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重度婴幼及无患儿口腔致菌活性。方法选择100例3~6岁儿童进行口腔冠检测,采用态Cariostat病易感性检测试剂盒执行活性试验,观察其乳牙患率及重度婴幼患病率,分析其口腔致菌活性比较结果。结果SECC组显著高于ECC组,ECC患病率显著高于SECC组,dmft、dmfs值显著低于对SEC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ariostat易感性活性检测婴幼、重度婴幼及无患儿口腔致菌活性检测能够有效反映其病严重程度,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信息,值得推广。

  • 标签: 婴幼儿龋 口腔致龋菌 比较分析
  • 简介:早期婴幼是发生在婴幼期的与饮食密切相关的多因素作用下的慢性感染性传播性疾病。变形链球菌是在龋齿的始动和进展中的重要致病微生物。早期婴幼是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它不仅累及牙齿,而且会导致多方面的健康影响。早期婴幼的防治不但需要来自口腔医疗机构和儿童口腔专科医生的关注,而且需要公众健康机构和决策者的重视。本文将对早期婴幼的病因、患病率、临床表现和危害、综合防治等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早期婴幼儿龋 变形链球菌 公众健康
  • 简介:摘要婴幼具有发病时间早、蚀波及牙数多、损发展快及坏范围广等特点,影响婴幼咀嚼和消化功能,对口腔健康及全身生长发育可产生严重影响,亦可能成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为统一和规范婴幼的防治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防治婴幼,降低我国婴幼的患病率,提高治疗率,改善我国婴幼口腔健康状况,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和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19所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的18名儿童口腔医学专家和13名口腔预防医学专家制订适合我国婴幼的防治指南,包括婴幼的诊断方法、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防治效果评价体系。

  • 标签: 儿童口腔医学 龋齿 指南 婴幼儿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做好我镇婴幼口腔卫生工作。方法2010年9~10月对我镇2007年5月~2009年4月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及其母亲进行调查。对参加调查的母亲进行问卷、母子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变形链球菌培养。结果母亲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正确率为76.9%,其中受过大专以上高等教育的母亲知晓正确率高于受过初等教育的母亲;母亲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的检出率为62.0%,患儿童口腔内变形链球菌检出率100%,明显高于未患儿童(59.1%)。结论做好准妈妈和妈妈的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母亲从孕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母婴间病的传播。加强对婴幼的口腔护理,擦拭牙齿,清除口腔内牙菌斑,预防婴幼病;注重女婴教育,提高未来母亲的教育程度,从源头做好人口素质的提高。

  • 标签: 变形链球菌 口腔保健 龋病
  • 简介:目的:对婴幼、重度婴幼及无患儿口腔致菌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南京市三所幼儿园共289名3~5岁儿童进行口腔冠检查,使用态-Cariostat病易感性检测试剂盒进行活性试验,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乳牙患率为47.8%,重度婴幼患病率为20.4%;婴幼、重度婴幼及无患儿三组间Cariostat值具有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活跃性检测值与均(dmft)、面均(dmfs)显著正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活跃性检测值与儿童乳牙患有明显相关。结论:婴幼口腔致菌活性可反映病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婴幼儿龋 龋活性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纵向了解本地区婴幼发病情况。调查研究婴幼口腔健康早期干预对婴幼率的影响。方法自2014年起,对在我院儿保科接种疫苗的本地6个月左右的符合研究条件的婴幼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对干预组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健康宣教等早期干预,追踪2年并记录。口腔检查由口腔科医生按照WHO标准进行。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与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评价早期口腔健康干预对社区婴幼率的影响。结果在研究初期对两组婴幼家长进行的婴幼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为76.10(382/502),干预组为76.93%(387/503),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2.465,P=0.103>0.05);经过建档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婴幼家长的婴幼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71.71%(361/502),干预组则上升为86.08%(433/50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81,P=0.021<0.05)。在研究初期两组婴幼的患率、均数均为0,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建档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婴幼的患率为43.03%(216/502),均为0.98,干预组婴幼的患率为30.02%(151/503),均为0.62,可以看出干预组婴幼的患率、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率x2=5.024,P=0.025<0.05;均x2=4.913,P=0.029<0.05)。结论干预组婴幼的患率以及均的显著下降,有力证明了对婴幼口腔健康进行早期干预护理对其口腔健康的重要意义。在此项目研究过程中还及时发现和终止了婴幼早期口腔不良行为习惯,有效避免或减轻相关颌面部发育畸形的程度。

