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toolantigen,HpS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4例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每例患者同时进行14CUBT、RUT、Warthin-Starry银染检测,将后三项中任两项阳性作为Hp感染阳性诊断标准,对HpSA方法进行评价。结果HpSA检测的敏感性为94.3%,特异性为90.2%,准确性为92.6%,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为92.5%。结论HpS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具有简单可靠、标本留取方便及完全非侵入性的特点,适合作为Hp感染的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免疫学 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在临床检测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4月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67例,对每位病人进行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和病理检查。对比两组病人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经病理检查,研究对象中检查呈阳性病人54例,阴性13例。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诊断敏感度为96.30%(52/54),特异性为76.92%(10/13),准确性为92.54%(62/67)。结论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表明以幽门螺杆菌作为检测指标有临床价值,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抗原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球孢子菌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很难培养到病原菌,因此该疾病的诊断困难。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是检测脑脊液中球孢子菌抗体,但在部分患者,特别是免疫缺陷的患者,常常检测不到抗体。球孢子菌抗原(CAg)的检测是真菌性脑膜炎检测的另一手段,其诊断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检测CAg的试剂盒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者曾在尿液中使用这种检测方法,

  • 标签: 球孢子菌 抗原检测 脑膜炎患者 酶联免疫吸附法 真菌性脑膜炎 试剂盒
  • 简介:本文采用混合多株单克隆抗体(包括肺小细胞癌,腺癌,鳞癌等)胶体金标记多抗夹心斑点法检测血清等体液中肺癌相关抗原。对15例肺癌和2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进行测定,同时以1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肺癌的珍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癌 抗原 检测 诊断 胶体金标记 多抗夹心斑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丙肝患者接受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诊断的价值。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38例疑似丙肝或丙肝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选取同期100例筛查群体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HCV-Ab结果为阴性,有2例HCV-cAg结果为阳性,1例RT-RNA证实为阳性;研究组有20例HCV-cAg为阳性,24例RT-RNA证实阳性,符合率是83.33%。结论丙肝诊断使用HCV-cAg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丙肝 丙肝病毒 抗原 抗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真菌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 (IF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1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90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选取者的患者血清分别检测 (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水平,对真菌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结果展开分析探讨。结果 90例患者中 G试验阳性 43例,阴性 47例,阳性率为 47.8%; G试验与 GM试验并联检测的敏感度为 92.5%,高于 G试验 (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串联检测特异度为 95.5%,高于 GM试验 (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真菌抗原检测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

  • 标签: 真菌抗原检测 侵袭性真菌感染 (1-3)-β-D葡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和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60例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同时测定这些患者的血清中CA125、CA153和ADA的水平。根据国际通用标准进行检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CA125、CA153和ADA的阳性率分别为70%、65%和80%。联合检测CA125、CA153和ADA的阳性率为95%。与单独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显著提高。结论:CA125、CA153和ADA的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和管理策略。然而,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验证这些结果的可靠性和广泛适用性。

  • 标签: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腺苷脱氨酶 结核性胸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抗原125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并发消化道出血和并发腹水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宿迁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29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析其血清癌抗原125的水平。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癌抗原125与肝硬化失代偿和并发腹水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评估癌抗原125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及并发腹水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癌抗原125水平为9.38(6.42,15.22) IU/mL,低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56.04 (20.70,354.95)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937,P<0.01);未并发消化道出血和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癌抗原125水平分别为15.15(8.32,48.34) IU/mL和21.22(13.18,55.79) 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86,P=0.236);腹水患者的癌抗原125水平为105.01(22.08,419.53) IU/mL,高于无腹水患者的9.59(6.60,16.49)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592,P<0.01)。癌抗原125水平与白蛋白-胆红素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Child-Pugh评分和腹水量均呈正相关(r=0.585、0.393、0.696、0.697,均P<0.01)。血清癌抗原125水平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及并发腹水的独立相关因素,两者呈正相关。在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及并发腹水方面,癌抗原125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高于癌抗原199和癌抗原50;在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方面,癌抗原125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亦高于癌抗原199和癌抗原50。结论血清癌抗原125水平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和腹水量均呈正相关,与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无关,可作为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严重程度和腹水的重要指标。

