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以色列诗11首[以色列]拉结丑牛译不育者啊,我若有个儿子,一个心爱的儿子,一个长有卷曲的黑发、聪慧的眼睛在清晨的天空下,在花园中行走的儿子,一个心爱的儿子那该多好!我将管他叫乌利,可爱、欢乐的乌利,多美的名字,象充满欢乐的光明,象洒在露珠上的阳光,象...

  • 标签: 诗歌创作 女诗人 耶路撒冷 唐菖蒲 特拉维夫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简介:当代美国作家约瑟夫·奥尼尔在小说《地之国》中以板球为线索,再现外来移民在后“9·11”社会对抗虚无、重构秩序的历程.本文从虚无主义视角出发,借助身份认同理论分析板球运动在解决身份认同危机中的作用,反思美国霸权主义文化逻辑下的族裔关系以及秩序重构策略.本文认为,奥尼尔试图借助板球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运动形式对抗后“9·11”时代的虚无,重构民主新秩序,虽然这一设想在霸权主义语境下难以实现,但是小说秉承了乌托邦的“希望原则”,其倡导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多元文化对于后“9·11”秩序重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标签: 约瑟夫·奥尼尔 《地之国》 后“9·11” 虚无主义 秩序重构
  • 简介:11届世界华商大会10月6日在新加坡开幕,主题为“新格局、新华商、新动力”的华商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代表参加。大会主办方、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张松声说,首届世界华商大会1991年在新加坡成功举办,时隔20年后,世界华商大会再度返回新加坡。经过不断发展,华商大会已成为全球华商加强经济合作、促进相互了解的重要平台,第11届华商大会更是汇聚了老、中、青三代华商。据悉,第11届世界华商大会设有青年企业家、社会文化、世界经济等主题论坛,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华商提供交流平台,帮助他们建立全球联系。此外,大会将特别关注教育,使华商更重视教育事业,提升华商对人才培养的新认识。

  • 标签: 世界华商大会 新加坡 教育事业 中华总商会 青年企业家 经济合作
  • 简介:<正>由国际经验美学学会主办的第11届国际经验美学会议,于1990年8月22日——25日在布达佩斯举行。来自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近三十个国家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本届会议。会议的议题有:(1)图像知觉——偏爱——审美经验;(2)艺术创造力;(3)艺术——计算机——数学美学;(4)音乐心理学;(5)文学理解心理学;(6)环境心理学。会议共收到70多篇论文。除主旨讲演以外,按以上6个专题分组宣读论文并进行讨论。

  • 标签: 艺术创造力 经验美学 数学美学 文学 会议综述 比喻
  • 简介:异域形象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学术热点之一。形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形象学还可以作为一种观照其他研究对象的方法视角,这类研究共享着同一个学术旨趣,即紧扣形象本身的意指实践何为并为何。就形象学展开的理论反思和学术对话,是近年来又一重要收获。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近年没能得到切实推进,根本原因不在于“西方”理论的借用,而在于问题意识不清晰,缺乏从形象研究去回应时代命题能力。

  • 标签: 形象学 意指实践 “西方”理论 问题意识
  • 简介:日前,印尼国家建设规划机构表示,政府正在大力推广公私合伙的方式建设基础设施,目前已有11项基建工程准备在2011年给予招标,这些工程总值约达68.25亿美元,其中7项属于地方政府辖内工程。

  • 标签: 工程招标 基建工程 印尼 地方政府 建设规划 基础设施
  • 简介: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外语不同领域研究人员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外语学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深化和繁荣外语学科各领域的研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4年4月24——27日在合肥召开第二届中国外语界面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外语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会议由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承办。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外语学科 界面 年会 学术研讨会 英汉语比较
  • 简介:我刊2014年度编委会于2014年12月26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京沪两地的编委委员共十四人与会。考虑到转徙不便等因素,此次未通知境外委员参会,嗣后将以书面形式报告咨询。编委会由杂志主编金莉教授主持并致辞,她向与会委员表示诚挚的欢迎与感谢,并宣布会议议程。

