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纯音听阈测试中两种掩蔽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听力不同程度障碍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患者纯音听阈测试方法为平台法测试,观察组纯音听阈测试方法为阶梯法测试。针对测试时间、骨听阈、最终掩蔽级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测试时间方面,观察组测试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骨听阈情况,两种患者在0.25~4.00kHz各倍频的骨听阈差异不明显(P>0.05);针对最终掩蔽级情况,两种患者在0.25~4.00kHz各倍频的最终掩蔽级差异不明显,两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纯音听阈测试中两种掩蔽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均较显著,与平台测试法相比,阶梯测试法使用时间较短。且在不同方面,两种测试方法各有利弊,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 标签: 纯音骨导听阈测试 阶梯法 平台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术前纯音测听结果与术中所见听骨链的情况,探讨鼓室硬化症患者纯音听阈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011年31例鼓室硬化住院手术病例,分析患者、骨听力,差(ABG),中耳病变情况。结果31例中,混合性听力损失20例,传导性HL10例,感音神经性HL1例;手术探查钙斑散在分布,听骨链有不同程度的固定,听骨链完整20例,破坏11例。结论鼓室硬化病人听力损失主要为混合性及传导性,平行曲线者鼓室硬多较重,横V曲线鼓室硬化多较轻,ABG>30dBHL提示听骨链固定或破坏,但ABG<30dBHL不能轻易否定听骨链固定或破坏。

  • 标签: 鼓室硬化 纯音测听 气骨导差 听骨链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纯音听阈测试的应用。方法:从我院众多治疗患者中,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01月在我院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的6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本次试验对象,依据住院的先后时间顺序,将前30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测试,剩下30例为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测试,对比两组儿童的测试结果,从而得出有效结论。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儿童接受护理干预后成功率明显更高,所用的测试时间明显更短,二者进行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护理干预 学龄前 儿童纯音听阈测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探索声导抗与纯音听阈测试在伪聋鉴别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伪聋鉴别诊断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把他们随机划分成对比组与观察组两个组,并且每个组都选有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形式的多样性,对观察组采取了探索声导抗与纯音听阈测试相结合的检查方法,而对比组则采取了传统的检查方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患者满意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检测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实验研究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对比组的50例研究对象里,患者的满意情况为56.33±2.52、临床疗效为56%,检测准确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对职业性噪声聋患者纯音听阈、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康复指导、出院宣教)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生活质量[欧洲五维生活质量量表(EQ-5D-3L)]评估及听力检查(纯音听阈测试)水平变化。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SAS、SDS、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分别为:(45.13±3.35)分比(52.87±4.52)分,(42.57±3.24)分比(50.36±3.61)分,(6.45±2.64)分比(9.13±3.48)分],均P<0.05;两组患者EQ-5D-3L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同一的对照组[(13.45±1.42)分比(12.20±1.26)分],P<0.05;两组患者纯音听阈测试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一频率的对照组[250 Hz:(8.12±3.30)dBHL比(10.21±4.23)dBHL;1 000 Hz:(11.38±4.89)dBHL比(13.42±4.03)dBHL;4 000 Hz:(11.06±6.88)dBHL比(13.41±4.27)dBHL;8 000 Hz:(10.24±6.74)dBHL比(12.78±5.22)dBHL],均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职业性噪声聋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听力水平,对其预后康复有利。

  • 标签: 综合性康复护理 职业性噪声聋 纯音听阈 睡眠质量
  • 简介: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是小儿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主要为传导性聋,但部分病人可合并骨听阈的升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对分泌性中耳炎病人进行骨听阈观察,以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是否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聋。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骨导听阈 临床分析 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感音神经性聋 传导性聋
  • 简介:摘要:骨耳塞的使用已经有数十年了,可以大致确定其功能,但是它的本质特征一直在进行着调整。目前,美国国际标准AS3.6-1996标准中使用的骨传导式耳塞的顶端应该有“175×25”的圆形平面。通过连接于听诊仪或者连接到振荡装置,可以检查出骨传导式听筒的频率特征。校正时,将骨传导式耳塞与一个力场耦合,测试的主要指标包括:输出电压、电压及谐波。在测试的过程中,研究耳朵会不会对骨骼的传导产生干扰。尽管对于如何安置合适的耳塞位置仍有争议,大部分的听诊者都会把耳塞放在探头的乳突处,这样可以增加骨骼传导的能量。在骨式耳塞位于乳突处时,其振动方向与听骨链的移动方向是相同的,相比于竖向状态。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动力,这反映了骨传导听力中听骨链惯量力体系成分的影响。

