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前了解胃癌周围淋巴的分布及转移情况,对术前分期、术式选择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影像学检查在胃癌淋巴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转移 诊断显像
  • 简介:摘要宫颈癌淋巴在治疗及预后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早期诊断淋巴显得尤为重要。MRI在诊断转移淋巴方面有着相同的优势和各自的特点,使用MRI能够增加转移淋巴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我们在诊断宫颈淋巴的研究中对MRI的研究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在研究中更好的和更加清晰的获得它的影响和重要地位的体现。

  • 标签: MRI 宫颈淋巴结 转移
  • 简介:近年来,一系列大样本、前瞻性临床试验证实了前哨淋巴活组织检查术(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其提供了循证医学Ⅰ级证据,并显著影响和引导了乳腺癌患者腋窝处理的临床实践,其对乳腺癌分期、预后及治疗的影响已被纳入第七版AJCC乳腺癌分期系统、NCCN指南、ASCOSLNB指南、最新St.Gallen专家共识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前哨淋巴活组织检查临床指南。

  • 标签: 乳腺肿瘤 转移 淋巴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SLN)对早期宫颈癌淋巴的预测及对淋巴转移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80例,其中50例患者利用蓝色染料示踪法进行SLN识别,30例患者利用放射性核素和蓝色染料联合法来对SLN进行识别和定位,对SLN进行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联合法SLN的检出率、灵敏性均为100%,假阴性率则为0;检出SLN102枚,单一HE染色没有转移,免疫组化抗角蛋白阳性,检出微转移1例;染料法SLN检出率为90.0(45/50),假阴性率为38.5%(5/13),灵敏性为61.5%(8/13),准确性为95.6%(43/45)。结论SLN能有效预测宫颈癌盆腔淋巴。联合法识别的灵敏性较高。给予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能让转移淋巴诊断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前哨淋巴结 早期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预测 淋巴结微转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淋巴的胃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状态,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用LogRank检验及Cox模型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淋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等因素。结果p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个数及术后化疗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深度、远隔转移、Borrman分型是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pTNM分期高、肿瘤分化程度低、淋巴数目多是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后化疗是保护因素。

  • 标签: 淋巴结转移 胃癌根治术 生存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33-02
  • 简介:目的分析前哨淋巴(SLN)阳性原发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NSLN)转移的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SLN阳性并接受腋窝淋巴清扫术的患者资料。获取的SLN均按示踪剂浓度排序并测量浸润灶大小。对各种临床及病理组织学因素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P〈0.05)的预测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提示NSLN转移与SLN转移率(P〈0.001)、SLN阴性个数(P=0.02)、染色剂浓度最小SLN转移(P=0.02)、SLN最大转移灶大小(P〈0.001)有关。全部SLN转移者NSLN转移可能性较非全部SLN转移者大;随SLN阴性个数增加,NSLN转移率下降;染色剂浓度越大SLN转移机会越大,浓度最小SLN转移者较浓度最小SLN无转移者SLN,其NSLN转移几率更高;最大转移灶〉2mm者出现NSLN转移可能性比SLN最大转移灶≤2mm者大。结论SLN转移率(P〈0.001)、SLN阴性个数(P=0.02)、染色剂浓度最小SLN转移(P=0.02)、SLN最大转移灶大小(P〈0.001)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原发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非前哨淋巴结转移 预测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宫颈癌淋巴采用多层螺旋CT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宫颈癌淋巴的患者97例,对宫颈癌的骼内、骼外以及骼总,腹部主动脉旁边的淋巴情况给予诊断,同时把16层螺旋CT检查的相关临床统计术后和临床手术以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临床诊断淋巴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它们依次为89.36%、71.35%。当中每一个部位的淋巴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依次为骼总组88.36%、67.39%;骼内组86.67%、68.36%;骼外组91.35%、69.47%;腹部总动脉旁边组90.63%、70.29%。多层螺旋CT组临床诊断结果显著高于病理组临床检查结果,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淋巴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其结果非常高,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当做临床诊断的方法之一,同时全面分析淋巴的密度、大小以及数目对淋巴进行诊断的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诊断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多层螺旋CT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28-02
  • 简介:淋巴的性质是乳腺癌患者临床诊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也是重要的预后指标。研究显示,腋淋巴清扫术给患者带来许多并发症,因此对淋巴的性质进行术前评估非常有必要。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发展,高频高分辨率超声已成为临床评估淋巴性质的首选手段。本文分别对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将超声在淋巴性质诊断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淋巴性质鉴别及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腋淋巴结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超声诊断和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87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并对淋巴的分布情况和数量进行记录。结果超声对颈部转移淋巴敏感度为26/42(61.9%),特异度为45/49(91.84%)。侧颈部淋巴的超声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中央区淋巴超声诊断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颈部VI区为重要部位,因此一定要注重对颈VI区的清扫,无淋巴门现象和无淋巴微钙化情况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超声诊断 分布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对于宫颈癌淋巴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12-2013,12收治的的宫颈癌转移患者86例,行MSCT全腹及盆腔检查,再对患者行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MSCT的观察结果与之进行比较,评价多层螺旋CT的敏感性。结果经实验结果可知通过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阳性为45例,阴性为41例,病理检查阳性为38例,阴性为48例,多层螺旋CT检查阳性预测率为844%,阴性预测率为854%,CT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其准确性相对较高,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该技术在对于宫颈癌淋巴预测敏感性高,能够在术前基本准确了解盆腔淋巴及其转移状况,有利于制定更好的宫颈癌治疗方案,使宫颈癌患者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宫颈癌的疗效及预后。

