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机采血小板和手工浓缩血小板活性。方法测定机采血小板和手工浓缩血小板的聚集反应性和体外激活程度。结果手工浓缩血小板与机采血小板的聚集反应性和激活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采集血小板的方法均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和研究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因储备浓缩血小板而导致的报废。方法收集本血站近三年来的浓缩血小板报废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处理。结果显示近三年来单采血小板利用率较高,手工浓缩血小板累计报废368个治疗量,报废率高达36.85%。

  • 标签: 单采血小板手工浓缩血小板成分血报废
  • 简介:摘要目的简化改良白膜法,提高血小板(Pt)的回收率、降低浓缩血小板中WBC、RBC的残存。方法采用新工艺、器材如新型血袋、自动分浆仪、离心悬挂器等。结果改良的白膜法(改良的白膜法NBC)所制备的PCPt(7.8±2.9)×10加/2、RBC(O.008±O.006)×109/2、wBc(0.8±O.4)×106/2、血小板回收率(82.1±7.2)%。结论改良的白膜法简化了操作、提高了血小板的收集率,各项指标都可以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 标签: 改良白膜法 血小板去除法/方法
  • 简介:血小板的体外保存始终是输血医学的一道难题.浓缩血小板在22℃恒温条件下,用振荡或旋转式保存的最长保存期不超过5天.另外血小板保存严格的温、湿度条件也是细菌繁殖的最适条件,易发生污染而导致严重输注事故的发生.因此,许多血站均采用临床需要时临时制备的方式,向临床提供血小板.然而血小板无论是手工分离还是机器采集,整个程序从预约献血员、体检、两次化验到采集制备,通常需要6~8小时.

  • 标签: 临床应用 机采浓缩血小板 -80℃ 供血 体外保存 细菌繁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种不同血小板制剂在临床各科室患者中输注的效果。方法将173例输注血小板患者分为4组。组1为22例手术科室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制剂、组2为34例非手术科室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制剂、组3为67例手术科室患者输注浓缩血小板制剂、组4为50例非手术科室输注浓缩血小板制剂。在输注后24小时后计算患者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和血小板回升率(PPR)对输注无效率进行评估。结果组1与组3比较CCI和PPR无差异,组2和组4差异明显。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四组均有不同差异。结论机采血小板制剂在临床各科患者输注上有明显的疗效,而浓缩血小板在非手术科室的患者输注效果上要差一些。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治疗各种原因因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出血。方法目前,临床应用的血小板主要有单采血小板和手工浓缩浓缩血小板,由于单采血小板的捐献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所以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已逐渐成为临床血小板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果;利用普通无偿献血者捐献的全血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可使全血中的血小板得到充分利用。结论本站采用血小板专用滤器以每14u为一个治疗量,制备汇集滤白混合血小板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浓缩血小板 深低温保存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不同汇集规格、汇集时间对混合浓缩血小板质量的影响,为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1~ 2天内采集的 300ml规格全血 84袋和 400ml规格全血 97袋,采用白膜法制备成单袋浓缩血小板,随机汇集单袋浓缩血小板并过滤去除白细胞制备成混合浓缩血小板,对混合浓缩血小板质量进行检查,分析不同汇集规格、汇集时间对混合浓缩血小板质量的影响。 结果 共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30袋,质量符合率为 83.3%;利用 300ml和 400ml规格全血制备的混合浓缩血小板质量符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利用 1~ 2天内采集的全血制备的混合浓缩血小板质量符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1~ 2天内采集的 300ml和 400ml规格全血在 48小时内随机制备的混合浓缩血小板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不同汇集规格和汇集时间对混合浓缩血小板质量无影响。

  • 标签: [ ] 混合浓缩血小板 制备技术 质量
  • 简介:自体血小板浓缩制品(Plateletconcentrates,PC)可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及细胞黏附分子,对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有重要作用,在大量临床前研究的基础上,目前已逐渐开展临床实验。但是,对于PC的使用方法、疗效和安全性尚存在争议。我们系统回顾了PC在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瘢痕及秃头症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对其在整形美容外科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血小板浓缩制品 组织再生 脂肪移植 面部年轻化 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用带滤器血液制备浓缩血小板离心时引起滤盘、管道、血袋破损甚至导致血液报废的情况及原因,探讨应对策略与措施.方法统计本中心2011--2014年因用带滤器血液制备浓缩血小板出现滤盘破损或血液报废情况,并分析导致破损或血液报废的原因。结果用常规硬壳滤器装杯进入离心机制备血小板由于经验不足,装杯方法不对,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破损率较高,经过逐渐摸索改良,滤器破损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为节约血液资源,满足临床血小板需求,我站大部分血小板来自于手工制作。在制备过程中减少滤器破损发生,确保制备的血小板不报废,除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外.还不断摸索改进装杯方法,寻找合适的离心设备,经过不断改进,现已明显减少了用带滤器血液制备浓缩血小板引起滤盘、管道、血袋破损和血液报废。

