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自发荨麻(CSU)是指无诱因反复发作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持续≥6周者,是慢性荨麻的主要类型。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因素涉及自身免疫、细胞异常、Th1/Th2细胞失衡、凝血异常及感染。其机制的复杂性决定其治疗的个体化。抗组胺药物仍是治疗CSU的首选药物,针对顽固性CSU,糖皮质激素、环孢素,尤其是奥马珠单抗对于一些耐组胺药的CSU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G(cathepsinG)在慢性自发荨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方法:纳入30例就诊前未经治疗的慢性自发荨麻患者,设为观察组;另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cathepsinG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血清中cathepsinG浓度为(32.2±12.3)ng/mL,慢性自发荨麻患者血清中cathepsinG浓度上调为(260.4±26.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6,P〈0.01)。结论:慢性自发荨麻患者血清cathepsinG表达明显上调,其可能通过与多种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相互作用,参与慢性自发荨麻的发病机制。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组织蛋白酶G 机制
  • 简介:摘要:慢性自发荨麻是比较多见的皮肤科疾病,疾病病理机制繁杂,临床治疗难度较高。临床超过50%患者接受常规剂量抗组胺药物后,其症状没能得到有效改善。所以,临床主张联合多种药物治疗荨麻。本文讨论不同药物组合共同治疗慢性自发荨麻的效果,以期提供可靠参考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联合用药 价值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选用 地氯雷他定治疗 慢性自发荨麻患者的效果及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 慢性自发荨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 40 例)患者 氯雷他定治疗,给予观察( 40 例)患者 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复发率及总疗效等。 结果: 观察组早期临床疗效为 92.50%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率分别为 7.5% 、 5.00% ,与对照组相较显著更低( P < 0.05 ) 。 结论: 选用 地氯雷他定 给予 CSU 患者 治疗,可提高早期疗效,其不良反应率与复发率均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地氯雷他定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预测奥马珠单抗治疗难治性慢性自发荨麻(CSU)疗效的因子。方法收集2019—2021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经奥马珠单抗治疗的难治性CSU患者4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7天荨麻活动度评分(UAS7)、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治疗前测定基线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数、IgG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抗体、平均血小板体积、C反应蛋白、D-二聚体、补体C3、C4、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IL-17A、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CD4+ T细胞及CD8+ T细胞百分比,并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奥马珠单抗治疗12周后,根据UAS7评分将40例CSU患者分为应答良好组和应答不佳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型变量指标,测定预测因子的准确度并确定连续型变量指标的最佳临界值;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分类变量,计算其预测应答不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奥马珠单抗治疗12周后,40例CSU患者中,应答良好者28例,应答不佳者12例。治疗应答不佳组12例中基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症(6例)、嗜碱性粒细胞减少症(7例)、补体C3降低(6例)、补体C4降低(6例)、IgG型抗TPO抗体阳性(5例)、低总IgE(8例)的比例、CD4+ T细胞比例(71.13% ± 3.26%)及IL-17A水平(27.16 ± 9.75 pg/ml)均显著高于应答良好组(分别为14.3%、10.7%、14.3%、7.1%、10.7%、14.3%、60.33% ± 5.12%、19.24 ± 10.84 pg/ml,均P<0.05),其基线IL-6水平显著低于应答良好组(t = 5.75,P<0.05)。经ROC分析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的计算,上述指标预测奥马珠单抗疗效的准确性均较高,IL-6的最佳临界值为8.67 pg/ml,IL-17A为23.42 pg/ml,CD4+ T细胞比例为67.95%。同时,CSU患者基线IL-6水平与总IgE水平呈正相关(r = 0.43,P = 0.006)。结论在选择奥马珠单抗治疗难治性CSU患者前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补体C3、C4、IgG型抗TPO抗体、总IgE水平和IL-17A、IL-6水平及CD4+ T细胞比例可预测疗效,从而判断奥马珠单抗是否适合患者的治疗。

  • 标签: 荨麻疹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奥马珠单抗 疗效 预测因子 细胞因子
  • 简介:慢性自发荨麻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多项研究显示其与桥本氏病关系密切。日本一项研究对40例慢性自发荨麻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1例患者为桥本氏病,5例患者接受甲状腺疾病治疗后4例荨麻症状明显改善。13例患者(7例并发桥本氏病)接受自体血清皮肤实验,5例桥本氏病及2例非桥本氏病患者实验结果为阳性,并发桥本氏病的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桥本氏病的患者(71.4%,33.3%)。

  • 标签: 桥本氏病 甲状腺疾病 加重因素 自体血清 常见合并症 于非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固表方(协定处方)治疗表虚不固型慢性自发荨麻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将164例表虚不固型慢性自发荨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固表方(协定处方)口服,300mL2次/d;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口服,5mg1次/d。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1、2个疗程末2组患者荨麻活动度评分、临床疗效、复发率、安全性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末和8周末,2组UAS评分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治疗8周末,2组临床疗效(P=0.030)、复发率比较(P=0.037)、安全性比较(P=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固表方(协定处方)治疗表虚不固型慢性自发荨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 标签: 益气固表方 慢性荨麻疹 表虚不固型 UAS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伐斯汀+氯雷他定治疗CSU(慢性自发荨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入组对象是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皮肤科130例CSU患者,分组依照随机法(每组n=65),参照组接受氯雷他定治疗,病例组接受阿伐斯汀+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瘙痒评分、最大风团。