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荨麻属于常见皮肤疾病,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荨麻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中医及西医治疗,其中西医治疗以抗过敏和对症治疗为主,但是具有一定的复发率,对于慢性荨麻患者而言适用性不高。而中医治疗可以对机体阴阳平衡进行调节,能够发挥持久的效果,最终能够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文主要从中医角度出发,对慢性荨麻相关内容展开研究,并对其常见治疗方法进行总结。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中医 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干预治疗慢性荨麻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抗组胺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干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出现恶心、头晕、瞌睡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且观察组疾病复发率6.67%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针对慢性荨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干预治疗应用效果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不良症状的发生,利于患者病情好转,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卡介菌多糖核酸 慢性荨麻疹 不良症状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复方甘草酸苷与咪唑斯汀联合治疗慢性发性荨麻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发性荨麻患者,按每组35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口服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与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相差不大,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与咪唑斯汀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慢性发性荨麻的临床疗效,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用药不良反应率极小,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咪唑斯汀 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疗效
  • 简介:背景:最近的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慢性发性荨麻(CIU)的发病机制。已经证实地氯雷他定在体外有抗氧化活性。作者评估地氯雷他定对CIU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效应。方法:采集10例CIU患者服用地氯雷他定前和服药4周后的血标本,并采集10名健康志愿者血标本作为对照。采用氧化二氯荧光素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患者和对照组样本血小板中的氧化应激(ROS)产物,采用黄嘌呤一黄嘌呤氧化酶系统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样本相比,CIU患者基线时的ROS浓度及SOD活性显著升高,经地氯雷他定治疗后患者血标本中的ROS水平及SOD活性有所下降(P〈0.005)。结论:这些初步结论表明地氯雷他定在体内也有抗氧化作用。

  • 标签: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地氯雷他定 氧化应激 应激指标 患者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咪唑斯汀用于慢性发性荨麻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慢性发性荨麻治疗的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4例(沙利度胺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和对照组54例(沙利度胺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并发症率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复发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发性荨麻时使用咪唑斯汀和沙利度胺,效果较为明显,复发率也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沙利度胺 咪唑斯汀 荨麻疹
  • 简介:我科于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慢性发性荨麻(CIU)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完成的60例患者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特发性荨麻疹 甘露聚糖肽 地氯雷他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发性荨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80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特大性荨麻患者中筛选而出,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研究组接受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从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之后,研究组(90.00%)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于对照组(72.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7.5%)不良反应发生率叫对照组(10.00%)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发性荨麻症,其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该疾病的复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发性荨麻患者行依巴斯汀和咪唑斯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108例慢性发性荨麻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所应用的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依巴斯汀组和咪唑斯汀组,各54例。依巴斯汀组每次服药10mg的依巴斯汀片进行治疗,咪唑斯汀组每次服用10mg的咪唑斯汀片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依巴斯汀组的治疗有效率53(98.15%)显著高于咪唑斯汀组44例(81.4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巴斯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4例(7.41%)低于咪唑斯汀组6例(11.11%),但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发性荨麻患者行依巴斯汀药物治疗,不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依巴斯汀 咪唑斯汀 慢性特发性 荨麻疹患者
  • 简介:【摘要】 目的:一直以来,绝大部分 荨麻的发生被认为是肥大细胞膜表面高亲和力 IgE 受体( FceRI )发生交联,引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所致,从而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而始终没有解决肥大细胞膜表面高亲和力 IgE 受体( FceRI )发生交联的原因,导致多数患者治标不治本且对抗组胺药产生依赖性,基于此,通过对比观察使用中医辩证分型采取药浴的方法,却发现治愈率显著提高并且鲜有药物依赖性的发生,为荨麻的治疗提供一个新方向,以此加深对荨麻的认识,有助于指导临床规范荨麻的治疗,并为治疗提供新的理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慢性荨麻患者选择依巴斯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荨麻患者92例,通过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依巴斯汀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治疗),每组46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标签: 依巴斯汀 慢性荨麻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荨麻(CU)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14C尿素呼气实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慢性荨麻患者(研究组,52例)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52例)的HP阳性率,比较两组Hp阳性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无论用14C尿素呼气实验或者ELISA法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的Hp检测结果都表明,研究组感染Hp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的发病与HP感染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幽门螺旋杆菌 14C尿素呼气实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荨麻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 2018年 4月 -2019年 7月本院收治的 130例慢性荨麻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参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 65例)和研究组( 65例),对照组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的患者予以中医护理干预,两组需要比较的为临床护理效果存在的差异。结果:组间给予比较,研究组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别的数据差异显著,各项均为 P< 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荨麻患者中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全面性普及。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中医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荨麻(CU)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观察时间对最终结果判定的影响。方法:对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的CU患者分别在试验后20min和30min进行局部风团的测量。结果:共收集388例患者,皮试20min后,有147例判定为阳性,其中有7例在30min后转为阴性;241例判定为阴性,其中有10例在30min后转为阳性。20min观察阳性率为37.9%,30min时为38.7%,患者在20min与30min时观察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结论:在慢性荨麻自体血清皮肤试验时,缩短观察时间至20min,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且有利于降低患者时间成本,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 观察时间
  • 简介:摘要荨麻是皮肤科较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之一,本病的病因复杂,约有75%以上的患者找不到确切的病因(过敏原),故而多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病程常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不易根治。临床上一般把起病急、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荨麻,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程超过3个月者称为慢性荨麻。虽然目前中医、西医对本病的近期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在减少本病的复发方面仍未有大的突破。笔者在数年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减少慢性荨麻复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荨麻具有无限的研究前景。现将工作和学习中的一点心得,总结出来,以供探求。

  • 标签: 急慢性荨麻疹 中西医结合 氯雷他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荨麻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荨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护理效果,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慢性荨麻疹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为慢性荨麻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诊治的慢性荨麻患者,慢性荨麻患者共有100例,对这100例慢性荨麻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两组名称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人,实验组50人,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慢性荨麻患者为期30天的随访后,实验组50例患者中,出现复发的有2例患者,复发率占4%。对照组50例患者中,出现复发的有13例患者,复发率占26%。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慢性荨麻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全面护理干预,经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作用明显,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面护理干预 慢性荨麻疹 治疗效果
  • 简介:为观察白芍总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的疗效和安全性,我院对慢性荨麻患者采用该方法进行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白芍总苷 慢性荨痳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荨麻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荨麻患者 74例,均为我院于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皮肤科护理(对照组, n=37)与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组, n=37)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依从性、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护理入院时, SAS、 SDS经检测无差异( P>0.05),护理出院前, SAS、 SDS均有均显著优于护理入院时。观察组患者荨麻治疗依从性( 92.56±3.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 81.42±3.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所收治的慢性荨麻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经评定为 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 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慢性荨麻患者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慢性荨麻疹 心理情绪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