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考察,本文认为《国语》中存有部分方言。联系上古方言的一些材料我们梳理出了40余个《国语》方言,并在对它们所在国别和方言区对应关系调查的基础上对《国语》作者、《国语》方言的历时层次以及战国中前期稚言和方言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推断和解释。

  • 标签: 《国语》 方言词 国别 雅言
  • 简介:“尅”字,是一个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方言,多出现于皖北、苏北、鲁南方言中,在普通话中却不是很常见。相对于语音、语法,词汇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方言汇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价值。从“尅”字的来源、意义、功能用法等方面着手,对“尅”的语义角色分析作进一步的解释,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动词的性质。

  • 标签: “尅” 语法功能 语义角色
  • 简介:<正>一旧话重提用不用方言土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有些作家爱用方言土语,有些作家提倡运用方言土语,周立波就是一个代表人物,他说过:"我以为我们在创作中应该继续的大量的采用各地方言,继续的大量的使用地方性的土话。要是不采用在人民的口头上天天反复使用的生动活

  • 标签: 方言词语 词语修辞
  • 简介:方言语探源黎汉鸿粤语分布的区域很广,从广州溯江而上,一直到百色一带都可以听到粤语。尽管各地粤语从语音到词汇都有差别,但保留很多古代汉语的语音和词汇却是相同的。我们从战国秦汉间的《尔雅》、西汉扬雄的《方言》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都可以发现有很...

  • 标签: 方言词语 粤语 《说文》 《方言》 《尔雅》 古代汉语
  • 简介:遂昌县地处浙西南,与松阳、武义、金华、龙游、衢州、江山、浦城、龙泉等市县接壤,属吴语区丽衢片。因遂昌话为笔者母语,笔者自然对方言感到兴趣。多年来为教学和科研阅读古籍,翻检工具书,发现与遂昌方言有关资料。随时札录。现选录若干遂昌方言,以音义为线索,并参考前贤研究成果。试作简要考析,请方家订正。秧遂昌称培育番薯种为“秧”。秧,作动词,有培育、栽种义;《玉篇》:“秧,栽也”。唐·元稹《纪怀赠李文户曹崔二十功曹》诗:“蹑屐看秧稻,敲船和采菱。”宋·陈师道《赠二苏公》诗:“授公以柄扶病伤,士如稻谷待公秧。”

  • 标签: 松阳 陈师道 采菱 苏公 武义 《玉篇》
  • 简介:河南属于中原官话区,在河南话中“得劲”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而又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通过查阅有关的方言典,发现里面对中原官话中“得劲”的解释极少且不全面,通过搜集具体语料①,发现在河南方言中双音节词“得劲”的衍生途径,即通过短语词汇化与跨层次结构词汇化两种方式,且有五种义项院舒服、合适;高兴、得意;顺手、自然、灵便;满足、尽兴;干净、整洁、有序。同时对该词的语法功能进行描写与分析,得出该词具有的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及与其他词的共现情况,最后将该词与河南话中的常用同义词“得”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出两者在使用中的差异。

  • 标签: 得劲 语义 语法
  • 简介:文章以使用明朝鲁西临清一带方言所写的明代小说名著《金瓶梅》中的语例为佐证,对现代汉语豫西偃师方言的一些方言之意义和词性等进行了诠释,为现代汉语方言汇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可作参考的语料。

  • 标签: 偃师 方言 词汇 例释
  • 简介:即墨方言缀很丰富,由词缀构成的词汇有特定的语义内容和感情色彩。名词前缀有尊敬意;形容词前缀在表达语义内容和感情色彩上分工很细腻;动词后缀轻化动作,并附有说话人的感情色彩。

  • 标签: 词缀 语义内容 感情色彩
  • 简介:宿州位于皖北平原,其语言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研究宿州方言缀,旨在揭示该地方言现状之上斑,指出该地区的方言特点,以丰富汉语文化宝库。宿州方言汇中的词缀同普通话一样与实词联系较为密切,但也有其独特的构词特点:宿州方言缀中的前缀"俺""禁"以及中缀"不子""不老丈",感情色彩义更为显著;后缀"子""儿""头""巴"主要凸显其语体色彩,受地域因素影响较大。

  • 标签: 宿州方言 前缀 中缀 后缀 构词特点
  • 简介:固原方言属于官话方言中的中原官话秦陇片,在固原方言中,词汇是仅次于语音同普通话具有重大区别的语言要素,具有鲜明的特色。固原方言汇特点表现在词形,词汇意义,量词重叠,丰富的逆序词以及独特的语气词连用等各个方面。

