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急诊疾病病谱特征,分析病谱的变化特点,为创伤骨科急诊护理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及2014年全年收治的创伤骨科急诊患者1686例和2476例,观察患者的就诊月份、年龄、性别、病因、受伤部位等。结果对比2011年和2014年收治的骨科急诊患者,少年组患者的创伤比例下降,青年组和老年组患者创伤的比例增加,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来源进行统计分析,2014年就诊的外来人员明显增多,与2011年患者外来人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014年收治的患者中,路途和工作中受伤的情况较2011年有所上升,受伤的原因主要是跌伤、扭伤以及机器伤,综合受伤部位主要以腕部和髋部为主,患者的受伤类型2011年患者主要以闭合无骨折为主,2014年主要以开放性骨折和开放无骨折为主,两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进行创伤骨科疾病的分析能够对护理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提升护理的有效性。

  • 标签: 创伤骨科急诊 疾病谱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损伤控制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人。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创伤性手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作为观察组,该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理论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治疗。经过治疗以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疾病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科下肢创伤 损伤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在骨科创伤急诊中应用AO锁骨钩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骨科创伤急诊中接受治疗的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AO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方案、克氏针固定治疗方案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由此可见,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急诊治疗活动中,AO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 标签: AO锁骨钩钢板 固定 治疗方案 临床疗效 安全性 观察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创伤骨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后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各110例住院患者,将风险管理实施前的患者记为A组、将风险管理实施后的患者记为B组,应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调查,以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64%,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3.64%(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应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 风险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创伤骨科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现今医疗水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对创伤骨科的需求上增加尤为明显。如何提高创伤骨科的临床治疗水平,改善治疗方案,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创伤骨科临床治疗的现状进行思考,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创伤骨科临床治疗方案探究的途径。其中,第一部分着眼于目前创伤骨科临床治疗基本手段的改进,第二部分重点探讨了如何加快创伤骨科治疗水平的提升速度,第三部分则是通过心理护理这一层面思考创伤骨科临床治疗效果的改进方法。

  • 标签: 创伤骨科 临床 治疗方案探究
  • 简介:摘要所谓医疗护理风险指的是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环境及设备技术等程序中各因素所进行的一种风险管理的活动。而对创伤骨科而言,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在进行护理的程序中一旦出现了失误或事故,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损失。本文不仅分析了骨科护理风险因素的风险因素,同时也提出了在面对这些风险时应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

  • 标签: 创伤骨科 护理风险 管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实施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急诊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恐惧焦虑评分为(41.5±0.7)分;而对照组的恐惧焦虑评分为(80.4±1.1)分,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创伤骨科急诊患者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心理护理 舒适护理 创伤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方法236例急诊创伤骨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疼痛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依照疼痛护理管理的标准进行疼痛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创伤骨科患者开展积极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通过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标准流程,可以有效地减轻创伤患者的术后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并且提升患者对整体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创伤骨科 疼痛护理 疼痛管理 无痛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措施及其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针对本院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对于治疗的影响情况做回顾性分析。并归纳对不同类型创伤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与体会。结果所有患者在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护理之后,心理创伤都得到了较大的安抚,对于治疗的整体效果有了较大的正面影响。结论心理护理的合理性,对于创伤骨科患者的康复和心理治疗有着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创伤骨科 骨科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措施及其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针对本院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对于治疗的影响情况做回顾性分析。并归纳对不同类型创伤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与体会。结果所有患者在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护理之后,心理创伤都得到了较大的安抚,对于治疗的整体效果有了较大的正面影响。结论心理护理的合理性,对于创伤骨科患者的康复和心理治疗有着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创伤骨科 骨科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运用。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骨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微创疗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疗法,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调查满意度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治疗中,微创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创伤小,痛苦小,患者满意度高,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微创技术 创伤骨科 常规治疗 临床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创伤指数(TI)在急诊创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急诊创伤病人应用创伤指数(TI)评分进行严重程度评估,追踪其伤情、去向和1月内预后,统计分析创伤指数(TI)评分与患者伤情、去向、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结果按TI评分划分轻度伤组65例,重伤组53例,严重伤组12例,极严重组6例;普通病房住院人数57例,转上级医院ICU住院人数19例;一个月预后1月后存活人数108例,病死人数8例。结论创伤指数(TI)评分分值与急诊创伤患者伤情、收住院、转上级医院、病死呈正相关,有区分急诊创伤患者可能存活和可能死亡的能力,适用于对急诊创伤患者快速临床严重程度评估,尤其是对合理分流创伤患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创伤指数(TI) 急诊创伤 严重程度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评估法在急诊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800例,对所有患者应用创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心理护理。方法分析198例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患者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进行心理护理。措施与结论对急诊手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忧虑,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急诊 手术 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6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清创换药处理,实验组患者接受VSD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创面清洁时间、愈合时间和总有效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清洁时间、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可促进创面清洁和愈合,减轻疼痛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VSD 骨科 创伤 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急诊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我院救治的132例重症创伤患者的预后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全面护理,重症创伤抢救成功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结论做好重症创伤患者的全面护理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重症创伤 急诊 全面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发生死亡的原因并探讨降低病患死亡率发生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26例急诊外科创伤死亡患者,观察患者的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结果急诊外科创伤死亡的高危人群为青壮年男性;导致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占56.6%,排名在第二位的是高空坠落引起的死亡,占23.5%,其他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包括刀具砍伤、重物创击等,占19.9%。结论加强患者的院前急救,快速及时的对病患病因做出分析、提高现场急救水平能有效降低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死亡原因 创伤 急诊外科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也逐渐走向专业化,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更加全面的治疗以及护理。对于创伤骨科患者来说,他们的治疗及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骨骼的痊愈及健康生长对患者日后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医护研究人员还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控制,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争取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本文就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控制及相关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骨科的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医学依据。

  • 标签: 创伤骨科患者 疼痛控制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疼痛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从而有效管理疼痛,促进患者舒适。方法收集我科2014年1月~6月住院的80例创伤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控制了围手术期的疼痛,大多数患者睡眠无痛且疼痛间隔时间延长,能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结论对创伤骨科围术期疼痛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创伤 疼痛 围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