  • 标签: 编委会 《外国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简报 书面形式 会议议程
  • 简介:11后产生新的社会形态与个人及文化想象的互动,为9·11小说的创伤叙事文本注入了新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9·11小说创伤叙事对9·11事件作为跨国的“疾病的隐喻”给予了充分再现,是对美国集体创伤及集体记忆的构建,同时9·11小说自身就是具有治愈功能的叙事,通过文本叙事伦理自身所具有的治愈功能实现.此外,9·11小说还再现了政治事件对个人空间的介入及其影响,在构建文化创伤的过程中,9·11小说家既无意识地迎合了美国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也对美国政治进行了反思.

  • 标签: 11小说 创伤叙事 治愈 政治指向
  • 简介:恐怖主义,尤其是9·11事件给各国民众带来了恐惧和创伤,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猜忌,进而引发了关于恐怖主义的思考。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在其短篇小说《我能找证人吗?》、《飞逸范式》及长篇小说《飞逸》中先借用了主流媒体的刻板思维,继而以族裔视角,对恐怖主义进行了"语境化"、"亲历性"处理,使作品中的人物对恐怖主义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关爱、友谊、信任、背叛等进行了深度思考,使他们获得人生的顿悟,意识到恐惧和制造恐怖事件都是不可取的行为,仇恨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不能解决民族矛盾,只有爱心和宽容才是正道,从而使人物趋向理解、和谐与融合的成长方向,实现了心智的成长。

  • 标签: 谢尔曼·阿莱克西 恐怖主义 语境化 亲历性
  • 简介:中国科幻文学虽然有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但对其系统性的学术研究直到21世纪才真正展开。近五年来,作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中国科幻文学研究异军突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频繁开展,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节节攀升,高级别的项目陆续获批,学科建设日趋完善,甚至在对外交流方面走在了主流文学的前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锐学者参与其中。

  • 标签: 比较文学 跨学科 科幻文学研究
  • 简介:4月14日,2014年普利策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维贾伊·赛舍德里(VijaySeshadri)凭借新诗集《三段》(3Sections)获得2014年度普利策诗歌奖。维贾伊·赛舍德里其人其诗维贾伊·赛舍德里是印度裔美国诗人、散文作家和评论家,1954年出生于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5岁时随父亲移民美国,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长大成人,

  • 标签: 普利策奖 获奖作品评析 诗歌奖 他者 哥伦比亚大学 1954年
  • 简介:2014年春,《文贝:中国比较文学英文学刊》改版为《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并设置了“中国比较文学年度报告”的栏目。它一直由主编刘耘华教授指导,编辑部同仁合作,具体由纪建勋博士来执笔撰写。迄今为止连续推出了四个报告,学界对此反应很好,其辐射引领的积极作用也开始逐步显现。《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创刊之后,仍计划保留“年度报告”这一栏目。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 年度报告 比较文化 中英文 编辑部
  • 简介:随着中国学者成功申办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中国比较文学的国际影响日益明显,中国学者提出的变异学研究、跨文明研究、译介学研究等学科理论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国际学界了解和认可,从而为国际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做出独特的贡献。从学术活动与学术会议的举办方面看,近年来中国比较文学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活跃的时期。从学术期刊及学科理论的新进展方面看,期刊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显著提高;比较文学研究队伍,老中青梯队布局,老学者研究热情不减、中年学者成果迭出,青年学者不断进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 标签: 中国比较文学 国际影响 研究动态 学科理论
  • 简介: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五届年会将于2016年1111-13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本届年会由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承办。会议主要议题如下:(1)庞德、现代主义与中国新诗;(2)美国当代诗歌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3)美国诗歌中的儒释道;(4)朦胧诗以来的中国诗歌及其与美国的交流;(5)中国诗歌在美国的研究与传播;(6)声音、视觉、表演:诗歌文本建构;(7)中美诗歌中的伦理问题;(8)美国族裔诗歌研究;(9)中国与亚洲对洛杉矶诗歌的影响;(10)诗歌翻译研究。

  • 标签: 第五届年会 诗歌理论 洛杉矶 中美 协会 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