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治疗外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局麻下微创手术治疗外翻患者68例,使用微型动力系统专用器械微创截骨,手法矫形、复位、绷带外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足外翻明显改善。随访7~10个月,总优良率96.8%,疗效满意。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外翻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纠正外翻,且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该术式在局部麻醉下就可进行,操作简便,患者不需住院治疗,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拇外翻 微创手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8月我医院手术治疗外翻4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四类单纯跖骨头内侧疼痛,单纯小趾畸形,单纯前足胼胝疼痛。根据X线测量外翻角、跖骨间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使用微型动力系统专用器械小切口截骨,手法矫形、复位、绷带外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内翻及仰趾畸形,46例中38例70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年6个月,其中优64足(91.4%),良2足(2.9%),差4足(5.7%)。差4足为症状较重,疼痛缓解后过早活动,肌腱移位附着尚未愈合,或穿尖头高跟鞋引起外翻复发。结论改良的微创法治疗外翻后,患者满意度高,术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切口治疗 拇外翻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外翻矫正患者疼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外翻治疗的患者,共选取患者例数为240例,按照患者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接受护理干预的干预组(n=120)和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n=120)。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外翻矫正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干预的运用明显的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构建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了患者的更好治疗和康复,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拇外翻矫正 疼痛严重程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外翻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到2011年8月间收治的94例外翻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手术治疗组(实验组)和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后平均角度HVA、IMA、DMAA及评分VAS、AOFAS分别为12.22±3.77、6.55±2.80、6.95±1.11、2.52±0.32、85.26±4.93,足外翻畸形明显改善,优44例,良3例,差0例,优良率100%;对照组患者有少许人有并发症,手术后平均角度HVA,IMA、DMAA及评分VAS、AOFAS分别为14.23±5.82、8.49±2.25、7.43±1.55、3.13±0.89、79.63±4.13,优35例,良7例,差5例,优良率89.36%。结论该微创手术较传统开放性手术简单易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损伤小、痛苦少、价廉、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矫形角度满意等优点,可作为矫正外翻畸形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手术 拇外翻 传统开放性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外翻拖出技术在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16例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外翻拖出技术。治疗结束后,就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癌细胞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对照组癌细胞转移率、生存情况稍差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48%,对照组满意度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选择合适病例行保肛手术是可行的,通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外翻拖出技术可有效保留患者肛门功能,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全直肠系膜切除 外翻拖出技术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