  • 标签: 听力测试 骨导耳机 放置部位
  • 简介: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DPOAE)与超高频纯音听阈用于耳蜗性听力损害听力监测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医学研究观察法,将58例样本依照听力监测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2等份,其中对照组为DPOAE组,研究组为超高频纯音听阈组,临床观察2组的筛查成果。结果研究组总符合率93.10%(27/29)与对照组89.66%(26/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OAE与超高频纯音听阈用于耳蜗性听力损害听力监测效果相当,均可作为有效监测手段,并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较为可喜的成就。

  • 标签: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超高频纯音听阈 耳蜗性听力损害 听力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将内置型耳塞用于纯音检测屏蔽的可能性。对于慢性中耳炎的病人,其纯音听力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骨传导在不同工作频段中的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改良型及 GSI型内置型耳塞后,在0.25-1千赫兹时,骨传导差异不显著,但在2、4 kHz时差异有显著性(P

  • 标签: 改装插入式耳机 纯音骨导测试 掩蔽困难 听力测试
  • 简介:有人说,春,就是一首纯音乐,一首最醇最美的曲子。静静的聆听,轻缓的节奏在脆生生的乐音中缓缓舒展开,冬天过去了,听得到春的气息和生命的力量,小草扭动着嫩绿的身子正准备破土而出。河床上消融的雪,化作潺潺溪流击打在卵石上脆脆的很动听,大地正在苏醒。

  • 标签: 音乐艺术 艺术欣赏 《一人静》 音乐作品
  • 简介:目的分析人工耳蜗对患者的听觉康复作用,比较声场和头戴式耳机两种人工耳蜗术后助听听阈评估方法的优劣。方法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27例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男性18例,女性9例,植入年龄跨度1.7至18.6岁,平均7.6±5.4岁。开机后分别采用声场扬声器和TDH39头戴式耳机评估患者0.25k、0.5k、1.0k、2.0k、4.0kHz的助听听阈,TDH39耳机还可测试8.0kHz的助听听阈。使用配对t检验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声场扬声器得到的助听听阈3FA(即0.5k、1.0k、2.0kHz平均听阈)为39.4±7.7dBHL,4FA(即0.5k、1.0k、2.0k、4.0kHz平均听阈)为37.5±7.3dBHL。使用TDH39头戴式耳机测得的助听听阈3FA为39.3±6.1dBHL,4FA为38.4±5.7dBHL。两者所测得的3FA(P=0.8801)和4FA(P=0.2133)均无统计学差异。使用两种方式测得的0.25kHz(P=0.8756)、0.5kHz(P=0.0630)、1.0kHz(P=0.1980)、2.0kHz(P=0.6866)助听听阈均无统计学差异,4.0kHz(P=0.0062)耳机测试听阈低于声场结果。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可帮助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实现良好的听敏度。使用头戴式耳机可获得可靠的植入后助听听阈,比声场测试更加简便易行。

  • 标签: 人工耳蜗 测听法 助听听阈 听力康复
  • 简介:提到张韶涵,人们并不觉得陌生;提起林隆璇的名字怕是熟悉的人不多,虽然他已经在歌坛闯荡了将近20年的一员老将,只是大部分时间都躲在幕后为别的歌手做嫁衣,更是把张韶涵培养起来的恩师,正因为当初有这样一位好老师在音乐上的教导,所以韶涵可人形象与扎实唱功受到大众的欢迎,程度可谓是不同凡响。