  • 标签: CA-125抗原 腹水 肝炎,乙型 肝硬化 失代偿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对丙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疑似丙肝或是丙肝患者58例做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接受病毒筛查的健康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血清样本行HCV-cAg检测与丙肝病毒核心抗体(HCV-Ab)检测,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RNA)证实阳性者,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HCV-Ab检测阳性率100%,HCV-cAg阳性率2.54%(2例),经RT-RNA证实阳性率为1.72%(1例);观察组HCV-cAg阳性率为55.17%(32例),经RT-RNA证实阳性率为65.51%(38例),诊断符合率为84.21%。结论HCV-cAg检测诊断丙肝诊断符合率较高,有利于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SEPT9基因甲基化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10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和云南省新昆华医院收治的219例结直肠病变患者,包括病理诊断结直肠癌149例、结直肠息肉70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0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血浆SEPT9基因甲基化状态,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EA和CA724的水平。比较各组3项指标表达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项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效果。结果结直肠癌组SEPT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74.50%,111/149)高于结直肠息肉组(22.86%,16/70)和健康对照组(1.00%,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直肠癌组CEA阳性率(46.98%,70/149)高于结直肠息肉组(40.00%,28/70)和健康对照组(3.00%,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直肠癌组CA724阳性率(38.93%,58/149)高于结直肠息肉组(32.86%,23/70)和健康对照组(2.00%,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EPT9基因甲基化、CEA和CA724单独诊断结直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95% CI 0.753~0.891)、0.788(95% CI 0.725~0.852)、0.689(95% CI 0.624~0.754)。SEPT9基因甲基化诊断结直肠癌的最佳临界Ct值为36.5,灵敏度为90.30%,阳性预测值为84.68%,均高于CEA和CA724;CEA诊断结直肠癌的最佳临界值为8.80 ng/ml,特异度(77.50%)和阴性预测值(78.48%)均高于SEPT9基因甲基化和CA724;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界值取3项指标单项最佳临界值时的灵敏度(97.66%)、阳性预测值(93.98%)、阴性预测值(81.25%)、AUC(0.846,95% CI 0.749~0.944)均较单项指标高。结论血浆SEPT9基因甲基化、血清CEA和CA724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三者可以优势互补,提高诊断效率,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癌胚抗原 抗原,肿瘤相关,碳水化合物 DNA甲基化 糖类抗原724 SEPT9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A125在临床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最要性.方法化学发光法.结论卵巢癌和宫颈癌中CA125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肺癌等是引起CA125增高的可能原因.卵巢癌对CA125较为敏感,对卵巢癌的的诊断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关键词卵巢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肺癌;CA125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8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肝患者诊断中运用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1月收治的 50例 HCV-Ab 阳性感染患者纳为实验组,将同期 50例 HCV-Ab 阴性(谷丙转氨酶 >200 U/L)高危患者纳为参照组。进行 HCV-c Ag与 HCV-RNA检测。结果:实验组患者 HCV-c Ag检出阳性率 84.0%>参照组的 4.0%, P<0.05;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中 HCV-c Ag阳性共有 45例,前者 42例,后者 3例, HCV-c Ag 和 HCV-RNA检测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分别为 93.3%、 96.4%、 95.0%。结论:用 HCV-c Ag进行检测能够给予临床提高有效的诊断依据,和 HCV-RAN的检出符合率高,对乙肝患者诊断价值较高,建议推广。

  • 标签: 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 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CV核心抗原联合抗-HCV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56例HCV-RNA阳性的标本同时检测抗-HCV和或HCV核心抗原,了解其检验结果的符合率。结果156例HCV-RNA阳性的标本中,检出抗-HCV阳性126例,HCV核心抗原132例,抗-HCV和或HCV核心抗原阳性151例。结论HCV核心抗原联合抗-HCV检测可以提高丙型肝炎的诊断率。

  • 标签: HCV核心抗原 抗-HCV 丙型肝炎 联合检测 符合率
  • 简介:目的了解尿肺炎链球菌抗原用于辅助诊断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0年9月~2001年2月上海儿科医院0~3岁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病例,对每位患儿同时采集尿标本和痰标本,用免疫层析法测定尿肺炎链球菌抗原,对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结果210例患儿中,尿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率为33.8%(71/210),痰标本阳性率为32.9%(69/210).肺炎链球菌阳性组尿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率(79.7%)显著高于阴性组(11.3%)(P<0.01).免疫层析法测定尿肺炎链球菌抗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5.2%、88.7%和87.7%.结论尿肺炎链菌抗原可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肺炎链球菌感染.

  • 标签: 链球菌 尿肺炎链球菌抗原 肺炎 免疫层析法 感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丙肝患者诊断中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 45例于 2018年 6月份 -2019年 7月份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丙肝或疑似丙肝患者,选取于同时段在医院中进行病毒筛查的 45例人群,在对 2组检查人员进行检测阶段,需要对其进行血清标本抽取,均进行 HCV-cAg及 HCV-Ab检测,对两组检查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 HCV-Ab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为阳性, HCV-cAg检测结构显示,有 2例阳性,经 RT-NRA证实,阳性有 1例;观察组 HCV-cAg检查结果显示,阳性有 24例,经 RT-RNA证实阳性有 29例,诊断符合率为 82.76( 24/29) %。结论:在丙肝疾病诊断中 HCV-cAg检测诊断有着较高的符合率,在疾病早期诊断中意义显著,在疾病治疗中可借鉴此检测结果。

  • 标签: 丙肝病毒 抗原检测 丙肝 诊断 HCV-cAg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癌胚抗原(CEA)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胃癌患者80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查体的健康人群8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80例患者,根据胃癌国际TNM临床分期标准,分为Ⅰ期16例、Ⅱ期24例、Ⅲ期23例、Ⅳ期17例。检测所有入组患者Hcy、CEA水平。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不同分期血清中Hcy、CEA水平。结果实验组Hcy、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胃癌的不同分期中Hcy、CEA水平也不同,Ⅳ期Hcy、CEA水平最高,而Ⅰ期水平最低。结论血清CEA和Hcy的检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均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