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水平不断提升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的身心往往处在亚健康状态,长期的烦躁不安、担心、持续紧张的心理状态为诱发人们失眠的主导因素。失眠患者白天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而夜间则表现为心烦多梦、早睡易醒,若长期不给予干预,患者将消耗大量阴血,更加重患者的失眠症状。对此本文分别就逍遥散、柴胡疏肝散、黄连温胆汤、龙胆泻肝汤及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进展做一综述,内容如下:

  • 标签: 中药汤剂 失眠 进展 病因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法联合中药灌肠法在治疗盆腔炎中的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本院妇科于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和中药灌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予以中药内服法联合中药灌肠法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中药内服法联合中药灌肠法可有效改善盆腔炎的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内服法 中药灌肠法 盆腔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一贯煎出自《续名医类案》,主治肝肾阴虚,肝气横逆犯胃,肝胃不和而发生胸脘胁痛等症;化肝煎出自《景岳全书》,此方善解肝气之郁,平气逆而散郁火。该文介绍一贯合化肝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重度肠化生病例2例。

  • 标签: 一贯煎 化肝煎 重度肠化生 中医药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自我健康意识的提高,我们通过医疗机构自行或委托企业满足中药代的需求问题。代以专业的医药人才提供定制化服务,可以更好起到药物的疗效,以达到治疗患者的疾病的目的。但是目前代存在不少问题仍待解决,如合法性问题、资质问题、煎药质量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会对中药临床使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校企合作回归古法现现配模式,更适应广大市场之需,为中药代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 标签: 中药代煎 校企合作 古法 现煎现配
  • 作者: 杨志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西医结合
  • 创建时间:2022-12-19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 2022年第12期
  • 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掌政中心卫生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7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悸患者应用复脉汤剂加减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心悸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应用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36例,应用复脉汤剂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较对照组的80.56%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16.67%,对照组为22.2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心悸患者应用复脉汤剂加减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心悸 复脉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淡豆豉水液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为抑制病毒的新型中药开发提供基础。方法以A/Puerto Rico/8/1934(H1N1)(以下简称PR8病毒)感染狗肾上皮细胞(MDCK)作为模型,应用噻唑兰(MTT)法评估淡豆豉水液的安全性。以血液凝集抑制实验和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检测淡豆豉水液对流感病毒吸附和释放的影响。设立PR8病毒+淡豆豉水液组和PR8病毒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试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淡豆豉水液对病毒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6.25 mg/mL的淡豆豉水液能够抑制1 HAU流感病毒的吸附。PR8+淡豆豉水液组的子代病毒血凝效价为PR8组的1/8。2 000 μg/mL的淡豆豉水液能够抑制大于80%的神经氨酸酶活性。在第24小时,PR8+淡豆豉水液组的NP和M1基因转录水平分别为3 444.52±378.35和98 737.80±1 643.00;NP、M1a和M2e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39±0.03、0.54±0.01和0.82±0.02,均低于PR8组(t=-16.03、-16.17、-39.26、-272.80和-220.00,P均<0.05)。结论淡豆豉水液通过影响流感病毒生命周期的吸附、基因转录和翻译、流感子代病毒释放多个阶段,在体外发挥直接抗流感病毒作用。

  • 标签: 正黏病毒科 淡豆豉水煎液 中药抗病毒作用 病毒生命周期 基因转录 蛋白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黛剂染色对胃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增加胃镜下病变与正常组织对比度,有针对的取材,提高活检的准确率。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南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消化科门诊及病房选取胃镜下黏膜异常的患者行胃镜下检查,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胃镜检查时病灶处予以青黛剂染色后取活检并送病理学检查,对照组予普通白光胃镜检查下取活检并送病理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评估青黛剂在内镜下染色对增加胃癌检出率的价值。结果:青黛剂染色组患者早癌检出率2%(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6%(3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18%(9例)及肠上皮化生检出率22%(11例)高于普通胃镜者的0%(0例)、2%(1例)、12%(6例)及14%(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内镜 青黛煎剂染色 早癌 癌前病变 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过敏乃已故全国名老中医祝湛予教授发现之方,具有疏风散邪、固护卫表之功,因此在临床中广泛运用于诸多疾病,现对运用其方加减治疗小儿疾病举隅, 为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机制提供临床指导与依据。