  • 标签: 带滤器离心破损 浓缩血小板
  • 简介:摘要创面的修复过程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参与调节,但是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强效、长效、价格适中的生长因子制剂,而血小板浓缩制品为临床上创面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经济、方便、有效的选择。从第1代血小板浓缩制品富血小板血浆开始,研究人员致力于优化血小板浓缩制品的性能,让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更丰富的生物活性因子以及更优秀的临床表现,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和浓缩生长因子应运而生。血小板浓缩制品均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提升创面愈合质量的效果。本文旨在对血小板浓缩制品的历史和分类进行综述,对其性质和临床应用进行比较,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同时对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该领域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 标签: 伤口愈合 富血小板血浆 生物相容性材料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浓缩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混合浓缩血小板进行过滤,得出3种不同的血小板过滤器呈现的多样性的效果方法根据血小板回收率特定值制造混合浓缩血小板的离心条件,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法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过滤,并在浓缩血小板过滤之后进行计算,得出血小板回收率值、白细胞清除率数值、红细胞清除率数值等,最后把上述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3种过滤方法的研究所得出结果均有差异,并都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由12U浓缩血小板所制备的血小板计数结果与《全血及成分质量要求》中对混合型浓缩血小板所要求的计数含量相差无几,红细胞混入量的符合率也达到71.8%,混合浓缩血小板的研究总体符合率是67.2%。可略掉关于混合浓缩血小板中白细胞过滤的程序,既采用12U型的浓缩血小板制就可达到预期成效。

  • 标签: 混合浓缩血小板 过滤器 白细胞过滤 血小板回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浓缩血小板在大出血手术抢救时的合理应用。方法对6例不同病例的大出血患者,在48小时内输注浓缩血小板后,观察其失血量。结果通过应用浓缩血小板使其失血量明显减少。结论合理的应用浓缩血小板,可使大出血患者在手术时失血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 标签: 浓缩血小板 大出血 手术 抢救 应用
  • 简介:摘要以浓缩血小板衍生物为代表的创面生物治疗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在制备的质量控制、使用方式等方面不统一,导致有一些不一致观点。本共识编写组成员通过复习大量文献,筛选出高质量的证据文章,结合创面修复领域专家反复的研讨,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专家共识,以指导从事创面修复的医护人员科学、规范地使用浓缩血小板治疗技术。

  • 标签: 血小板 伤口愈合 适应证 禁忌证 专家共识
  • 简介:目的:通过不同离心转速和不同离心时间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分析,选择合适的制备血小板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制备的血小板各50份;利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小板含量。结果:四种制备方法结果比较,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含量均在合格和不合格范围内,其平均含量有明显差异。第3组制备的血小板平均含量最高。结论:第3组离心转速2100rpm,离心时间6’,制备的血小板平均含量最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离心转速 时间 浓缩血小板含量
  • 简介:目的观察血小板交叉配型输注对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用SEPSA交叉配型的方法给既往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输注血型配合的血小板悬液.结果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及输注血型配合的血小板后,1hCCI、24hCCI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用SEPSA交叉配型方法选出血型配合的血小板输注,可逆转血小板输注无效状态.

  • 标签: 交叉配型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输注 酶联免疫吸附法 出血性疾病
  • 简介:目的:研究经血小板滤器去除手工浓缩血小板中的白细胞后对血小板的质量及体外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新鲜全血中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用床边型白细胞过滤输血器滤除白细胞,分别用细胞计数、离心、血小板质量检测技术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测定过滤前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CD62p表达率、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和低渗休克等指标,并观察临床输注反应。结果:经床边型血小板滤器除去白细胞后,浓缩血小板回收率为90.32%,白细胞去除率为98.21%。除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有明显下降外,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低渗休克反应和CD62p表达率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血小板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浓缩手工血小板去除白细胞,过滤对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血小板回收率及剩余白细胞数符合相关要求,可以明显降低临床输注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浓缩血小板 白细胞滤除 血小板质量 血小板功能 体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