  • 标签: 固原 方言词汇 特点
  • 简介:萧县方言为中原官话洛徐片的一个方言点,是历史上较悠久的方言之一。萧县方言中保存了大量极具当地特点的古语词,这些词语在当地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查阅古书、词典、现代方言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萧县方言中部分常用词语进行举例分析.借以研究这些词语在萧县地区使用的一些特点:大多数词语在保留原来意义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或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原来意义基本不用,只使用引申义;这些词语的使用,还往往呈现出双音节化趋势。

  • 标签: 萧县方言 词语 规律
  • 简介:<正>《金瓶梅》的方言语有一大摞子,一拿小米儿数。这些方言语是属于哪个搭刺儿的?先头儿,研究者的说法儿有一巴掌多;有的说是北京的,有的说是山东的,有的更具体指说是山东峄县的,有的说有吴语,有的说有皖北方言,等等,公说婆说,各有各的理儿。依照各自对其方言语地界儿的认

  • 标签: 方言词语 吴语 研究者 词典 音转 特殊词语
  • 简介:人民口语中往往有些写不出字的词语。从语源的观点去看,绝大多数词语都是有本字的。由子本字的读音和口语音距离远了,因而似乎是有音无字。下面是赣西北方言中的一些特殊的词,其中有些也是别的方言区共有的。曼诗閟宫传:'曼,长也。'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李善注引薛君韩诗章句:'曼,长也。'列子(冫昜)问:'韩娥曼声哀哭',张湛注:'曼声犹长引也。'今谓长为曼,转为上声,音cmeη。毛后汉书冯衍传'饥者毛食',李贤注:'衍集毛字作无,今俗语犹然者,或古亦通乎?'可见'毛'是'无'的假借。也写作牦,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遗,耗矣',颜

  • 标签: 冯衍 张湛 閟宫 靡有孑遗 子本 韩诗
  • 简介:现代汉语方言汇的研究是重视两头,即释义和考源。考源多是在古代字书、韵书中寻求,不重视古代文献。本文源流并重,对词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作比较细致的考察。资料方面,既利用古代的字书、韵书,更重视古代文献;有的词还分析其得义之由,并注意词的使用与语体的关系。

  • 标签: 西安方言词语 释义 考源
  • 简介:《石窟一征》是黄钊等编著的一部私修志书,于咸丰三年(1853)成书。其中有两卷内容记述部分客家方言,共收450个方言汇,因此被认为是研究客家方言的重要著作。对其收录的“赤虾”“打斧头”“打莫”“吊菜”“青须”“硬颈”等六个方言进行考释,对客方言的研究以及相关的方言典和《汉语方言大词典》的编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判断方言更应谨慎,需要贯彻客观性原则和穷尽性原则,根据文献等各种证据进行综合判断。

  • 标签: 《石窟一征》 方言词 考释
  • 简介:《聊斋俚曲集》是清代淄川人蒲松龄用鲁中地区方言写成的白话讲唱文学集,对于其中的方言俗语,许多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考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部分方言的解释仍不确切、充分。'形容'即'比照胜过'之义。'煨温'本指'小火慢炖或加热食物,使之保持一定时间的温度来炖熟食物',后引申有'维持,保持'义。'血真脉子'是'血汁脉'的方言变音,其义实指'血脉',即'人体内血液运行的脉络'。'将将着'即'骑坐在脖子上(双腿跨在被骑人的胸前)'。'巴结',是动词,应释作'劳碌奔波'。'抅'本字当作'构',当指'伸手触摸或拿取远处的东西'。

  • 标签: 《聊斋俚曲集》 方言词 注释 补证
  • 简介:如皋方言地处江淮官话与吴方言的过渡地带,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如皋方言中,词缀数量多、使用频繁。前缀主要有"老"、"第"、"阿"等,中缀主要有"的(里)"、"不"等,后缀主要有"儿"、"子"、"头"、"佬(儿)"、"宝儿"、"家"、"俫"、"侯"、"不刺"等。与普通话相比,如皋方言中的不少词缀具有自身独特的意义和用法。对如皋方言来说,词缀是其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个性的重要体现。

  • 标签: 如皋 方言 词缀 特点
  • 简介:是蒲松龄用方言写的白话作品,其中许多词语还活在人们的口头上.本文试对意义难明的十余条词语加以诠释,同时对以往专家学者训释的部分词语作出了新解.

  • 标签: 聊斋俚曲集 方言 释义
  • 简介:摘要文章通过对四川方言的收集以及它进行生动的词义考究,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方言,更好地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来学好普通话,学好博大精深的汉语言。

  • 标签: 方言 臊皮 睡告告 莫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