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开放性伤口首次的时间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明确一期时间窗。方法我科自2012年12月起将所收治开放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观察,A组(实验组)行一期并闭合伤口;B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即一期,二期闭合伤口按受伤至时长将患者分为8-12小时以内组,12-24小时以内组及超过24小时组。至2014年6月共收治31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创面细菌培养,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24-48小时预防应用抗生素。分析开放性伤口患者早期闭合伤口和延迟闭合伤口的术后感染率。结果在所有开放性伤口中分别比较分析,伤后一期组感染率与一期,二期闭合伤口组感染率未见统计学差异。受伤超过24小时再两组伤口感染率均明显增加,但两组之间感染率仍无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伤后因各种原因不得已延迟手术并不增加开放性伤口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开放性伤口术后感染与伤口污染程度及软组织损伤严重程度更具相关性。本研究虽然不支持6-8小时黄金时间窗,但绝不能以此为借口拖延时间,仍主张越早越好。

  • 标签: 开放性伤口,清创时间,感染
  • 简介:摘要主要探讨神经内科压疮患者不同的方法的效果。按入选标准选择神经内科压疮患者48例74处Ⅱ-Ⅳ期压疮,分为3组,即自溶组、保守性锐器组和联合组,按操作流程分别评估和后均给予水胶体敷料、油纱等覆盖至愈合,从初诊至治疗结束,全程给予气垫床减压、每2h翻身1次、经口或鼻饲管营养支持、活动和皮肤护理指导等全身干预。记录3组的压疮愈合计分、期时间和愈合时间,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的结果。结果是自溶、保守性锐器和联合3种方法的期时间分别为(34.29±17.88)d、(20.88±10.30)d和(17.81±8.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法的期时间明显短于其他2种方法的期时间;愈合时间分别为(107.05±100.97)d、(78.42±59.75)d和(66.21±45.3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后第1-3周的愈合计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是神经内科患者压疮最适宜的方法,采用胶将坏死组织软化水解后分次剪除,可确保的安全有效,缩短期,促进伤口愈合。

  • 标签: 压力性溃疡 清创术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简述了医用水刀的工作原理,指出医用水刀在选择性和保护性切割、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的明显优势。自1990年德国率先将具有医学意义的水刀应用于肝胆外科,之后该项技术日益成熟,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等也已相继广泛应用,但是在整形和烧伤科室的应用仍鲜有文献报道。随着人们对整形美容方面的认知越来越深入,其微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及目前对各种急慢性创面修复重建仍为一难题,本文重点明确了这一新技术在整形烧伤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缝合术后,不同换药时间对愈合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实施缝合术后需要换药的患者134例,按照换药时间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67例,在缝合术后的第1天,第2天,每天换药1次,从第3天开始,每隔3天换1次药;对照组67例,在缝合术后,每隔1天换1次药。两组患者的换药均至伤口愈合截止。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时间不同伤口痂皮损伤率及伤口愈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伤口损伤率5.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3.9%,而愈合率97.0%明显高于对照组8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缝合术后,不同的换药时间对患者的愈合情况产生重要的影响,适当的改变换药时间能够减少伤口的损伤,加快创面的愈合,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换药时间 清创缝合术 愈合情况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微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成功完成微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06例患者均成功行微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手术时间170~290min,平均(228.2±56.0)min;术中平均出血(113.6±148.3)ml。平均清扫淋巴结(18.9±9.1)枚,ICU住院时间平均(2.1±1.4)d,平均住院(10.3±5.8)d。200例患者行R0切除;2例R1切除;4例R2切除。结论微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在技术上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

  • 标签: 食管肿瘤 胸腔镜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麻醉方法下采用新型低温等离子微手术切除痔疮的治疗效果,分析围手术期间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9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局麻低温等离子微痔疮手术及人性化护理,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及护理方式,对比二组的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恢复较快,出院较早,没有并发症出现;对照组患者部分出现并发症和麻醉后的疼痛情况,住院时间久一些。从患者满意度来看,实验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麻下低温等离子微痔疮切除术疗效好,人性化护理效果佳,有必要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局部麻醉 低温等离子 微创痔疮切除术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缝合术后患者首次换药时间对其伤口愈合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本院接受缝合手术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术后均需进行换药护理,观察组在术后1d进行首次换药,对照组患者缝合术后2d进行首次换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及换药时伤口痂皮损伤发生率。结果缝合术后,对照组患者的I期伤口愈合率为76.3%,显著低于观察组的I期伤口愈合率(9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时伤口痂皮损伤发生率为2.6%,对照组患者为10.5%,差异显著(P<0.05)。结论缝合术后患者首次换药时间在第一天时更利于伤口恢复,可降低伤口痂皮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考虑采用。

  • 标签: 清创缝合术后 首次换药时间 伤口愈合情况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机和常规方法在创面清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80例烧伤、创伤及褥疮等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实验组采用多功能,比较两组创效果。结果实验组95%患者对方案给予肯定评价,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患者对方案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65%)(P<0.05);实验组ADL评分为(16.2±3.7)分,创面功能评分为(59.6±7.5)分,心理功能评分为(65.8±9.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伤、创伤、褥疮等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多功能创效果理想,能够完成对细菌、真菌、病毒以及坏死组织的清洗和杀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功能清创机 常规方法 创面清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20例深度压疮患者行后利用碘伏联合康复新夜换药治疗与护理。加强深度压疮创面的评估,严格根据病情在医师指导下给予操作;换药期间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创面敷料渗夜情况,做好清及换药护理;压疮治疗期间,加强整体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0例患者经1~2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压疮创面愈合,表面修复光滑。

  • 标签: 深度压疮 清创 碘伏联合康复新换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微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青光眼患者(90眼),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微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组采用微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结果治疗三个月和半年后,两组患者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治疗一年后,治疗组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为92.50%,对照组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结果为65.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微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方式后,可以实现对患者眼压的有效控制,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微创小梁切除手术 生物羊膜移植术 青光眼
  • 简介: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阕词,最主要的是爱极了后面这一句——“人间有味是欢!”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冬歌夏酌,秋吟春品,抵不过一隅欢。曾经想走遍全世界的高山与大海,一边行走一边歌唱自然的伟力;曾经想尝遍全世界的清茶与烈酒,一边品味一边感叹生命的奇妙。但最终还是静静地坐在窗边,看天上的浮云伴着夏日的蝉声渐行渐远,看杯中的茶叶在水面上划出优美的花纹,把脸氤氲在茶香的浓雾中,品尝着欢的味道。

  • 标签: 茶叶 世界 品味 味道
  • 简介:潘向黎写过一篇小说《清水白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个极爱米饭的恬淡女子,她煮出来的米饭,清香四溢,颗颗饱满。这部小说光看文字,就让人口齿噙香。白米是如此神奇的食物,既可蒸出筋道饱满的米饭,又能煮成糯软甘甜的粥。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傍晚,几束夕阳的余晖打在灶台上,开始煮一锅粥,只米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溃疡与羊膜覆盖术、药物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角膜溃疡创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康唑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视力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手术次数、眼前指数及手动-光感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角膜溃疡与羊膜覆盖术、药物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羊膜覆盖术 角膜溃疡清创 氟康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