  • 标签: 纯音乐 歌坛 歌手 唱功 林隆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音乐结构分析可以有两种目的——或者倾向于将这种分析作为音乐鉴赏的辅助手段,或者用以支持美学科学或艺术美学。这两者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相互包容,但任何分析一般都有一种主要倾向。在前一种情况下,我们关心的主要是特定乐曲具有的意义和效果;在另一种情况下,我们关心的则主要是该乐曲为何及如何会有这种意义和效果。然而,作为鉴赏的辅助手段的音乐分析,

  • 标签: 音乐分析 纯音乐 意义和效果 辅助手段 音乐结构 艺术美学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气化车间采用的是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目前,该工艺是国际公认的较成熟的、先进的、可靠的、洁净煤气化技术,此技术主要是以煤为原料,通过把被煤浆制备工序生产出来的合格水煤浆与空气分离装置生产出来的氧气,共同送进气化炉内部,进行部分氧化反应,生成合成,然后经过复杂的增湿、除尘、降温后,把这些合成送入进下游的变换工序,同时,将在系统中同时产生的黑水送入系统,进行闪蒸、沉降处理,这样就可以达到灰水再生、循环使用及回收热量的目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粗渣及细渣会被送出到界区外。

  • 标签: 煤化工 导气技术 甲醇
  • 简介:纯音乐体验问题上,基维批判刺激模式将音乐作为物理刺激物,批判再现模式脱离音乐自身随意联想和对音乐“内容”进行主观臆测。这两种批判契合音乐聆听的事实。基维提出体验纯音乐本身模式的观点,包括体验纯音乐的乐句句法属性、寻找主题、主题和副题的内在统一、普通情感和音乐的关。基维认为情感属性是音乐的知觉属性,音乐的美是音乐的本质属性,听众聆听时“辨认”情感属性,被音乐的美深深打动,听众被音乐的关打动时情感的“亢奋”状态是音乐的审美特征。这就区分了音乐的美和审美,区分了主体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情态,明确了“音乐能否表现情感与听众能否被音乐感动是两回事”。但是,基维认为情感对于音乐仅具有认知意义,没有意识到音乐体验从根本上说是感受性的而不是认识性的。

  • 标签: 彼得·基维 分析哲学 刺激模式 再现模式 体验纯音乐本身模式 普通情感
  • 简介:作为人-机界面的一部分,未来的战斗机应有三维(3-D)声音信号。因为+Gz引起的脑血流减少可能影响飞行员对听觉刺激的感知和解析能力。我们假设,+Gz引起耳蜗血流灌注丧失将提高听阈,或者是全频,或者仅仅是1000Hz频率。在离心机+1Gz和+4Gz暴露时,比较250、1000、6000和10000Hz的纯音听阈。试验是通过面罩将离心机的噪音输入耳机。不可思议,除了1000Hz听阈稍降低但有显著性(1G53db,4G47db)外,

  • 标签: +GZ 纯音听阈 耳蜗血流 听觉刺激 影响 脑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与噪声作业女工高血压的关系,了解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作为噪声作业女工发生高血压风险内效应指标的应用意义。方法于2018年1至12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广州市的20 882名在岗噪声作业女工纳入研究,收集其纯音测听值、血压、年龄及工龄等信息。运用趋势χ2检验评估接触噪声工龄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对血压的影响,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接触噪声工龄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相关的高血压风险。结果噪声作业女工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正常听力检出率为80.73%(16 858/20 882),高频轻度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6.21%(3 384/20 882),高频重度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06%(640/20 882)。正常听力组中高血压患病率为6.04%(1 018/16 858),高频轻度听力损失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0.28%(348/3 384),高频重度听力损失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1.25%(72/640)。随着接触噪声工龄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呈升高趋势(P<0.05)。与接触噪声工龄<1年组比较,7~9年和≥9年组女工发生高血压风险均下降(OR=0.79、0.75,P<0.05);与正常听力组比较,高频轻度听力损失组发生高血压风险增加(OR=1.31,P<0.05)。结论噪声作业女工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增加可能导致血压水平和高血压风险增加,应重点关注高频轻度听力损失女工。

  • 标签: 听阈 噪声,职业性 听力损失 高血压 工龄 比值比 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