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我国至今有小说而无民俗小说,这是一种遗憾。但民俗是需要小说的,因为民俗有三个压力需要通过创作民俗小说去化解:一是资料的压力,虽然民俗研究民间文学,但民间文学的传播却要靠文学;二是研究的压力,民俗的田野研究重视个人生活史,但个人叙述中的主观意识不是民俗,而是文学;三是非遗保护的压力,民俗的本质是承认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这是一门富有差异化属性的文化科学,而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但民俗只能揭示其中的"看不见"的精神种类和文化逻辑,文学却能保存其中的"看得见"的形象和文化符号,民俗对于"看不见"和"看得见"的文化施行双重保护是有压力的,而它的解压者正是民俗小说。

  • 标签: 民俗学 民俗学小说 民间文学传播 个人生活史 非遗保护的本质
  • 简介:<正>广东海丰出了两位与农民关系极密切的名人,一位是革命家、农民运动领导人彭湃,一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民俗钟敬文先生。他们都在"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示威斗争中,书写了少年壮志的激情经历;又都在东渡日本的岁月里,留下了追求真理的奋斗足迹。他们还曾相倾谈、相勖免,以后选择了不同的报国之路。当1926年农民运动讲习所出刊《中国农民》时,钟敬文虽身在岭南却已是北京大学歌谣学运动的一员骁将。他正在大学里专为农民的艺术产品而热情讴歌,与友人出版了新诗集《三朵花》,创办了《倾盖周刊》,编译了第一部两广民族情歌

  • 标签: 中国民俗学 钟敬文 民俗学家 东渡日本 反帝反封建 农民运动
  • 简介:汉语佛经故事是在我国佛典经籍和口头传统中广泛存在的文化文本,自汉魏以来(约公元前1世纪)起,在长达两千余年的时间里,佛经故事对我国历代儒学、知识分子思想和民间社会的影响远大于佛庙僧讲和佛教典藏,同时也成为我国与亚洲国家,主要是东南亚国家的一种大众共享文化。20世纪以来,在现代国家建设的进程中,以佛经故事为对象的讨论,曾成为我国公共领域和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进入21世纪,受到全球消费文化的市场强势逻辑的牵引,对佛经故事遗产的传承还无可回避地触及我国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包括我国文化传统的多元构成,我国高校宗教学教育的断层与重续,我国佛教寺庙和佛教节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另一方面,佛经故事的哲学内涵、佛学人生智慧的用途、佛事仪式的成分和表演的传统等,受到不同政治经济力量的控制,正在成为文化演变与创新中具有复杂动力和特殊地位的叙事文本。在我国这一独特文明体中,在全球化下世界现代文化输出方式经历着激烈转型的时期,如何正确阅读和传承佛经故事原典,如何使之未来传承,是一个充满理论诱惑和实践挑战的学术课题,同时也是对世界文化、教育建设有着迫切意义的现实问题。从民俗的角度开展对佛经故事的研究,可以使用故事类型学和数据库的方法,这有利于发挥民俗的长处。本文以《佛经故事》数据库为个案进行探索研究。

  • 标签: 佛经故事 民俗学 故事类型 数字化
  • 简介:文章概括了我国现代著名民俗、社会活动家钟敬文教授在民俗理论研究和社会活动方面的几点成就。

  • 标签: 钟敬文 民俗学理论 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