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陈邦怀先生《敦煌写本丛残跋语》(1984年《史学集刊》第3期)丛残凡五种,其第三种为《论语》某残页,仅存六行。有“德化李凡将阁珍藏”及“本斋珍赏”两印。保之先生称其字大如拇顶,草书极精。经、连写,经文大字,注文稍小,与通常所见唐写本经籍其注文作双行者,迥不相同。每章之末空一字,以与下章区别之,与汉石经同。注文非郑

  • 标签: 《论语》 敦煌写本 李氏 残卷 史学 残页
  • 简介:杜道生著《论语新译》(附主要字词、人名索引)于2011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分正文、、译、前贤评述、著者述评五部分内容。在注译部分,作者斟酌古,并参考了杨伯峻。在古人对《论语》的述评部分,主要引用了宋代朱,

  • 标签: 《论语》 出版 中华书局 人名索引 杨伯峻 述评
  • 简介:在《水经》的诸多版本中,武英殿聚珍本(简称“殿本”)是最为流行的,这绝不仅仅因为它在有清一代是“钦定”的官本,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可以代表明清郦学考据学派全部成就的优秀版本”。但是从殿本间世后不久至今,校订者戴震,却屡遭责难,称其书有抄袭赵-清《水经注释》之嫌,当然,

  • 标签: 《水经注》 考据学派 聚珍本 武英殿 版本 殿本
  • 简介:论语》最真实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世界东方文化的源头活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包括和平发展、导德齐礼、见利思义、教育均等、顺天应命等几个方面,对世界文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 标签: 《论语》 孔子 儒家思想
  • 简介:郑玄是汉代重要的《论语家之一。有关郑的性质,文献记载不太一致。通过郑异文资料的详尽比勘可以看出,郑是杂糅汉代三种《论语》而成的,并不单纯属于某一《论》。郑玄的注释注重经典义理的阐发,注重礼仪制度的诠释,注重交代孔子言行发生的具体背景,同汉代其他《论语相比,更有助于再现历史上的孔子形象。

  • 标签: 《论语》郑注 性质 义理阐发 以礼注经 孔子形象
  • 简介:1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演了一场"大歌舞"。如果说跟北京那场开幕式的大歌舞相比,虽说各自都是显摆各自的历史辉煌,但是"范儿"不一样。伦敦演的是田园小岛闹起工业革命,从农林牧副渔变成大烟囱林立,浓烟烈火中锻造出钢铁五环。这工业革命是英国人给世界的大贡献之一,自然也是英国人的骄傲之一。但虽然是骄傲,却与我们中国人说四大发明的骄傲不尽相同。大歌舞里的烟囱林立、锻工的铁锤和工作服饰,都有些可笑、笨拙。歌舞有几分滑稽、几分自嘲,而并非一味的自豪。这几分自嘲、几分滑稽就

  • 标签: 伦敦 开幕式 歌舞 烟囱 工业革命 北京
  • 简介:心意拳是山西省祁县小韩村人隆邦在清乾隆年间所创。此拳传承近三百余载,几经沉浮。近些年,随着文学、影视、媒体对心意拳的宣传,特别是2011年5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秘不外传,秘不示人”的拳种,不胫而走,心意拳特有的身形步法和独到的拳理及严谨、实用、工于心计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也得到了武术界的重视。

  • 标签: 戴氏心意拳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丹田 乾隆年间 山西省 国家级
  • 简介:16.1季^1将伐颛臾^2。冉有、季路^3见于孔子,曰:“季将有事^4于颛臾。”……孔子曰:“……丘^5也闻有国有家者^6,不患寡^7而患不均^8;不患贫而患不安;盍^9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0。夫如是^1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12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13夫子^14,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 标签: 第十六篇 《论语》 孔子
  • 简介:是“三桓”之一,春秋时鲁国的权臣,《论语》中记载了季的相关事迹,共有15条,其中有明确指称的有10条,拟对另外5条没有明确称谓的记录进行探讨,以期窥见孔子对季的态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标签: 《论语》 季氏 考述
  • 简介:汉宁波天一阁藏《四明桃源家乘》收录有宋南塘谱系和南塘谱实,明确记载了南宋著名诗人复古的世系和生卒年,是新发现的有关复古研究的重要文献。该谱流传有序,其内容与复古诗集和近年发现的氏族人墓志铭等史料可相印证,比较可靠。谱载第一世溢从福建迁来,历叙其八传至复古,据此排出了十分直观的南塘十一世的世系表。复古谱名硅,字式之,号石屏,生于乾道三年(1167年)十二月四日,卒于淳裙七年(1247年)三月十三日,年81,娶吴,继娶楼,合葬屏山白岩下。今后可标作:复古(1168—1247年),这样可以消除文学史上的问号了。

