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患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的98例患者(共110条肢体)在术前行下肢静脉造影。结果110条肢体中,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62.7%,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占28.2%,深静脉血栓后遗症Ⅱb或Ⅲ型占5.5%,先天性静脉畸形占3.6%。结论下肢静脉造影能动态、直观、系统地观察下肢静脉系统的形态与功能,是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下肢静脉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 深静脉造影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大隐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造影技术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86例138条下肢静脉血管病变进行造影。结果本组检查中单纯性浅静脉曲张70条,占50,%;伴有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6条,占26%,;伴有交通静脉瓣膜功能关闭不全22条,占16%;伴有深静脉血栓5条,占4%;先天性发育异常5条占4%,。结论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在临床上能明确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瓣膜功能和穿通支静脉功能和解剖定位及显示血管病变的性质及深静脉瓣膜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了解下肢静脉血栓或栓塞、静脉炎、肿瘤侵蚀或外伤引起的静脉阻塞部位、范围和程度;观察血栓切除、静脉曲张或其他病变的手术效果;了解下肢慢性溃疡、肿胀、胀痛及色素沉着的原因;估计先天性静脉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等。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放射摄影术 静脉造影术
  • 简介:<正>下肢静脉疾病包括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venousinsufficiency,CVI)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CVI的人群总发病率为10.5%。据欧美国家报道,成年人中约有20%患浅静脉曲张。在美国,每年约有二百万人患CVI及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因CVI并不是一种威胁生命而需紧急处理的疾患,许多患者并不就此病而就医,因此,静脉疾病的实际发病率比预想的还要高得多。我国的静脉疾病发病率既往要比西方国家低,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寿命的延长,未来静脉

  • 标签: 下肢静脉疾病 浅静脉曲张 深静脉血栓形成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疾病发病率 下肢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内超声消融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阻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下肢静脉阻塞性疾病治疗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腔内超声消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患者64例,治疗后ASO患者动脉狭窄和DVT患者静脉狭窄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超声消融术为治疗老年下肢静脉阻塞性疾病的首选方法,具有术后恢复快,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以及大多数患者均可以耐受等显著的特点,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腔内超声消融术 老年下肢动静脉阻塞性疾病 静脉狭窄 动脉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压力治疗作为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的基本疗法已被世界各地广泛应用,目前出现的压缩装置可大致分为三类:各种压力绷带及压力袜为代表的静态压缩提供持续性压力,是最主要的一类;间歇性充气加压泵(IPC)装置代表的动态压缩提供了间歇性压力;混合压缩的自适应压力治疗(ACT)装置能自动调节压力,可提供持续与间歇相结合的压缩模式。压力治疗之前应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具体评估,排除禁忌,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及压缩装置的特点作出最合适的选择,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性溃疡 压力治疗 压缩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下肢静脉疾病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31例下肢静脉疾病误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出现误诊的原因。结果导致出现下肢静脉疾病误诊原因主要为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38.71%(12/31),下肢静脉造影技术普及效果差6.45%(2/31),下肢静脉造影不规范54.84%(17/31)。结论下肢静脉疾病病因复杂,且临床相似度高,在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中要注意操作规范,以避免误诊现象的发生。

  • 标签: 下肢静脉疾病 误诊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对下肢静脉溃疡治疗护理知识的认知现状,以期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取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下肢静脉溃疡知识调查表对 168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近 80%( 78.12%)的患者不了解下肢静脉溃疡对身体的危害, 68.75%的患者不知道溃疡愈合后下肢局部的护理方法,虽然有部分患者使用弹力袜,但是仅有不到五分之一( 18.75%)的患者表示了解压力疗法的注意事项。患者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多为他人传播( 71.87%)。结论 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认知水平普遍偏低,需开展多元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增强其采取正确治疗、护理方法的意识。

  • 标签: 下肢静脉溃疡 护理 下肢静脉溃疡教育 弹力袜
  • 简介:  一、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01年9月-2003年11月70例下肢静脉阻塞性疾病患者的70条肢体为研究对象.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alsclerosisobstruction,ASO)7例,左下肢4例,右下肢3例;年龄50~74岁,中位年龄68岁,髂、股、腘动脉均闭塞变细,缺血症状均为临床Ⅱ期.下肢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患者63例63条肢体,髂股静脉血栓58条肢体,腘静脉血栓5条肢体;左下肢52例,右下肢11例;急性39例,慢性24例;年龄28~60岁,中位年龄51岁;血栓形成时间为3d~18个月.所有患者均有肢体肿胀、疼痛、麻木等症状.……