  • 标签: 过敏煎 名老中医 小儿疾病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本文由相关医疗学者对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效果,比较传统汤剂型中药存放、服用、工艺等情况进行对比,并对其中药配方颗粒中不足、优势进行总结,发现目前临床上颗粒型中药相比较传统汤剂型中药,具有诸多优势,但颗粒型中药制作成本较高,且缺少传统药剂制过程中的反应情况,导致其部分药物中活性程度较低,因此,临床应用中需要进行合理配置,本文为颗粒式中药制剂、汤剂中药进展分析。

  • 标签: 中药汤剂 中药颗粒 对比分析 进展探究
  • 简介:【摘要】:本文由相关医疗学者对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效果,比较传统汤剂型中药存放、服用、工艺等情况进行对比,并对其中药配方颗粒中不足、优势进行总结,发现目前临床上颗粒型中药相比较传统汤剂型中药,具有诸多优势,但颗粒型中药制作成本较高,且缺少传统药剂制过程中的反应情况,导致其部分药物中活性程度较低,因此,临床应用中需要进行合理配置,本文为颗粒式中药制剂、汤剂中药进展分析。

  • 标签: 中药汤剂 中药颗粒 对比分析 进展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代中药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寻找改进对策,进而提高我院煎药质量。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住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数、代数、各自增长率、代中药在各自处方数的占比,患者及医院人员满意度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年~2021年我院门诊及住院代中药业务、患者及医务人员满意度持续上升。结论:代中药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对此进行分析和持续改进,提高煎药质量,提升患者及医务人员的信任及满意度,有利于推进基层中医医院的发展。

  • 标签: 代煎中药 质量 满意度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文献检索,对中药免颗粒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优势、不足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概述,认为中药免颗粒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使用简便,质量要求严格,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尚无统一的质量标准,疗效存在争议,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并加强临床对中药免颗粒的研究,不断克服不足,大力发展我国中医药产业。

  • 标签: 中药免煎颗粒 中药饮片 中医药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3大质量指标的夏枯草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收集14批不同产地的夏枯草药材,根据技术要求制备14批夏枯草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计算出膏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夏枯草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指纹图谱,计算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测定迷迭香酸含量并计算转移率。结果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12.59±2.32)%,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分别为11.14%、10.78%和10.39%;标准汤剂迷迭香酸平均含量为(18.99±9.74)mg/g;平均转移率为(60.58±7.87)%;3批配方颗粒含量分别为7.40、7.49、7.09 mg/g,转移率分别为52.06%、50.10%和50.40%。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均标识出9个共有指纹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其中2个指纹峰分别为迷迭香酸和咖啡酸。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54、0.973和0.952。结论3批配方颗粒的质量指标与标准汤剂一致,该方法可为夏枯草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夏枯草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迷迭香酸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 2021年1- 12 月在本院接受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94例,依据每位患者的病情以及中药汤剂的剂量、配伍、使用方式以及患者自身机体素质等因素进行调查。对本次研究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药物因素、剂量不合理、配伍不当、个体差异以及其他因素等。其中剂量不合理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为配伍不当。结论:临床之中服用中药汤剂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时有发生,应依据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处理措施,更好地恢复效果。同时针对不良反应发生因素,确定用药策略,避免后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 标签: 中药汤剂 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胃溃疡患者使用传统中药饮片汤剂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实验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的8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对于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的43例患者,统称为常规组,另外使用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的43例患者,归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7.67%,常规组有效率为83.72%,(P<0.05);实验组的发生率为4.64%,常规组的发生率为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溃疡患者使用传统中药饮片汤剂进行治疗,拥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更好的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拥有推广和应用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 标签: 传统中药饮片汤剂 治疗效果 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