结果:病例组临床总有效率(96.92%)比参照组(78.46%)高,病例组治疗后瘙痒评分、最大风团均比参照组低,P均<0.05。结论:阿伐斯汀+氯雷他定可有效缓解CSU患者瘙痒等症状,促进风团消退,疗效显著。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阿伐斯汀 氯雷他定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慢性自发荨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尘螨过敏的慢性自发荨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慢性自发荨麻症状评分、临床症状开始改善的时间,比较皮损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症状评分、症状改善时间方面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5L(P〈0.05),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应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慢性自发荨麻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粉尘螨滴剂 免疫生物学治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sIgG)与慢性自发荨麻(CSU)表型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5家三级甲等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活动期CSU、皮肤划痕症(SD)、急性荨麻(AU)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0种食物抗原sIgG抗体和总IgE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20种变应原sIgE抗体,化学微粒子发光法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IgG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IgG抗体。两组间和多组间正态分布计量数据的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非正态分布计量数据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结果纳入CSU患者248例,SD患者22例,AU患者15例,健康对照13例。以sIgG ≥ 100 IU/ml(2+及以上)为阳性标准,CSU组、SD组和AU组的食物sIgG阳性率(176/248,70.97%;15/22,68.18%;11/15)略高于健康对照组(7/13),但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80,P = 0.615)。248例CSU患者中,sIgG阳性组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比例(71/176,40.34%)显著高于sIgG阴性组(19/72,26.39%;χ2 = 4.30,P = 0.042),但两组1 d荨麻活动度评分(UASda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0.18,P = 0.859)。177例CSU患者完成12 ~ 40周的治疗及随访且使用二代抗组胺药物可完全控制病情,sIgG阳性组(128例)与sIgG阴性组(49例)所需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06,P = 0.298)。结论食物sIgG阳性的CSU患者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比例升高,但食物sIgG不能作为反映CSU疾病活动度和治疗反应的指标。

  • 标签: 荨麻疹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皮肤划痕症 急性荨麻疹 食物特异性IgG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甲状腺球蛋白 总IgE 变应原特异性IgE
  • 简介:目的研究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在慢性自发荨麻(Chronicspontaneousurticaria,CSU)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SU患者中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的表达,并分析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与CSU患者的病程、荨麻活动性评分(UAS)评分、风团数目、瘙痒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单一抗组胺药疗效的临床相关性。结果CSU患者组抗FcεRⅠα抗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抗FcεRⅠα抗体水平与病程、荨麻活动性评分(Urticariaactivityscore,UAS)、风团数目评分、瘙痒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单一抗组胺药使用有效者其血清抗FcεRⅠα抗体滴度低于单一抗组胺药治疗无效者(P〈0.05)。结论抗FcεRⅠα抗体在CSU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抗FcεRⅠα抗体滴度较高的CSU患者可能对常规抗组胺药治疗抵抗。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抗FcεR Iα自身抗体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n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在慢性自发荨麻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自发荨麻患者和健康献血者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3水平,并分析它们与病情、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自发荨麻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19.3±8.1)og/mL]、IL-23水平[(28.9±11.1)pg/mL]均高于对照组[(8.6±5.7)pg/mL,(10.9±6.2)o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2、7.72,P值均〈0.01)。慢性自发荨麻患者IL-17、IL-23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89、r=0.75,P值均〈0.01),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r=0.23、r=0.24,P值均〉0.05),IL-17与IL-23呈正相关关系(r=0.81,P〈0.01)。结论:IL-17、IL-23在慢性自发荨麻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马珠单抗治疗慢性自发荨麻(CSU)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诊断为CSU并接受奥马珠单抗(300 mg/4周,皮下注射)治疗3次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在第0、2、4、6、8、10、12周使用7 d荨麻活动评分(UAS7)和慢性荨麻生活质量评分(CU-Q2oL)评估患者的荨麻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记录比较奥马珠单抗治疗前后其他药物使用的变化情况。组内治疗前后UAS7、CU-Q2oL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60例CSU患者均接受12周奥马珠单抗治疗。患者基线UAS7为(22.37 ± 8.88)分,治疗第1次后UAS7降至(2.01 ± 5.13)分,达到治疗平台期;第12周时降至(0.60 ± 2.63)分,93.3%的患者UAS7降至0分,3.3%达良好控制(UAS7 1~6分);UAS7降为0分所需时间为(22.4 ± 3.2)d。基线CU-Q2ol为(34.10 ± 15.01)分,治疗第1次后降至(2.41 ± 7.18)分,达到平台期,第12周为(0.56 ± 2.90)分,CU-Q2ol降至0分需要(21.15 ± 16.02)d。联用奥马珠单抗治疗后,既往治疗药物逐渐减量或停药,第12周时39例(65%)患者停用除奥马珠单抗外的治疗药物且症状达完全控制。