  • 标签: 下肢动静脉 动静脉阻塞性 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常见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7例下肢静脉疾病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血管内膜、血管内径、瓣膜功能、是否有血栓、是否有反流等情况。结果本组7例患者下肢静脉炎伴深静脉血流瘀滞,32例患者深静脉血栓,13例患者深静脉瓣功能不全,5例下肢静脉曲张。结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常见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彩超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下肢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推拿治疗应用于下肢静脉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因下肢静脉疾病在我院进行治疗并接受治疗的患者50例,并将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按照我院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常规治疗模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推拿治疗项目。在患者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和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静脉曲张的症状均得到缓解,接受推拿治疗的患者症状缓解的情况更好;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治疗的满意度也高于常规治疗的患者。结论:将推拿治疗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推拿治疗 静脉疾病 下肢
  • 简介:摘要:探讨彩超与螺旋CT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诊断。方法:选取2018年5月到2021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下肢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对其开展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与螺旋CT检查,超声检查主要选择二维超声,同时与多普勒技术、加压技术进行结合;多层螺旋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等处理技术显示下肢动脉。结果:患者呈现出下肢动脉管壁增粗、不规则增厚,内中膜厚度在1.0mm以上;同时出现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粥样硬化斑,很容易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出现。结果:结合CDFI频谱示三相波形中,类似于正常频谱,频带稍微增宽,同时存在声窗。诊断符合率在88.5%(85/96),误诊11例。结合CT显示患者通过一次检查后的成像较为清晰,其中闭塞血管段共检测出40条。结果:彩超和螺旋CT静脉成像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诊断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彩超设备可将动脉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血栓、回声强弱、栓子大小等显示出来,根据彩色血流的充盈缺损和频谱的改变,可准确反映出狭窄或闭塞程度,还能诊断出部分病因。

  • 标签: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   彩超 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俄罗斯骨科医生Ilizarov发现在横向骨搬移新生骨周围有大量的新生血管形成,由此提出横向骨搬移可用于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此后该术式被逐渐应用于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可以促进血管再生、改善下肢缺血、消除患者疼痛、极大降低截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横向骨搬移术的发展、临床应用及机理。

  • 标签: 横向骨搬移 下肢缺血性疾病 综述
  • 简介:摘要随着螺旋CT的发展,CT静脉造影检查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CT静脉造影检查方法多种多样,其包括直接造影法、间接造影法、双向下肢静脉造影及肺动脉联合下肢静脉造影等,其简单易行,诊断准确率高,与其它影像学检查手段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对多排螺旋CT静脉造影检查方法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CT静脉造影 下肢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游离阔筋膜襻形成术代替Psathkis创用的膕静脉肌襻代瓣术治疗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性疾病。方法自体游离阔筋膜襻形成术。结果它是Psathkis创用膕静脉肌襻代瓣术的进一步发展,阔筋膜可持久地发挥瓣膜样作用,制止血液倒流,且克服了手术中存在的多种不足,疗效可靠。结论它是治疗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最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尤其是瓣膜功能损害严重,其它手术不能进行,应用它更为理想。它安全,简便,并发症少,适用于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自体游离阔筋膜阔襻 治疗 瓣膜功能不全性疾病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一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弥漫性、慢性进行性疾病,是肝实质广泛变性和坏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的结果。同时肝硬化又是引起门静脉血管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阻塞性病变和门静脉海绵样变则是晚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

  • 标签: 门静脉 彩超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诊治特点。方法:对15例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发病特点、诊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5例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患者,14例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其中1例流产,1例发生严重肺栓塞后经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后行剖宫产,1例并发胎盘早剥,放置可回收下肢静脉滤器,1例患者同时并发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放置下肢静脉滤器后行剖官产术,1例要求结束妊娠,放置下肢静脉滤器后行人工流产术;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15d后患肢肿胀、疼痛消失,患肢周径与健侧差距缩小到(1.9±0.4)cm。新生儿均正常健康,新生儿出生10minApgar评分均〉8分。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出血并发症,无死亡。结论:治疗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首选低分子肝素(或肝素),非必要情况下不宜用溶栓治疗。应用下肢静脉滤器要把握适应证,必要时放置可回收下肢静脉滤器,防止发生严重性肺栓塞。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妊娠期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骨膜侧向牵张术治疗糖尿病足和脉管炎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采用胫骨骨膜侧向牵张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3例(16足)患者资料,男9例(12足),女4例(4足);年龄39~77岁,平均66岁;左足7例,右足9例;5例为糖尿病足,1例为糖尿病足合并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例为动脉硬化闭塞症。术中将胫骨骨膜切开并置入牵张装置,其中3例双足溃疡者胫骨骨膜牵张器安置于较为严重的一侧。术后第3天起开始牵张骨膜,速度约0.75 mm/d,调整时限为2周,2周后手术取出牵张装置。评价术后足部毛细血管充盈和创面恢复情况,对手术前、后的足部皮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足末梢血氧饱和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采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观察双下肢血管情况。结果术后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周,平均3.85周;术前13例患者VAS评分为(5.31±1.84)分(范围2~9分),术后2周为(2.46±1.39)分(范围1~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4,P<0.001)。术前1例患足血氧饱和度未测出,其余12例为87.83%±14.83%(范围50%~98%),术后2周为92.33%±7.91%(范围75%~9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4,P=0.285)。术前10例患者足部皮温为(35.68±0.85)℃(范围34.00~36.60 ℃),术后为(36.23±0.46)℃(范围35.50~36.90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7,P=0.008)。术后2周毛细血管充盈试验示毛细血管充盈反应较术前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CTA检测,11例患者术后2周取出牵张装置后复查CTA,与术前CTA相比手术侧肢体可见明显的新生血管显影。除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患足疼痛为主,无创面症状)外,其余12例患者中2例因合并心衰或肾衰而致创面未愈合、另外10例于术后1个月创面明显好转。结论胫骨骨膜侧向牵张术可用于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术后疗效满意。

  • 标签: 胫骨 伊利扎罗夫技术 骨膜 糖尿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