  • 标签: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多层螺旋CT 敏感性 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77-02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胸中段食道癌淋巴特点,探讨术后放疗适应症与放疗范围.方法收集本院胸中段食道癌根治手术病例204例做淋巴的多因素分析,找寻传统二野与现代二野及三野淋巴清扫术式的淋巴转移特点,为术后放疗靶区勾画提供依据.结果传统二野清扫术淋巴率32.1%(27/84),淋巴清扫个数均值10.4(874/84),现代二野三野清扫术淋巴率56.7%(68/120),淋巴清扫个数均值16.93(2031/120),分别P=0.01,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浸润深度为淋巴的高危因素(P<0.05),浸润深度达肌层以上患者的淋巴相对危险度大近4倍.现代二野及三野淋巴清扫术双向与跳跃转移分别占25%(17/68),29.4%(20/68).现代二野及三野淋巴清扫术患者颈部、上纵隔、中下纵隔、腹部淋巴率分别为27.8%(10/36)、29.17%(35/120)、28.33%(34/120)、21.6%(26/120).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淋巴广泛,适宜采用现代二野或三野淋巴清扫术,对T2以上及有淋巴的II、III期患者,术后放疗靶区建议包括瘤床、吻合口、双锁骨上区及上中纵隔淋巴区域.关键词食管癌;胸中段;淋巴清扫术;淋巴;术后放疗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9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食管鳞癌(ESCC)淋巴(LNM)的临床病理及生物学相关因素.方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LNM阳性组与阴性组各20例)标本中CD24、CD133、P75NTR、ABCG2蛋白表达(应用免疫组化SP法),并对两组病例的检测结果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作对比研究.结果比较转移组与非转移组ESCC,两组在癌侵袭深度(侵袭肌层与穿透肌层的癌LNM率分别是41.7%和62.5%,P=0.02)有明显差异.经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LNM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s=-0.377,P=0.004),与侵袭深度(rs=0.272,P=0.011)及TNM分期(rs=0.298,P=0.012)呈正相关.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LNM与P75NTR阳性表达(rs=0.241,P=0.042)呈明显正相关,与ABCG2的阳性表达(rs=0.394,P=0.034)也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癌侵袭深度是影响ESCCLNM的重要因素.P75NTR联合检测ABCG2,可作为预测ESCCLNM的参考指标.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CD24;CD133;P75NTR;ABCG2中图分类号R78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3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色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近期内接诊的经手术、病理及实验室诊断明确证实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33例患者,对其临床彩色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彩色超声诊断的特点,从而指导临床。结果本组33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测证实,合计检出转移淋巴197枚,彩色超声诊断检出181枚转移淋巴,诊断正确率91.88%;患者彩色超声诊断表现多表现为圆形,无淋巴门的低回声结节,且转移病灶多位于颈部下1/3处。结论彩色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的淋巴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这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彩色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的定性定位诊断价值,指导手术淋巴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4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行CEUS检查,分区记录淋巴在各区域分布,手术均分区域行颈淋巴清扫,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CEUS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9.4%,对颈淋巴诊断符合率为62.7%,各区域淋巴诊断的符合率最高为VI区94.1%,其次依次为II、III、IV区,分别是89.7%、86.6%、79.9%,最低为V区50.0%。颈淋巴分布依次为VI、III、II、IV、V区。结论CEUS对各区域转移淋巴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以大致做到对各区域淋巴的定性、定位诊断,指导临床手术方式及清扫范围。

  • 标签: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主要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185例,这185例患者都进行了次全切除并二野淋巴清扫术,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患者的临床信息和病理学资料.结果在本研究当中的185例患者中,喉返神经旁淋巴患者有27例,主要包括右喉返神经旁淋巴25例,左喉返神经旁淋巴4例,2例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转移.肿瘤大小、位置、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脉管癌栓和食管旁淋巴与喉返神经旁淋巴相关.结论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存在一定规律,并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关键词胸中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淋巴;规律;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3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癌中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形态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1例有组织病理学结果证实的淋巴癌细针穿刺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71例淋巴细针穿刺病例中,以中、老年人居多,穿刺部位主要集中在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以颈部最为多见,其次为锁骨上。原发灶为肺、食管、胃肠道、鼻咽、鼻腔鼻窦、下咽、口腔、乳腺、宫颈、卵巢、阴茎等。结论细针穿刺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诊断准确、敏感度高,为淋巴癌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病理依据,有效的指导临床,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而且不需要特殊设备,在基层医院易于推广。

  • 标签: 细针穿刺 淋巴结 转移癌 细胞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