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菌感染当中应用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将我院43例细菌感染患者、43例非细菌感染患者以及同期入院体检的43例健康者作为A组、B组和C组,对所有入选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血液白细胞计数(WBC)做出检测,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A组、B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患者的CRP差别不大(P>0.05),但相比较非细菌感染的B组,A组的WBC较高(P<0.05)且PCT显著增高(P<0.01);43例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中,PCT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均显著高于CRP、WBC(P<0.05)。结论相比较WBC和CRP,PCT对细菌感染患者的特异性及敏感度较高,在全身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细菌感染疾病 降钙素原 应用意义
  • 简介: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对其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及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各76例进行问卷调查。以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设为对照组,患有生殖道感染的患者设为观察组。调查内容包括76例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感染类型及构成比、性生活质量、性生活满意度以及性焦虑和性自信因子等6个方面,通过心理评估调查问卷,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比较两组心理健康差异。对两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76例生殖道感染患者中,以宫颈炎最为多见,占27.63%;其次以非特异性阴道炎多见,占22.37%;再次为滴虫和霉菌性阴道炎,分别占14.47%和9.21%。心理评价表结果显示,两组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这些SCL-90因子中有着显著差异(P〈0.05),SDS和SAS总分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性生活质量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功能总分以及性欲、高潮频数、性满意度、性焦虑以及配偶高潮频数、性满意度和性焦虑均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配偶高潮频数及配偶性满意度方面,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对性生活有显著性的影响,患有生殖道感染的患者较健康女性可显著性降低性生活质量,同时表现为显著性不自信和性焦虑。临床上应注意此方面的影响,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或介入性心理治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性生活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溆浦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治疗状况,提出综合综合干预措施。方法对本站近两年收治的2458例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种阴道炎41.58%,宫颈炎症38.24%,盆腔炎14.69%,妇科肿瘤5.47%,治疗有效率85%~95%。结论加强对生殖道感染的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开展普查,及时发现生殖道感染患者,早诊断、早治疗,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医疗操作,落实避孕措施,避免人工流产对生殖道造成的感染和伤害。

  • 标签: 农村妇女 生殖道感染疾病 患病率 治疗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感染科患者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及应用意义。方法择选病例对象为2014年8月-2015年8月126例感染科患者,随机等分成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每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基于此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6.3%,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22.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二者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感染科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减少感染的发生和提高护理质量,获得满意效果,应用价值大。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 感染疾病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病毒药物在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呼吸道感染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科易感染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科中80例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用随机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共4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一组为观察组,共40例,给予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率为,对照组的感染率为,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科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措施能够将感染率降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整体护理 血液科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道传染疾的预防控制方法加以探讨。方法对我区2013年呼吸道传染疾预防工作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将防治措施落到实处。结果2013年我区呼吸道传染病比例为23.6%,显著低于2012年的36.2%,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前做好教育宣传与防治工作可对呼吸道传染病予以有效控制,从而有效减少该疾病的发生与传染。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疾病 预防与控制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辅助治疗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尘肺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合并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尘肺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镇咳祛痰、平喘、吸氧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30%(42/46),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3/46),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炎热清对合并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尘肺病患者实施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

  • 标签: 尘肺病 炎热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整体护理对血液疾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血液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给予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疾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医院感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肠道、泌尿道、肛周等部位进行感染。结论对血液疾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值得在临床全面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 血液疾病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测定219例各种感染疾病患者血清中的PCT水平。结果以血清PCT>0.1ng/ml为阳性标准,讨论PCT与感染疾病的关联性。结论PCT用于感染疾病的辅助诊断,特异性较高,还可较好地区分全身性感染、局部感染,细菌与非细菌性感染

  • 标签: 降钙素原 感染性疾病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99-01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180例具有神经内科病症患者临床医学资料,同时对其出现院内感染临床特点加以分析。结果治疗与住院阶段,180例病人中20例出现感染,当中上呼吸道感染2例、手术切口感染3例、下呼吸道感染8例、胃肠道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4例、其它部位感染1例。结论出现感染几率同病人年龄、侵入操作与住院时间等呈正比,而且类型中以呼吸道部位感染居多,这需要引起相关医务人员加大重视程度。

  • 标签: 神经内科疾病 院内感染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分析本院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发生院内感染的呼吸科疾病患者124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护理不当以及损伤性操作等。结论将高危人群作为护理的重点,规范应用抗生素,注意病患环境采取合理隔离措施等可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院内感染 呼吸科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物,记录两组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PEF)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EF、FEV1均较之前有所提高,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更为理想,两组组间、组内数据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数据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物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简要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3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作力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资枓和冶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并且找出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患者中,涉及呼吸道(64.5%)、消化道(16.1%)、泌尿系统(9.7%)、血液系统(6.5%)等多个部位,病原菌分布主要以革兰阳性菌(41.9%)、革兰阴性菌(58.1%)力主?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有合并症、住院时间长、买施侵入性冶疗、未使用叔生素等,不同组别感染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且危险因素较多?只有依据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间,在我院选择40例细菌感染疾病(细菌感染组)和40例非细菌感染疾病(非细菌感染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人员均进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检测,统计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及阳性状况。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及阳性率与非细菌感染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水平及阳性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疾病中运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降钙素原在 细菌感染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传染性疾病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传染性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传染性疾病的医院感染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根据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造成传染性疾病的医院感染的常见因素主要包括无菌操作观念淡薄、空气消毒不合格以及业务水平等方面。观察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8.33%,显著优于对照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6.78±1.9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87.44±2.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组织领导和知识培训、做好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健全消毒隔离制度以及提高业务水平等措施能够明显控制医院感染,在传染性疾病的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 常见诱发因素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外科感染疾病的特点和抗菌药物治疗的方法和原则。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住院感染性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儿的疾病种类、致病菌、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在此期间,我院新生儿患者中共有200例感染疾病,共有46例耐药菌感染患儿,耐药菌感染率为23%。最多的几种耐药菌感染为肛周脓肿、脐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皮下坏疽。耐药性浅表性感染患儿病例中,有3例使用了非限制级抗生素,38例使用了限制级抗生素,3例使用了特殊级抗生素。未出现死亡病例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影响抗生素使用的主要因素包括多发性感染因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肝肾功能异常、使用抗生素发热超过3天、败血症、消化道穿孔。结论新生儿外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感染疾病,敏感菌为主要的病原体,抗生素在使用时根据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和疾病的主要特点,选择抗生素的类型。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性疾病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