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诊疗方法。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贫血、胃黏膜水肿、充血、糜烂等。其中使用损伤胃黏膜药物所致的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36例,严重内科疾病所致者24例,严重外科疾病所致者21例,其他原因所致者5例。经临床诊断治疗,总有效率达97.7%(84/86)。结论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及严重内外科疾病是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主要原因。通过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保护胃黏膜等综合治疗方法,获得显著疗效。

  • 标签: 急性胃粘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narrow-bandimaging,NBI)联合醋酸染色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各种行胃镜检查的病例,对于粘膜不平、隆起糜烂、隆起凹陷病变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普通白光、普通白光+醋酸染色、NBI、NBI+醋酸染色,分别观察胃黏膜病变处腺管形态及微血管结构变化,进行病变清晰度评分,评价病变性质,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入选360例患者,NBI+醋酸染色观察病变时腺管结构及微血管走形变化更清晰,内镜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高,显示NBI联合醋酸染色对病变微细结构的观察有明显优势。结论NBI联合醋酸染色技术,达到优势互补,对病变初步定性及准确取材意义重大,提高活检检查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 标签: 普通白光内镜 醋酸 NBI 胃黏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龙肝汤送服黄及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奥美拉唑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龙肝汤送服黄及粉,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之70.0%。结论龙肝汤送服黄及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较单用西医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胃黏膜病变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的炎性因子表达,并且重点分析炎性因子与胃黏膜病变之间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造模后2h和12h后分别各取8只动物经肠系膜上静脉采血,检测血清TNF-α、IL-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测定胃黏膜血流和损害情况及NF-κB蛋白活化水平。采用SPSS17.0和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炎性细胞因子和胃粘膜血流量(GMBF)等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模型组建模后2h的TNF-α、IL-1水平显著高于建模前和对照组(P〈0.05)。模型组建模后12h的NF-κB、TNF-α、IL-1水平显著高于建模前和对照组(P〈0.05)。模型组造模后2h出现出轻微的泡壁水肿,但无炎细胞浸润,无出血发生。12h后观察到黏膜充血、水肿、粗糙不平,点状出血、淤点或淤斑,点状或者斑片状糜烂,黏膜可见血管显露或者是粗大皱襞及结节。模型组的GMBF表达量与血清NF-κB表达水平之间呈密切负相关(P〈0.05)。而与TNF-α、IL-1无相关性(P〉0.05)。结论炎症介导了NF-κB的活化,导致了胃黏膜局部缺血发生,并最后导致了胃黏膜的损伤。而且NF-κB的活化同时也在不断的反向调节TNF-α、IL-1的升高,加重了急性胰腺炎的发展。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胃粘膜 NF-κB 白细胞介素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以益气化生汤施治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的1月~2016年的10月我科诊断、治疗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116例患者,以数字分组法将所选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用药,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生汤施治,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病情的缓解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理想;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以益气化生汤施治可标本兼治,获得相对满意的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胃黏膜 肠上皮化生 益气化生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阴性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5例幽门螺杆菌阴性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研究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当中的不同患者均存在有不同的表现,经过有效的治疗以后,5例患者均获得较好的预后。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阴性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感染患者,治疗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如果无法选择放疗治疗,为患者选择抗Hp治疗或生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例数有限,研究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在今后还需要多对这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积累,以便于丰富临床的研究。

  • 标签: 幽门螺杆菌阴性 胃黏膜 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镜下胃息肉组织与背景胃粘膜瘤变、癌变的关联性。方法选择56例胃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分型,并对瘤变、肠化、异型增生出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息肉组织瘤变相对较背景胃粘膜瘤变少,但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织肠化、异型增生发生的几率均明显较背景胃粘膜低,P<0.05。结论对于胃息肉组织而言,背景胃粘膜易发生癌与瘤变,对胃息肉实施检查与诊断时,其背景胃粘膜的检查也不可忽视。

  • 标签: 胃息肉组织 胃粘膜 活检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依卡倍特纳对单纯性胃炎胃黏膜损伤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单纯性胃炎胃黏膜损伤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卡倍特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VS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相比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卡倍特纳治疗单纯性胃炎胃黏膜损伤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依卡倍特纳 雷尼替丁 单纯性胃炎胃黏膜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胃黏膜的异位和患者的咽部异物感,反酸,烧心等的症状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2013年5月—2017年4月在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肠胃治疗的相关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等的形式,分析食管胃黏膜异位与患者的咽部异物感,反酸,烧心等的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我们对2000例胃部疾病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问卷及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密切随访得知,其中,有213例患有食管胃黏膜异位(HGM),其中HGM组和非HGM组的相关患者在咽部异物感,反酸,烧心等的方面的发生概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咽部的异物感和非咽部异物感在是否是HGM患者等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食管胃粘膜的异位并非导致咽部异物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胃黏膜的异位与咽部异物感,反酸,烧心等的症状没有相关性。

