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该文主要为了介绍U槽围护桩施工中,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机械配置,钻孔排土原理、混凝土压灌法施工,后插钢筋笼,适用范围,实际应用及持力层与电流关系等进行了叙述。

  • 标签: U型槽 长螺旋钻进 排土原理 压灌法 后插钢筋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肛瘘灌注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进肛瘘灌注疗法治疗肛瘘120例。结果平均治疗操作时间为(11±3.4)min;治愈时间为(4±1.6)d,治愈率100%,无任何并发症,其中102例1年后随访无复和后遗症。结论改进肛瘘灌注疗法治疗肛瘘具有操作简单、无痛苦、疗程短、治愈率高、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肛瘘 改进型肛瘘灌注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浅膀胱肿瘤电切治疗(TURBT)加膀胱灌注防治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对68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电切治疗(TURBT)气化切割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0.5-1.0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浅肌层。手术后,用无菌蒸溜水间断多次灌注膀胱,术后第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C(MCC)20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接着每2周1次,共4次。然后每4周1次,共2次。再其后每三个月1次,共2次。间隔半年最后一次。持续1年以上。结果本组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穿孔,出血较少.均未输血。术后无尿路感染、继发性出血及膀胱破裂等并发症。联合灌注后均未出现明显膀胱剌激症状,无血尿、发热、全身不适及白细胞下降。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6年,复发18例,复发率26.4%。结论电切治疗(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表浅膀胱肿瘤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易于掌握及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气化切割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伴自杀意念、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患者的局部脑血流灌注(cerebral brain flow, CBF)改变。方法采用磁共振成像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pCASL)序列,采集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抑郁发作患者(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组,n=48)、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患者(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组,n=41),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62)静息状态下CBF图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CBF差异,经高斯随机场进行多重比较校正。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无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组均存在左侧颞上回(延伸到颞极)(t=3.87,P<0.01; t=4.44,P<0.01)和左侧壳核(t=4.04, P<0.01; t=3.19, P<0.01) CBF增高,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组右侧后扣带回(延伸至距状回) CBF减低(t=-4.66, P<0.01)。结论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患者和无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患者均存在左侧颞上回和左侧壳核血流异常,右侧后扣带回血流减低可能是伴自杀意念双相障碍Ⅱ患者的特异性脑改变。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自杀 动脉自旋回波 脑血流
  • 简介:摘要:为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温与重载交通作用下产生的车辙病害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半柔性灌入式抗车辙沥青路面混合料,并结合实际工程,对其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提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并经实践验证了该路面抗车辙的有效性,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沥青混凝土路面 半柔性灌入式路面 抗车辙路面
  • 简介:目的观察碘化油肝动脉栓塞对灌注射频消融的影响。方法中华小型猪10头,随机分为栓塞组与对照组。对栓塞组先行肝动脉碘化油栓塞再行灌注射频消融,对照组仅行灌注射频消融。消融后即刻行CT、MR扫描,之后处死实验猪取肝脏观察,比较凝固性坏死灶的形态、体积。结果栓塞组与对照组均可见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凝固性坏死灶,栓塞组消融灶最小径为(31.76±3.43)mm,对照组为(27.23±3.49)mm,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5,P〈0.05);栓塞组消融灶平均体积为(54.47±9.98)cm3,对照组为(20.90±5.68)cm3,栓塞组消融灶体积为对照组的2.6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24,P〈0.05)。结论灌注射频消融前行动脉栓塞可有效地扩大射频消融灶的范围。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肝肿瘤 肝动脉栓塞 碘化油
  • 简介:摘要:近些年,随着公路交通量的持续增长,沥青路面出现了车辙、坑槽等一系列病害,大幅降低了行车舒适性。针对不同抗车辙剂掺量的沥青混合料物理性能、高温性能进行试验,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指导。基于此,以下对探析半柔性灌注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半柔性灌注型抗车辙 沥青路面 施工工艺
  • 简介:摘要:桩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和灌注桩(钻孔灌注桩)。两者都是广泛运用于土质软弱且埋藏较厚的地基中,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小、耗材少等特点,可以有效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两种桩各具特点,不同的施工方法,采用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不同,桩与土的作用机理也不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本文将对这两种桩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性,从而确定是选择预应力管桩还是钻孔灌注桩。

