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明礼貌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起码的社会公德,也是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修订本调整和充实了教学内容,其中,一、二年级加强了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要求一、二年级学生着重“学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貌,如会用礼貌用语,知道待客、做客的礼节……”

  • 标签: 文明礼貌 小学 思想品德教育 养成教育 家庭教育
  • 简介:2)请求别人帮助不要忘记使用,在以后类似的叙述中学生们都注意了这个问题,学生们发现该同学在叙述中一次也没有称呼班长的名字

  • 标签: 中学俄语 俄语课堂 文明礼貌用语
  • 简介:文明礼貌月的春风,初步改变了景德镇陶瓷学院脏、乱、差的面貌,真是好人好事说不尽,风和日丽花满园。这里,仅仅介绍一下阅览室里发生的变化。1979年以前,我馆阅览室曾实行过开架阅览,后因读者撕页、撕画,丢失现象严重,就改为半开架。但在实行半开架后,读者反映不能全面接触图书,很难借到一本合乎理想的书刊,往往需要换几次。特别是美术系的学生,对挑选书刊往往超过一般读者,更换的次数也多,服务人员忙得不可开交,读者也感麻烦,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 标签: 景德镇陶瓷学院 开架阅览 丢失现象 说不尽 服务人员 一本
  • 简介:解读和认知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据说城市现象已有6千余年的历史。而在我国,经过发掘使之显现城市文明的殷墟,经过碳14测定,大约在公元前1280——1210年之间;而郑州二里岗的商城诞生则在公元前1590——1560年

  • 标签: 城市文明 城市化 中国 为人民服务 精神文明 人文关怀
  • 简介: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开拓者和创造者。他们不但要有强壮的身体,高素质的文化,更要有一颗文明、善良的心灵。所以,中小学生学好《文明仪》是时代的需要。同时,又是中小学生以后的做人、人与人的沟通、和谐社会的建立、走向世界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中小学生对礼仪有深入的认识,更要切实体现在人际关系和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

  • 标签: 文明礼仪教育 社会和谐 中小学生 和谐社会 人际关系 建设者
  • 简介:小明母亲为小明买了一双鞋,试穿后发现小。小明妈要他去店里换鞋,小明说作业多没时间去。经过劝说,小明勉强去了,于是在店里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 标签: 初中 语文 情景对话 文明礼貌 口语交际训练
  • 简介:一种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靠一天两天的突击学习就可以学到的,而是要靠日积月累的反复强化、巩固,才能形成的,礼貌教育也是如此。

  • 标签: 礼貌教育 养成 学习 习惯 韩国 才能
  • 简介:<正>韦拔群同志是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1894年2月6日,他诞生于广西东兰武篆区中和乡勉娥村东里屯。1932年10月19日,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生前具有崇高的理想,优美的情操,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德,朴实的风度,礼貌的言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韦拔群同志对革命同志、对人民群众说话,都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如对壮族中的老人,他都按当地习惯称为“布”(公公)、“娅”(婆婆)。对不是老人的长辈称为

  • 标签: 韦拔群 壮族人 中国共产党 老人 礼貌语言 革命
  • 简介: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国人在交际过程中,非常注意礼貌称谓用语的运用。这里,稍加综合,作一介绍,以供大家在使用时参考。

  • 标签: 礼貌 交际过程 称谓 用语 参考 综合
  • 简介:文章在借鉴中外学者有关言语礼貌问题合理见解的基础上,对言语礼貌行为背后隐藏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笔者认为言语礼貌的根本目的在与取得最佳交际效果,完成交际目的。具体原因则因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者的个人动机和心理层面。话语环境,认知环境等的影响分为:协调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维护面子,赢得权势:遵守文化和语境规约等。

  • 标签: 言语礼貌 人际关系 文化和语境规约
  • 简介:到湘潭韶山旅行,在毛泽东纪念园的一个展室里,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把他送到南岸私塾去读书,童年的毛泽东对老师邹春培充满敬意地行完了拜师礼,然后谦恭地站

  • 标签: 生命高尚 礼貌造就 造就生命
  • 简介:在发现自己被一名经理习以为常地忽视和暗地中伤后,露西(Lucy)辞去了她在大学行政部门的工作。曾经有一次,该女老板休假回来后,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部门里除露西外的所有人。对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他们的工作表示感谢。还有一次,她对露西的一些同事说。露西靠不住。

  • 标签: 老板 礼貌 行政部门 电子邮件 所有人 工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