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安全性良好,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奥马珠单抗(300 mg/4周)对CSU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为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CSU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 标签: 荨麻疹 生物制剂 治疗结果 药物毒性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奥马珠单抗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自发荨麻(CSU)患者对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及症状控制情况。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为CSU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调查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对CSU患者首次就诊后6个月和9个月的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主要观察指标为依从率、不依从原因、依从性影响因素及病情控制情况。结果:共完成有效问卷589份,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依从者233例(依从率为39.56%),不依从者356例(不依从率为60.44%)。不依从原因分类包括:不理解医嘱,发病时服药172例;担心药物副作用126例(其中间断服药47例,停药79例);经常忘记,间断服药33例;病情控制不佳停药14例;发生药物副作用停药7例;备孕或怀孕停药3例;经济原因停药1例。233例服药依从者治愈101例,356例不依从者治愈63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15,P<0.01)。文化程度与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关(OR=1.53,95%CI为1.02~5.39),而经济水平与其依从性无关(OR=0.93,95%CI为0.71~1.55)。结论:慢性自发荨麻患者对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依从性较低,应针对不依从原因加以干预提高依从率。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依从性 第二代抗组胺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RNA(miRN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自发荨麻(CSU)的风险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治的98例CSU患者及同期148例健康对照,均为山东籍汉族,采集静脉血后提取基因组DNA,针对miRNA多态性位点rs2431697(miR-146a)、rs57095329(miRNA-146a)、rs3746444(miRNA-499)、rs11614913(miRNA-196a2)和rs895819(miRNA-27a)行多重PCR扩增反应和单碱基延伸反应,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型。采用χ2检验分析组间等位基因、基因型及遗传模型分布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SNP与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所有样本SNP均成功分型。miRNA-196a2 SNP位点rs11614913等位基因为T/C,病例组等位基因T频数110(56.1%),对照组131(44.3%),两组T/C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64,P = 0.010),该位点等位基因T可能是CSU发生的危险因素(OR = 1.61,95% CI:1.12 ~ 2.32)。病例组rs11614913基因型CC、CT、TT频数分别为16(16.3%)、54(55.1%)、28(28.6%),对照组为48(32.4%)、69(46.6%)、31(20.9%),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16,P = 0.017);两组显性遗传模型(TT+CT与CC)分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7.95,P = 0.005),显性遗传模型可能增加了CSU发病风险(OR=2.46,95% CI:1.30 ~ 4.65)。结论我国山东汉族人群miRNA-196a2 SNP与CSU风险可能存在关联,rs11614913可能会增加CSU发病风险。

  • 标签: 荨麻疹 微RNAs 多态性,单核苷酸 基因分型技术 rs11614913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对伴尘螨致敏慢性自发荨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对照实验中,共选取了 60例研究对象,均为因伴尘螨致敏所引起的自发荨麻患者,均符合标准,并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配为了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0例患者,其中参照组患者使用由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并于治疗后对比其荨麻疾病严重程度( UAS)、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的服用量。结果:使用舌下含服脱敏治疗、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 6个月、 12个月的 UAS评分、药物服用量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且数据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伴尘螨致敏引发的慢性自发荨麻患者采取舌下含服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针对性,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舌下含服 脱敏治疗 尘螨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旨在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自发荨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90例慢性自发荨麻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对照Ⅰ组只用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对照Ⅱ组只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3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荨麻疾病活动评分(UAS)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而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自发荨麻疗效高,安全性好。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自发性 复方甘草酸苷 盐酸非索非那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发性荨麻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选取54例慢性发性荨麻患者参与实验,就诊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抽签法分组,27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地氯雷他定分散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2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依巴斯汀治疗。对比2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复发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慢性发性荨麻采取地氯雷他定分散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疗效 地氯雷他定分散片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