  • 标签: 口腔健康 龋病 龋均
  • 简介:目的调查0~2岁儿童重症婴幼分布状况,为婴幼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46名0~2岁患重症婴幼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其均、面均、龋齿好发牙位及牙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均(4.66+3.11),面均(8.01+6.75)。龋齿牙位分布左右对称,首发牙位是上颌中切牙、其次是上颌侧切牙。上颌乳中切牙好发牙面依次为近中面、唇面、舌面、远中面,侧切牙患的顺序依次为唇面、舌面、近中、远中。结论上颌乳中切牙及侧切牙是0~2岁儿童患高发牙位,是低龄婴幼防治的重点部位。

  • 标签: 乳牙 重症婴幼儿龋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食物过敏发生率正逐年升高,其不仅可导致婴幼湿疹,还可以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导致死亡。然而,当前针对食物过敏还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仍以回避过敏食物为主。因此,如何预防食物过敏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的议题。近年来,学者们相继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评价婴幼食物早期摄入对于预防食物过敏的作用,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并且由此改变了婴幼喂养指南的相关内容。本文对近年来开展的常见食物(例如花生、鸡蛋、牛奶等)的早期摄入预防食物过敏的最新研究进行分析,以期可为预防食物过敏带来新的思路和视角。

  • 标签: 食物过敏 预防 新生儿
  • 简介:摘要婴幼喂养行为包括婴幼食物的制备行为,喂养时喂养者的行为,接受喂养时婴幼的行为,喂养的环境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根据喂养者和婴幼的相互关系,不同研究者将喂养行为区分为不同类型,控制性喂养可表现为提示、奖励、惩罚等形式,独裁型特点是喂养者完全决定儿童进食的时间与食物的种类、数量,却忽视儿童对食物和能量摄入的自我调节能力。喂养行为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喂养者的喂养知识和态度,同时喂养行为也影响了儿童营养状况、社会情感的发展和进食行为。本文还阐述了喂养行为的评估方法,通过干预喂养者的喂养行为,降低和控制婴幼的营养失衡率,进一步推动儿童健康发展。

  • 标签: 婴幼儿 喂养行为
  • 简介:早期阅读是指0-6岁婴幼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婴幼在最初阶段便出现了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早期阅读已提前至零岁开始,其在促进婴幼神经系统发育、开启智慧、丰富知识、发展个性、提高语言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价值已经得到证实。

  • 标签: 早期阅读 婴幼儿 阅读教学 全语言 活动过程 系统发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早教教师要根据0-3岁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培养婴幼阅读的喜好;以适宜的图书,满足婴幼的阅读需求;师幼、亲子共读,培养婴幼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获得阅读的经验和体验,提高阅读的效益和乐趣;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婴幼良好的阅读习惯。为0-3岁婴幼提供适宜的阅读环境、根据孩子发展的特点配备符合各年龄段宝宝阅读的图书、以游戏式的教学模式,个性化的指导,开发婴幼语言潜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婴幼儿 早期阅读 指导 阅读环境
  • 简介:一、国外关于亲子关系与早期经验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亲子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此。西方学者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为实践中凋适亲子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指导。

  • 标签: 亲子关系 婴幼儿早期教育 早期经验 社会性发展 儿童发展 儿童个性
  • 简介:郑毅教授今天很高兴和丁宗一教授一起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国家儿童医疗中心儿科和精神科Chatoor教授讨论婴幼喂养障碍问题。Chatoor教授是美国著名婴幼精神病学专家,曾任美国精神病学会婴幼精神医学委员会主席,2006年获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协会杰出导师奖,Chatoor教授长期从事婴幼喂养障碍的研究,提出的婴幼喂养障碍的诊断分类标准目前已被婴儿或儿童早期精神和发育性障碍诊断分类标准采用。

  • 标签: 婴幼儿喂养 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 儿童医疗中心 精神病学专家 诊断分类标准 华盛顿大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