口服液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我中心门诊收治的母乳性黄疸患儿198例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思密达组、思密达加清利胆口服液联合治疗组(以下简称联合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前后经皮测胆红素值,结果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思密达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
  • 简介:目的比较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早期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早期性脑病患者81例,随机分为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个性化优质护理的优质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复发率、临床治疗有效率、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优质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7%(38/41)、87.5%(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P〈0.05),优质组住院期间性脑病复发率(4.87%,2/41)明显低于对照组(12.5%,5/40,P〈0.05),且优质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期性脑病患者中开展个体化的优质护理,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防止性脑病复发,增加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使得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 标签: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