  • 标签: 宗谱 南宋 戴复古 世系 生卒
  • 简介:《大礼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献学价值,是研究中国早期儒学的基本资料,是研究文章学的重要资料.卢辩注解释字义,标明音读,叙述史事,考证文字,保存异闻,考论礼服名制,阐述大意,旁征博引,内容丰富,但也存在一些注释过于简单、内容不够丰满、注释有误的情况.卢辩作为《大礼记》的最早注释,被各家重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标签: 《大戴礼记》 卢辩注 价值
  • 简介:“十大形”是心意拳的基本拳法。内容是“龙、虎、蛇、猴、马、鹰、燕、鹞、鸡、熊”,是模仿动物搏斗动作,取其锐击之意创编而成。十大形如同五行拳,也是单练拳势;左、右势式。同是母型拳法,依附母型还有诸多子型拳势。所不同的是,五行拳是遵循自然规律产生内在的变化;十大形是“像形取意”呈外沿

  • 标签: 心意拳 拳势 五行拳 野马奔槽 母型 虎形拳
  • 简介:自清末以来,在敦煌及吐鲁番地区出土了唐写本《论语郑氏》、《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音义》等《论语本,学者们通过对这些《论语本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新见解。

  • 标签: 敦煌吐鲁番 唐写本 《论语》
  • 简介:虚浮世界的清流——《周易干》述评叶友琛秦嬴政焚书,《易》以卜筮独存。两汉时经说趋于纷繁,衍为多家象数之学。但是或入于祥,或务穷造化,以至不切民用。遂有王弼尽象数,步入老庄虚玄之途,在当时占有压倒一切的优势。尽管如此,魏晋时期仍有象数余绪流传,...

  • 标签: 《易》学 干宝 《易传》 解《易》 《周易》 六十四卦
  • 简介:"二治说"和"三世说"构成了康有为的《论语》注解《论语》的基本思想结构。这一结构既蕴含着传统儒家思想,又掺入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立宪思想,显示出康坚守保皇思想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立场。

  • 标签: 康有为 小康 大同 二治说 三世说
  • 简介:皇侃、邢昺、朱熹、钱穆、南怀瑾、杨朝明六家通过义疏、按语、概说等形式对《论语》篇主题进行概括。篇首概说越来越成为注解《论语》的必要步骤与形式。文章在讨论的基础上把《论语》二十篇的篇主题分别确立为为学、工作、制度、仁者、教育、做事、道论、君德、心性、气象、人才、仁政、君道、臣道、绅道、权谋、小人、隐士、学统、道统。

  • 标签: 《论语》 篇主题 皇侃 邢昺 朱熹 钱穆
  • 简介:时值凉秋,金风送爽,惟秋涝间歇,乍晴又雨,正令人烦枯中,忽传绿衣人持小邮包内函线装古籍一册。南窗颇有感闲散,急正襟翻阅,顿觉耳目醒爽,此一古气盎然之装订,前贤俊逸之书法,精擘之高论,更兼拓本黑白分明,印章朱红灿然。志强兄苦心筹划之功,令人钦佩。

  • 标签: 绿衣人 内函 戴老 铁母 招纳信宝 共屯赤金
  • 简介:王筠之治《说文》,善于抽绎条分,其称褒段玉裁释例之功而外,每于段之专辄臆断处特为措意,且力加辨正.《说文释例》《说文句读》《说文系传校录》随文刊正,胜义层出.此于相关著述中,寻析王明谓段说悖谬者,分别条目,发覆深究.至王拘执省声委曲疏通、疏于字书义训之体、(闼)于古韵之关通云,恐其乖失.为举三例,以为一隅.冀幸厘清个中悬解,得其所宜.

  • 标签: 王筠 諟正 说文解字注 省声 玉篇
  • 简介: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号忧庵,一号药身,安徽桐城人。生于清顺治十年(1653),卒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享年六十一岁。名世小时聪明颖异,六岁入塾读书,二十岁时“授徒以养亲”,二十七岁开始出入于学使刘果、姜棣、孙勷等的慕府中。康熙二十五年(1686),以贡入太学,第一次到北京,其后交游渐广,结识了李光地、韩菼等高官,方苞、王源、刘献廷、阎

  • 标签: 戴名世 韩菼 褐夫 散论 古文创作 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