  • 标签: 食管胃黏膜异位 咽部异物感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黏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大出血的急诊诊断方法,并总结救治的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例胃黏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大出血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治时段在2013年1月—2016年5月间;对患者诊断的方法、救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初次胃镜检查准确率为72.7%,镜下顺利止血率达到81.8%;所有患者经治疗均痊愈。结论在临床中对于无症状以及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首先考虑是DD病的可能性,而胃镜是检测该病的最佳诊断方法,若止血未成功者,可实施胃楔形切除手术。

  • 标签: 恒径小动脉 胃黏膜下 急诊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 2015年 6月 ~2017年 6月在我院收治的 80例危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例,观察组应用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对照组应用雷尼替丁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后胃液 pH值变化情况、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给药 1、 3、 7d后胃液 pH值较给药前明显升高,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给药后 1、 3、 7d的胃液 pH值无明显差异,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的效果良好,可减少应激性黏膜病变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奥美拉唑;应激性黏膜病变;机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胃镜下胃黏膜肾上腺素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4年 04月 ~2017年 0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 70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 3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胃镜下胃黏膜肾上腺素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7.14%)与对照组患者( 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 p<0.05)。结论:对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胃镜下胃黏膜肾上腺素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胃镜 胃黏膜 肾上腺素 金属钛夹 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对其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组织学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胃黏膜组织学炎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嗳气、反酸、腹胀不适及胃部疼痛症状的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浸润评分、单核细胞浸润评分高于观察组、PGE2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组织学炎性因子水平,促进康复。

  • 标签: 泮托拉唑 瑞巴派特 慢性糜烂性胃炎 胃黏膜组织学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肠良性病变围术期的护理要点及其重要性。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ESD术的23例大肠良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通过术前的心理疏导及术前肠道准备,术后加强病情及并发症的观察,未发生并发症。

  • 标签: ESD 大肠良性病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在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胃溃疡老年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5)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n=25)使用在对照组三联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瑞巴派特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胃黏膜形态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形态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巴派特联合三联疗法可有效提高老年消化性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胃黏膜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溃疡 胃黏膜形态学 瑞巴派特 三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护理心得。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行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80例,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预后康复效果。

  • 标签: 消化道早癌 癌前病变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护理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住院部2016年01月01日至2017年06月01日收治80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开放性手术治疗(40例)、观察组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4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2.50%,P小于0.05,统计学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小于0.05,统计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并且还能降低复发率,对预后起到改善作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 简介:急性胰腺炎是急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病死率居高不下,20%~30%的患者临床经过凶险,总体病死率为5%~10%[1]。其中,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肠道屏障功能损害、肠道细菌易位,进而引起肠源性感染,与其病情加重,发生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导致死亡密切相关。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肠源性感染 肠黏膜上皮细胞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黄胶囊对鼻咽癌放疗后所致急性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以放疗联合西黄胶囊,对照组予以单纯放射治疗。结果观察组出现急性黏膜反应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观察组放射治疗耐受剂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剂量为0Gy时,两组唾液中TNF-α和IL-6质量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剂量为40Gy时,两组唾液中TNF-α和IL-6质量浓度均明显升高,观察组较之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能够减轻鼻咽癌放疗后所致急性口腔黏膜反应,提升放疗耐受剂量。

  • 标签: 西黄胶囊 鼻咽癌 急性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左主干病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体表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从而提高左主干病变的早期诊断,降低左主干病变患者临床病死率。方法: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左主干病变组113例(LM组),前降支病变组99例(LAD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angiography,CAG)作为判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左主干病变的金标准。采用美国GEMAC-5000同步12导心电图机分别记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胸痛发作状态和静息状态下的心电图。以十二导联心电图≥6个导联ST段异常、ST段位移绝对值总和(∑ST)〉18mm两种改变作为诊断左主干病变的标准。结果:LM和LAD组心电图异常ST段≥6个导联指标的发生率分别为87.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电图异常ST段≥6个导联是左主干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OR=7.01,95%CI=1.22~12.63,P〈0.05)。两组患者胸痛发作状态下ST段位移绝对值总和(∑ST)〉18mm的发生率分别为98.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发作时,十二导联心电图≥6个导联ST段异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左主干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ST段位移绝对值总和(∑ST)〉18mm,高度提示左主干病变

  • 标签: 心电图 左主干病变 急性冠脉综合征 ST段抬高 ST段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