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抑郁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谷维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解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抑郁评分和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疏肝解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抑郁症可明显提高疗效,缓解抑郁症状,改善肝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疏肝解郁汤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抑郁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舒解郁胶囊是一种纯中药制剂,主要由贯叶金丝桃和刺五加两味药组成。贯叶金丝桃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养阴、开郁安神、利湿止痛之功。刺五加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心的功效,能镇静、抗疲劳,临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抑郁症等。舒解郁胶囊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在的治疗抑郁症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安全有效,并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抑郁症 舒肝解郁胶囊 文拉法辛缓释片 联合用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舒解郁胶囊中异秦皮啶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2%冰醋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柱温30℃,理论塔板数按异秦皮啶计算应不低于5000。结果异秦皮啶的含量在0.44~2.2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2%(n=6)。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为舒解郁胶囊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舒肝解郁胶囊,HPLC,异秦皮啶,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元健运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7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患者的FBG、HbAlc、TC、TG、HDL-L以及LDL-L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应用益元健运,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益元清肝健运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自拟中药方消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门诊收治的脂肪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多烯酸乙脂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消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低密度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在治疗后差别不大(P>0.05),但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拟中药方消脂的临床疗效较好,并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自拟 消脂肝汤 脂肪肝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解郁胶囊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5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方法,观察组用舒解郁胶囊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00%、83.34%,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舒解郁胶囊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且治愈率高,不良反映小,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舒肝解郁胶囊 西酞普兰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舒解郁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6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3例,分别服用舒解郁和帕罗西汀,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经6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84.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两组的HAMD及HAMA评分,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少而轻。结论舒解郁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安全性较盐酸帕罗西汀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行熊去氧胆酸和瘀利胆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征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行熊去氧胆酸治疗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熊去氧胆酸和瘀利胆联合治疗的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两组瘙痒评分均降低基础上,其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行熊去氧胆酸和瘀利胆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瘙痒症状,并优化妊娠结局,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清瘀利胆汤
  • 简介:目的观察解郁安神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间失眠门诊中郁化火型失眠首诊患者12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氯硝西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解郁安神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依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疗效,观察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α受体拮抗剂(IL-1R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变化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在治疗第6周末,治疗组及对照组组间及组内PSQI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PSQI各项积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3项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PSQI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1α及IL-1β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Rα含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解郁安神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郁化火型失眠,可从整体上改善社会功能与晚间睡眠质量,副作用少,调节睡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对细胞因子的调控有关。

  • 标签: 解郁安神方 失眠 肝郁化火 白细胞介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舒解郁胶囊治疗)、试验组(舒解郁胶囊+经颅磁刺激治疗)各40例。观察临床疗效,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37例(92.5%),高于对照组的30例(75.0%);治疗3周、6周后患者的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12.5%,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抑郁症患者,舒解郁胶囊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磁刺激 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健脾治疗小儿咳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咳嗽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肺健脾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肺健脾治疗,治愈81.82%(72/88),好转15.91%(14/88),无效2.27%(2/88),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86/88)。结论肺健脾能够有效治疗小儿咳嗽,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清肺健脾汤 小儿咳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舒解郁胶囊治疗复发性抑郁障碍的效果。方法将80名复发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舍曲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舒解郁胶囊,疗程为8周,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来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舍曲林联合舒解郁胶囊治疗复发性抑郁障碍效果显著。

  • 标签: 舍曲林 舒肝解郁胶囊 复发性抑郁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柔降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非酒精性脂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柔降脂口服,对照组采用非诺贝特联合护肝片口服,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肝功能、血脂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0.00%,治疗组肝功能及血脂相关指标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也显示肝脏质地明显改善。结论柔降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有效。

  • 标签: 柔肝降脂汤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治疗胃阴虚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4例,用治疗,1剂/d,3个月为1个疗程,每周复诊1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个疗程后,显效28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45%;胃镜活检显效16例,好转9例,稳定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7.27%。结论治疗胃阴虚型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胃阴虚 肝胃汤 萎缩性胃炎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患者时使用小柴胡联合蒿芩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外感发热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服用蒿芩,观察组则加服小柴胡,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5.0%,P<0.05。结论在小儿外感发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小柴胡联合蒿芩能够使患儿获得更佳疗效,患儿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