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一般医疗实践和运动医学中表明,肌肉骨骼系统的过度运动损伤正在日益增长。尽管这方面损伤的病人在不断增加。但是,普通医务界和运动医学的医师们对这类疾病的致病机理、治疗、预防知识显然非常缺少。组织损伤可能有以下两个基本的致病机制。一个是冲撞造成巨大损伤。另一个损伤机制是反复的微小损伤。这些过度运动损伤通常有临床特征,伴有组织损伤的炎症反应。如肌腱炎、滑襄炎、筋膜炎、神经炎。因此,通常有骨和关节襄疼痛。炎症反应的其它特征是肿胀红斑,但不甚明显。

  • 标签: 运动医学 组织损伤 微小损伤 炎症反应 肌腱炎 肌肉骨骼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造影技术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86例138条下肢静脉血管病变进行造影。结果本组检查中单纯性浅静脉曲张70条,占50,%;伴有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6条,占26%,;伴有交通静脉瓣膜功能关闭不全22条,占16%;伴有深静脉血栓5条,占4%;先天性发育异常5条占4%,。结论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在临床上能明确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瓣膜功能和穿通支静脉功能和解剖定位及显示血管病变的性质及深静脉瓣膜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了解下肢静脉血栓或栓塞、静脉炎、肿瘤侵蚀或外伤引起的静脉阻塞部位、范围和程度;观察血栓切除、静脉曲张或其他病变的手术效果;了解下肢慢性溃疡、肿胀、胀痛及色素沉着的原因;估计先天性静脉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等。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放射摄影术 静脉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下肢牵引套在使用过程中的调整频率,提高病员舒适度,减轻护理工作量。方法将50例股骨颈骨折或股骨转子间骨折病员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下肢牵引套,实验组使用简易改良后的牵引套。比较两组病员牵引套调整频率、压疮发生率、病员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每天调整频率、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却明显提高。结论简易改良下肢牵引套能有效阻止牵引套下滑压迫踝关节,提高病员舒适度,减少压疮发生,减轻护理工作量。

  • 标签: 改良下肢牵引套 下肢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溃疡的护理及健康指导的有效方法。方法对86例下肢溃疡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加强心理护理、饮食调护、促进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对患肢进行浸泡或使用0.1%雷佛如尔纱布加中成药外敷。结果86例患者中68例痊愈,18例好转出院。结论细心的患部护理,控制血糖及健康指导是防治下肢溃疡的关键。

  • 标签: 溃疡 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extremitydeepvenousthrombosis,LEDVT)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1480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人,其中7例术后出现LEDVT(发生率0.47%)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LEDVT患者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部分行置管溶栓+尿激酶治疗,出院3—6个月后行双功彩超复查,其中治愈5例,好转2例。结论LEDVT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特别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总结下肢骨折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对症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健康宣教。认为护理上需有新的病情观察方法,对脉搏减弱、血液高凝、血栓评分高的患者早期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是早期发现DVT的关键;建立一套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疾病的好转或防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下肢 骨折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下肢抬高垫在下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0例患者进行对照实验,400例患者手术后均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下肢抬高垫进行下肢骨折护理,对照组患者用普通枕头垫高下肢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术后护理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更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护理中应用下肢抬高垫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下肢抬高垫 下肢骨折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患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98例患者(共110条肢体)在术前行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110条肢体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62.7%,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占28.2%,深静脉血栓后遗症Ⅱb或Ⅲ型占5.5%,先天性静脉畸形占3.6%。结论下肢深静脉造影能动态、直观、系统地观察下肢静脉系统的形态与功能,是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下肢深静脉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 深静脉造影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大隐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静脉血栓形成处管腔内可见实质性光团,血流信号充盈缺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討彩超联合踝臂指数在诊断老年人下肢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观察组)老年下肢血管疾病患者和45例(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超声检查和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踝臂指数(ABI),比较两组患者彩超检查、ABI测量结果及不同方法下肢动脉病变(PAD)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彩超检查内膜毛糙、测量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增厚、粥样斑块形成、血流充盈缺损、管腔狭窄、管腔闭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彩超联合踝臂指数诊断老年下肢血管疾病有助于准确诊断下肢血管病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踝臂指数 彩超 下肢血管疾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MSCTV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五年临床疑有下肢静脉阴塞性病变患者42例,MSCTV检查及后处理使用SiemensSomatomSensation16多层螺旋CT机。采用间接法,分二期扫描,扫描方向为头足向。MSCTV图像进行诊断分析。计算下肢静脉阴塞性病变MSCTV的诊断符合率。结论下肢静脉MSCTV检查分间接法和直接法。相对直接法而言,间接法无静脉穿刺后引发静脉炎和血栓的危险,并且较少有直接法中对比剂边流造成的假象。间接法CTA还可与CT肺动脉造影联合应用,患者只需接受一次对比剂的注射便可完成CT肺动脉造影和间接法下肢静脉造影的检查,同时评价肺动脉及下肢深静脉系统。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下肢MSCTV 下肢静脉阻塞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方式,实施于脑卒中患者中,观察其作用。方法:本次观察的时间跨度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将6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组别分别为普通组和机器人组,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康复训练,机器人组在普通组治疗基础上开展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观察其下肢功能和6分钟步行实验情况。结果:普通组和机器人组对照中,治疗后普通组下肢功能评分为16.08±1.77(分)、机器人组为23.15±1.35(分),普通组6分钟步行实验评分为64.82±2.59(分)、机器人组为82.67±2.67(分),(t=12.031,p=0.015),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方式实施于脑卒中患者中效果优越,值得推广。

  • 标签: 下肢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下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疑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行64层CT扫描,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TA的应用价值。结果63例患者中,55例检出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血管壁混合型斑块22例,钙化斑12块例,脂质纤维性斑6块例,动脉管腔不同程度狭窄37例,动脉完全闭塞4例。结论64层螺旋CTA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检查方法。

  • 标签: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64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 h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运动训练是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其中脑卒中患者在康复阶段需要进行下肢功能的训练,目的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最终保证患者能够独立行走。由于治疗师的数量难以满足患者需求,机器人在90年代被应用于康复领域,以减少治疗师的体力劳动和保证治疗效果的稳定。下肢机器人作为新型医疗器具在多种联合治疗方案中取得一定成果。本文研究下肢机器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时的治疗效果,以向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机器人 运动功能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