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积极想象是从"催眠"经由"自由联想"而后形成的心理治疗方法,是心理分析最重要的方法。通过积极想象、无意识自发呈现、意识和无意识积极交流,意识领域因此而丰富扩大,并最终带来态度的转变与人格的整合。沙盘游戏疗法在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上继承并发展了积极想象技术,其三维的象征性游戏治疗方式特点尤为显著,成为当代广泛运用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的方式。

  • 标签: 心理分析 积极想象 沙盘游戏疗法 心理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药物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升高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具有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等优点,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运动想象疗法 康复训练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科室从2020年1月开始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融入运动想象疗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科室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取2021年1月~6月间科室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运动想象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S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t=0.640,P=0.524);干预后,两组患者SSA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t=5.409,P

  • 标签: 运动想象疗法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治疗组基础上增加想象运动疗法,将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有较好疗效。

  • 标签: 运动想象 康复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镜像联合想象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予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A组、研究B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单纯康复训练,研究A组患者接受镜像疗法;研究B组患者接受镜像疗法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比较三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接受相应护理干预后,研究B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和研究A组(P

  • 标签: 镜像疗法 运动想象疗法 吞咽障碍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脑卒中护理及康复指导,观察组43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想象疗法。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IHSS)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干预3个月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NIHS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运动想象疗法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运动想象疗法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实施远程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居家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注意力、语言、记忆、定向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五个维度评分、上肢及下肢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将远程运动想象疗法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居家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远程运动想象疗法 脑卒中患者 居家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脑卒中所致功能障碍会造成患者出现不良的健康结局和更高的贫困率等各种困难。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配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的影响,通过6周的治疗观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张力均有显著改善,能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功能恢复,使患者能够更好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 标签: 脑卒中 强制性运动疗法 运动想象疗法 恢复期
  • 简介:目的对患同性恋的来询者进行心理治疗。方法运用想象疗法为主,通过认知、想象、催眠疗法结合运用对患有同性恋的追行治疗。结果治疗后来询者在认知、情绪、主观感受、行为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性恋行为明显改善。结论认知、想象、催眠结合运用能有效的治疗同性恋。

  • 标签: 治疗后 同性恋 催眠疗法 认知 想象疗法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取基本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共30天。在30天期间,各组分别进行康复前和康复后两次评价。肢体运动功能评价采用简式Fugl-Meyer(FM)评分法评价,ADL评价采用巴氏指数(BI)评分法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其FM、ADL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可以进一步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运动想象疗法 肢体功能障碍 巴氏指数 简式Fugl-Meye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动想象疗法在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文章将我院的70例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展开调查,单双号方式分成两个组,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比两组疗效和情绪。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评分较高,分别是(30.12±3.29)分、(11.32±1.36)分,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较低,分别是(24.34±3.97)分、(21.98±3.27)分,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对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效果较好,并有利于改善患者心态,值得使用。

  • 标签: 运动想象疗法 偏瘫 下肢功能 康复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0年8月间我院接收的9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实施运动想象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t=0.544,P=0.588);干预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t=5.260,P

  • 标签: 运动想象疗法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一个画面的能力,因为有想象力,我们才能创造发明,发现新的事物定理;因为有想象力,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多姿多彩;因为有想象力,爱因斯坦才能发现相对论;

  • 标签: 想象力 收集 创造发明 爱因斯坦 相对论 才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对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训练。常规康复训练和运动想象疗法均每日1次,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下肢部分、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AC)、"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10 m步行速度测试(10MWT)评估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步行能力、转移能力和最大步行速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TUGT和10MWT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TUGT和10MWT分别为(27.70±4.50)分、(21.05±11.03)s、(0.77±0.42)m/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的步行效率,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

  • 标签: 运动想象疗法 后遗症期脑卒中 下肢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用于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6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STEF、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STEF、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采用运动想象疗法可显著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应推广该疗法

  • 标签: 运动想象疗法 上肢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导式想象放松疗法在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5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8例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引导式想象放松疗法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0,P=0.000);研究组手术配合度(96.43%)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5,P=0.029);研究组收缩压、心率、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82、2.041、2.501,P=0.000、0.023、0.008);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7.25±1.03)高于对照组(89.2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22,P=0.000)。结论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采用引导式想象放松疗法下心理护理能减轻焦虑程度及生理应激反应,提升患者手术配合度、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手术室护理 引导式想象放松疗法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 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选取实习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共 165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3 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 bobath 、 运动再学习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和核心稳定性训练。分别与治疗前和治疗 6 周后对患者进行徒手肌力检查( MMT )、使用 Berg 平衡量表( Berg balance scale , BBS )和 Sheikh 驱赶控制评定( Trunk cintrol , TCT )量表以评估疗效。经过 6 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采用想象运动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想象运动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MMSE、BDS以及H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痴呆 想象运动疗法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于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想象疗法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接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资料抽取66份进行分析,随机均分2组各33例,参照组为常规康复护理患者,研究组为增加运动想象疗法患者,总结不同方案的适用性。结果 护理前吞咽功能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更低,满意度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于康复护理中应用运动想象疗法,能够更好的恢复吞咽功能,让患者满意,适合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运动想象疗法 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