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护理措施对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89例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患者通过有效治疗,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显效46例,有效39例,总有效率为95.5%,82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达92.1%。结论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成人呼吸窘迫综合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NRDS)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原因之一,给新生儿带来严重危害,针对NRDS治疗有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以及机械通气,但有创机械通气可能会造成多种并发症,诸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等,给患儿带来严重危害。无创通气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就无创通气治疗NRDS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通气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治疗中,应用呼吸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3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呼吸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应用呼吸治疗后,应用呼吸治疗心率和血压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PaO2、PaCO2情况和治疗之前相比,较为明显提升,SBP和治疗前相比,有较为明显降低,SaO2和治疗前相比,有较为明显增高,患者死亡率得到了很大降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治疗中,有效应用呼吸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具有临床实施必要性。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 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是由于多种原发病和诱因作用下发生急性呼吸衰竭,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在肺部表现。其病理基础是急性肺损伤,常引发或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急危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呼吸治疗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ICU接收7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根据接收时间先后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早期阶段接受呼吸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6%,高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时,早期阶段进行呼吸治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产生,且还可改善患者血气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呼吸机治疗 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临床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ARDS患儿36例临床治疗策略以及预后,并比较应用机械通气与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改善时间以及死亡率。结果应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组有着较高存活率,住院时间以及血气分析改善时间与非P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ARDS多为足月或近足月儿,临床表现复杂,治疗策略主要是综合治疗,积极应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提高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值得借鉴。

  • 标签: 新生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中毒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救治方法。方法研究时间2013年4月—2017年4月期间,研究对象60例在我院进行救治急性中毒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血液灌流以及机械通气等治疗方式,观察其治疗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55例患者抢救成功,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范围,且痊愈出院,剩余5例患者死亡,其病死率为8.33%。结论针对急性中毒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进行争分夺秒有效治疗后,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了死亡发生情况。

  • 标签: 急性中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呼吸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在对患者行常规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同时,对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探讨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带机时间6——22h,平均带机时间是8±1.36h,有87例患者脱机后可正常自主呼吸,另13例患者需要呼吸机持续通气辅助治疗,3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命体征,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呼吸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时使用通腑净化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1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90例使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净化汤。对比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反应蛋白反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通腑净化汤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可显著改变患者血气指标,增加氧合指数,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通腑净化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应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实验对象是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收并治疗11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并通过随机样表法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每组患者各57例,对照组抽取对象按照常规治疗,即应用营养支持、小剂量激素以及机械通气等常规操作;研究组抽取5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全部应用乌司他丁静脉注射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抽取各5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分别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与特点,包括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2、氧合指数、胸片变化、呼吸频率以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结果通过对抽取两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方法与乌司他丁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后其PaCO2、氧合指数、胸片变化、呼吸频率以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在治疗中选择应用乌司他丁可以起到良好效果,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PaCO2、氧合指数、胸片变化、呼吸频率,还可以改善患者APACHEⅡ评分指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荐。

  • 标签: 乌司他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效果分析 APACHE Ⅱ评分
  • 简介:摘要抽动秽语综合(TS)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神经精神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引起研究重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症状复杂,病程较长,且共患病较多,给患儿带来困扰同时也给治疗带来难度。传统药物治疗以减轻抽动动作等对症处理为主,但近年来难治性病例增多,研究者们需要探索更多治疗方法,在此过程中,沙盘游戏疗法开始显示出优越性。目前我们仍需更多大样本对照研究以探索新治疗方法有效性。

  • 标签: 抽动秽语综合征 共患病 药物治疗 沙盘游戏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频机械通气模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高频震荡通气模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pH值为(7.65±0.07),PaO2为(88±19)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7.30±0.08)、(39±11)mmHg;观察组PaCO2为(42±8)mmHg,氧合指数为(17±3),明显低于对照组(55±11)mmHg、(2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6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有14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频震荡通气 常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通过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60例ARDS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常规治疗无效后给予患者呼吸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分析临床指标及血气,记录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患者SaO2、HR、RR、Pao2/FiO2、PaO2、和pH治疗后水平均显著较治疗前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PaCO2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6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气胸,并发症发生率为1.67%。结论ARDS患者通过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其疗效快,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呼气末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呼吸机捆绑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有效性。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呼吸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捆绑式呼吸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临床疗效、肺炎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和治疗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研究对象临床死亡率、肺炎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和治疗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治疗24h后血气指标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捆绑式呼吸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对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几率和患者死亡率降低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其还能够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 捆绑式治疗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监护效果。方法回归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7月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设定为观察组,且将48例同时期单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设定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及观察组监护效果。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胰腺Ct评分、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H、A-aD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aCO2、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进行全面监护可及时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康复,临床作用显著。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监护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均为呼吸系统常见、多发疾病,二者并存时称为重叠综合,更严重与睡眠相关低氧血症,更易引起合并症,有较高死亡率。本文就重叠综合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重叠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