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7 个结果
  • 简介:定罪量刑并非法官简单地对照刑事法律规范进行的单向的、静态的过程,而是在罪刑法定原则的框架下,由法官、行为人、被害人、社会公众四元主体互动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各方的互动关系分别表现为冲突、强制、合作,而情感因素则成为各种互动关系的纽带。在此基础之上,各方的情感因素有了"展示"的空间,并对定罪量刑过程、结果产生微妙影响。在定罪量刑过程中的互动过程中,各主体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力划分则为:以行为人情感为基础,以法官情感为主导,以公众情感、被害人情感为参照、印证。

  • 标签: 定罪 量刑 互动情感
  • 简介:《巴黎协定》是第一个纳入人权法视角的国际环境法条约,其中涉及人权法的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序言部分。该协定呼吁缔约国要关注“健康权”“土著居民权利”“移徙者权利”和“发展权”等具体人权的保护,也对“气候公正”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应。本文系统梳理《巴黎协定》序言中的人权内容及其法律地位,并探讨在新的国际环境法框架下进一步推进人权与气候变化的融合问题。鉴于当前国际社会正在进行关于《巴黎协定》的规则细化特别是遵约机制的具体规则的谈判,应该积极利用这一契机,在遵约机制的具体规则设计中把人权保护作为衡量缔约国遵约的必要元素,并在国家的自主贡献目标(INDCs)上纳入实体人权和程序性人权的视角,使人权法的语言与考量真正落实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和适应性措施之中。

  • 标签: 《巴黎协定》 气候变化 人权
  • 简介:当今之世,民不信官已经成为官方最头痛的难题。出点儿事,无论大小,官方说的,民间大抵不信。总觉得你在遮掩,你在撒谎,你在扭曲真相,甚至毁灭证据。很快,在网络上,种种猜测都出来了,几乎都往一个方向走,就是把官方往坏了想。官方的事故调查,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取信于民。所以,每个重大事件的真相最后都成了'烂尾楼'。我们必须承认,关于真相和信任,现在的中国跟过去的中国,其实

  • 标签: 信任时代 时代维度 民众信任
  • 简介:终身监禁是《刑法修正案(九)》新确立的一种刑罚方法。我国目前还对普通罪犯适用死刑立即执行,而仅仅对贪污受贿罪可以适用终身监禁会带来刑罚适用不平等的质疑。在部分罪名存在终身监禁的刑罚适用时,对其他可以判处死刑的罪名也应当增设终身监禁,以实现刑法平等。将终身监禁改造为实际执行期限更长的无期徒刑,以避免"生刑过轻"的问题。同时赋予犯罪人以赦免请求权,避免"终身监禁"矫枉过正的弊端。

  • 标签: 终身监禁 宪法 死刑 人性尊严
  • 简介:征汉年在《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权利的原初意义即意味着正当的事物,正当是权利的伦理学维度,它决定着人们的欲望和冲动能否成为权利的基石,对正当的事物才能主张,这种主张方可能成为权利的一种外在表达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当更多地侧重于他求,只有主体人的我要与社会性的共同要求相洽时,我要才被承认为是正当的,才能成为权利。

  • 标签: 伦理维度 权利 原初意义 伦理学 社会性 事物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逐步开展。作为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之《中学政治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也顺势而为,参与到微课及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笔者对翻转课堂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 标签: 课堂 实践维度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 教育领域
  • 简介:近读英国剑桥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D·布朗《六维领导人》一书,感想颇深。作者通过对政界和企业界众多著名领导人的分析,发现具有影响力的领导人往往会扮演多种“角色”:有时要扮演令人信服的“英雄角色”,以战胜困难的勇气来凝聚人们的精神;

  • 标签: 求真务实精神 工作作风 中国共产党 干部形象
  • 简介:宪政是西方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弄清楚宪政的价值诉求,对于正确认识宪政的特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宪政是以保障人权为根本价值目标,以法治为治理基础,以分权制衡和有限政府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型构观念和相应的制度设计。西方宪政包含人权、法治、权力制衡等四个方面价值要素。其中,人权是宪政的价值核心,法治是宪政的秩序基础,权力制衡和政府"有限"则是宪政的理想愿景。

