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之中,其发病率较高的是子宫内膜癌,其发病机制尚处于研究阶段。随着临床研究的加深,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之一是淋巴。近年来,临床上对淋巴清扫术仍旧存在一定的争议,临床大量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进行淋巴清扫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风险水平进行选择。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减少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淋巴结 转移 高危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区域淋巴的病理情况,并分析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采取肝切除术治疗,根据患者淋巴分组,24例患者为未转移组,6例患者为转移组,评估患者淋巴危险因素及病理特点、预后情况。结果:未转移组组织学分化程度中低分化20例、高分化4例;甲胎蛋白水平479.65±12.62μg/L。转移组组织学分化程度中低分化5例、高分化1例;甲胎蛋白水平345.32±12.23μg/L。转移组最大肿瘤直径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50%;未转移组复发率2例、复发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期间,需结合病理因素分析,消除淋巴因素,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淋巴结转移 病理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分布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88例甲状腺癌患者均进行术前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出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与淋巴的分布情况。结果:88例甲状腺癌患者,经病理诊断发生淋巴的患者为41例,占比46.59%(41/88),未转移者47例,占比53.41%(47/88)。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是97.56%(40/41)、95.74%(45/47)、96.59%(85/88)。中央区淋巴的超声诊断阳性率低于侧颈部淋巴的超声诊断阳性率(P<0.05)。结论:超声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的过程中,可体现出较高的诊断价值,而清扫时要重点关注颈部的中央区的淋巴

  • 标签: 甲状腺癌 超声诊断 颈部淋巴结转移 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经过手术证实的66例甲状腺瘤患者,根据是否出现颈部淋巴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出现淋巴,共21例,对照组为没有出现淋巴,共45例,对比两组术前超声检查情况。结果:出现颈部淋巴的患者超声检查的时候,肿瘤边界清晰概率、肿瘤直径≤2cm概率、淋巴门部回声均匀概率明显低于没有出现转移的患者,同时淋巴门消失概率、淋巴内部钙化概率明显高于没有出现转移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诊断可以很好的诊断甲状腺癌患者是否出现淋巴,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年龄及其他常见临床病理参数与宫颈癌病例盆腔淋巴的相关性并建立宫颈癌盆腔淋巴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住院手术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宫颈癌患者838例,采用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分析年龄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预测盆腔淋巴的预测模型,采用C指数,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及准确性。结果:本研究纳入的838名患者中,盆腔淋巴阳性患者共153例,总盆腔淋巴率18.3%。浸润深度,肿块大小,LVSI是盆腔淋巴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的列线图的C指数为0.701,校准曲线实际曲线与理想曲线的拟合度较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1。结论:肿块大小、浸润深度、LVSI是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和准确性的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预测列线图。

  • 标签: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超声诊断在乳腺癌腋窝淋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的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0%和96.0%。结论:超声诊断能够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临床中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腋窝淋巴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超声科接受检查的新发浸润性乳腺癌患者245例,通过超声影像中腋窝淋巴的皮质厚度及淋巴形态将患者分为腋窝淋巴异常组108例和腋窝淋巴无异常组137例。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检查和病理对腋窝淋巴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果:超声诊断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82.8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78%)和(84.67%)。  结论: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腋窝淋巴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超声诊断在乳腺癌腋窝淋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的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0%和96.0%。结论:超声诊断能够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临床中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患者的淋巴评估中运用核磁共振以及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样本抽取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地点为我院,疾病确诊结果均为宫颈癌,样本数量60例,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病理结果提示60例患者发生淋巴者共计52例,CT检查的淋巴检出率为57.69%,核磁共振为71.15%,CT检查+核磁共振为96.15%;CT+核磁共振检查对于宫颈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应用CT检查或核磁共振检查P<0.05,CT检查、核磁共振的各项诊断效能值对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通过联合应用核磁共振与CT检查能够获得满意的诊断效果,可更好的提高对于淋巴评估质量。

  • 标签: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核磁共振 CT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和盆腹腔淋巴诊断中,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6例,对患者超声检查结合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病理结果、超声检查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7.91%、25.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3.33%、96.77%。结论:超声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和盆腹腔淋巴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子宫内膜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二维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的准确性。方法:共计选取80例乳腺癌患者,均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80例患者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再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计算联合检查对腋窝淋巴的诊断效能,对比超声相关特征。结果:腋窝淋巴确诊例数为48例,联合检查检出例数为47例,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93.75%、93.75%、95.74%、90.91%。腋窝淋巴者的二维超声评分、弹性成像评分均高于未转移患者,淋巴纵横比、皮髓质厚度居于更高水平,P<0.05。结论:二维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乳腺癌腋窝淋巴诊断效能。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诊断 准确性
  • 简介:摘要:小儿肠系膜淋巴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导致肠系膜淋巴肿大。其症状主要包括腹痛、发热和呕吐。此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本研究旨在分析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小儿 肠系膜 淋巴结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颈淋巴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提高颈淋巴结核的临床诊断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拟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间医院收治的颈淋巴肿大患者50例作为研究主体对象,患者分别接受高频超声检测和手术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探讨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 :此研究纳入的50例受检患者中,有36例经高频超声机检测发现了颈淋巴结核,其中的34例患者在同一时间做了病理学检测确诊为颈部淋巴结核;高频超声波对颈淋巴结核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较高。结论:在颈淋巴结核的临床诊断中,高频超声的应用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医师做出准确的判断。

  • 标签: 颈部淋巴结结合诊断 超声诊断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推拿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炎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门诊15例肠系膜淋巴炎患儿(2022.12-2023.12)予以研究,全部接受推拿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15/15),均治疗成功。与治疗前相比,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于儿童肠系膜淋巴炎,给予推拿治疗的效果较好,利于疾病康复。

  • 标签: 儿童 肠系膜淋巴结炎 推拿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部浅表淋巴良恶性患者,以超声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接诊100例患者,以患者淋巴性质作为分组标准,良性组55例,恶性组45例,均进行超声鉴别诊断,以病理学活检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超声鉴别诊断良性准确率(96.36%)、恶性诊断准确率(100.00%)比较病理学诊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鉴别诊断颈部浅表淋巴良恶性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鉴别患者淋巴性质,操作简单、便捷,能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颈部浅表淋巴结 超声鉴别诊断 良/恶性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病理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颈部淋巴病理穿刺活检的160例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符合穿刺活检适应症。自行选择7、9号穿刺针进行检查,对比取材例数及满意度,以及病理结果。结果 160例患者中7号穿刺针取材例数为102例,满意度为97.06%(99/102),160例患者中9号穿刺针取材例数为58例,满意度为96.55%(56/5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穿刺诊断确诊率为98.13%(157/160),与病理结果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病理穿刺活检的取材率及满意度、检出率较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颈部淋巴结病理穿刺活检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颈部淋巴结核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淋巴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淋巴结核患者),另一组为对照组(无淋巴结核患者),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患者EDV、PSV、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无差异(P>0.05),观察组最大血流速度较低,而L/S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评估淋巴的血流情况,如血流速度和血流阻力,通过这些血流参数可以判断淋巴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或肿瘤,因此,在诊断颈部淋巴结核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部淋巴结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系膜淋巴炎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肠系膜淋巴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症状改善时间更短,中医证候评分与淋巴大小均显著更小,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系膜淋巴炎能够快速患者的症状,帮助患儿获得更加理想的疗效。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肠系膜淋巴结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