  • 标签: 宪政 人权 法治 权力制衡 政府“有限”
  • 简介:2012年刑事诉讼法将"排除合理怀疑"引入到"证据确实、充分"证明标准中。"证据确实、充分"的客观化要求与增加的"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在认识论维度和价值维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者确立的是"真"之条件;后者表达的是"真"之信念。前者实质是一种本质主义和还原主义;后者则以社会建构论为真理观。"证据确实、充分"证明标准没有完全摆脱客观真实的情结。"排除合理怀疑"的引入有助于回归证明标准的本质。"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有效适用需要"以审判为中心"的程序性保障。

  • 标签: 证明标准 认识论维度 价值维度 排除合理怀疑 证据确实充分
  • 简介: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民主进程中的必要过程,但它不是解决政治领域内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在强调政治社会化积极作用的同时,要从历史经验、社会分工、政治冷漠、自由生活等四个视角认识政治社会化的维度,注意政治社会化的强度、范围和标准。

  • 标签: 政治 社会 政治社会化 历史经验 社会分工 政治冷漠
  • 简介:依法治党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任务与政治保障。依法治党须夯实党依法执政的法治基础,落实好党内法规建设,做好基层治理法治化工作,处理好法治建设中“依法治军”、“一国两制”以及“涉外法律工作”之间的关系,把执政党自身建设搞好,保证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行。

  • 标签: 依法治国 依法治党
  • 简介: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定位于党领导下的国家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将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明确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下的两个重要抓手。在依法治国已经具备了明晰的图景下,研讨党内法规对依规治党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党内法规作为执政党自治和治理国家的根本准则,有三个基本的价值维度:秩序价值、规范价值、法治价值。三个价值维度因执政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形势不同而交错发挥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法规的基本价值体系,对理解当前的纪在法前、纪比法严,以及如何加强从严治党特别是依规治党、依法执纪建设将大有裨益。

  • 标签: 国家治理体系 党内法规 国家法律 价值维度
  • 简介:近年来,基于全球发展失衡、国际关系困局、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事关人类共同利益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提出了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的外交伦理思想,代表着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对人类现实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对国际公平正义的维护、对新型国际关系的探索以及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担当.

  • 标签: 习近平外交思想 义利观 新型国际关系 命运共同体
  • 简介: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目标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国梦是多维度的中国梦,但不管是政治维度、经济维度、文化维度,还是社会维度和生态维度,最终落脚点始终是新时代"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最高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标签: 多维度 中国梦 价值维度
  • 简介:中国梦是多维度的中国梦,但不管是政治维度、经济维度、文化维度,还是社会维度和生态维度,最终落脚点始终是新时代"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下中国的最高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遵循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

  • 标签: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中国梦
  • 简介:美国宪法和证据法体系共同来源于英国普通法,但在美国建国之后发展出独具美国特色的制度,不同于大陆法传统,也有别于英国体制。本文从历史变迁、制度互动和司法运作三个方面,考察宪法与证据法之间相互影响、互为支撑的关系,揭示美国式司法证明的宪法特性。

  • 标签: 美国宪法 美国证据法 司法证明 权利法案 事实认定 普通法
  • 简介:分配不公是当前我国社会问题的焦点,它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忽视财富积累的历史性,现有各种分配理论对于什么是公平分配难以达成共识,影响到分配政策的制定。只有从历史维度与社会维度全面考察财富的来源,从技术价值论出发,我们才能为财富的公平分配找到合理的依据,制定出公平的分配政策,缓解社会矛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 标签: 公平分配 初次分配 历史维度 技术价值论
  • 简介:团队形形色色,可以是一个家庭、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连队等等,团队和谐的关键在于其成员共同努力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团队的绩效远大于个体绩效的总和。促进团队和谐可从纪律、时效、表率三个维度努力。

  • 标签: 和谐团队 维度 协同作用 绩效 公司 纪律
  • 简介:中国道路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不是封闭僵化的道路,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希望之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过程中,为中国道路嵌入了生态维度。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契合与会通具有历史必然性、现实紧迫性与价值诉求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实现社会文明的转型升级;化解现代化发展与生态非此即彼的困境、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可供发展中国家借鉴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与智慧;促进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共同发展。

  • 标签: 中国道路 生态维度 历史意义
  • 简介:公益在本质上是个人或组织通过做好事、行善举而提供给社会公众的公共产品。公益的生成需要统合民间的志愿力量、政府的公共担当以及企业的有效参与,从而形成整合的行动框架。公益的价值实现有赖于多方主体的积极行动,让公益的参与各方在互动中实现资源的增值、能力的提升和自我的实现。

  • 标签: 现代公益 行动取向 价值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