  • 标签: 预制桩 灌注桩 施工方法
  • 简介:摘要:半柔性灌注抗车辙沥青路面作为一种新型公路抗车辙路面技术,在公路应对大流量、多重载、车辙治理需求日益突出的当下,在工程中被应用得越来越多。文章对该路面施工工艺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对加强该新型路面建设的技术积累和提高该新型路面建设的质量具有技术和实用意义。

  • 标签: 沥青路面 抗车辙 半柔性 灌注型
  • 简介:目的探讨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中冲洗液的使用方法、评估效果、以选择最佳方法。方法1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6例患者采用改良QB-Ⅰ腔镜灌注法加压注入冲洗液;对照组84例采用传统灌注法注入冲洗液。结果改良冲洗法与传统高挂法在平均手术时间一期碎石成功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相比较,前后分别为26.43min与59.24min、97.37%与85.71%、1.22%与3.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QB-Ⅰ腔镜灌注泵的传感输液器改造后,保证了冲洗液的压力和流速、明显减少了冲洗液中气泡形成,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安全有效,便于推广应用。

  • 标签: 冲洗液 灌注方法 输尿管镜 钬激光 碎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孙氏手术优先或分支动脉开通优先治疗急性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缺血导致灌注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302例急性A主动脉夹层患者,收集其中17例合并下肢灌注不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例;平均年龄(52.6±4.2)岁。术前腔内支架开通下肢动脉3例,术后行腔内支架开通1例,直接行孙氏手术14例。结果急性A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灌注不良的发生率为5.6%,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71.8±38.9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86.3±31.8)min,平均脑灌注时间(48.75±11.3)min。术后因多器官灌注不良死亡3例,发生率为17.6%(3/17),2例孙氏手术后因腹腔脏器灌注不良死亡;1例孙氏手术前行髂动脉开通支架后因腹腔脏器灌注不良死亡。因大面积脑梗塞自动出院2例,发生率为11.7%(2/17),因骨筋膜室切开1例,术后使用血液灌流5例。术后随访显示术前重度下肢缺血患者有下肢皮肤神经受损表现,表现为患侧肢体无力,麻木,在康复医院康复治疗中,肌力较前有好转;轻度下肢缺血患者患侧皮肤麻木有好转,无遗留肌力障碍。结论对于轻度下肢缺血的A主动脉夹层直接行孙氏手术效果良好;对于重度下肢缺血的A主动脉夹层患者可先行支架开通后再行孙氏手术,术后使用血液灌流器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损伤预后。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下肢灌注不良 综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地下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中隧道灌注桩问题与对策展开研究。通过分析隧道灌注桩的基本结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对策,提出了完善设计与施工方案、应对地下水位变化和加强安全管理与技术培训等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

  • 标签: 地下基坑支护 隧道型灌注桩 施工问题
  • 简介:在钻孔灌注桩水下砼灌注中发生堵管等问题往往砼的坍落度、初凝时间等性能指标有关,一般大直径导管可以缩短砼灌注时间,文章对影响钻孔灌注桩水下砼灌注中的砼的性能指标、泥浆性能指标、导管及隔水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水下砼 浅谈钻孔 灌注桩水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增强定量灌注参数在富细胞子宫肌瘤(CU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3例,其中富细胞16例,普通55例,退变型32例。均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肌瘤的DCE-MRI定量灌注参数[速率常数(Kep)、容量转运常数(Ktrans)、血管间隙容积分数(Vp)],统计DCE-MRI定量灌注参数对CUL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CUL的Kep、Ktrans、Vp参数高于普通和退变型子宫肌瘤(P<0.05)。CUL诊断结果:Kep中位数诊断阳性37例,阴性66例;Kep熵诊断阳性23例,阴性80例;Vp熵诊断阳性45例,阴性58例;Ktrans中位数诊断阳性38例,阴性65例;Ktrans熵诊断阳性14例,阴性89例。Kep中位数、Kep熵、Ktrans中位数、Ktrans熵、Vp熵对CUL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100.00%(16/16)、62.50%(10/16)、100.00%(16/16)、62.50%(10/16)、81.25%(13/16),特异度分别为75.86%(66/87)、85.06%(74/87)、74.71%(65/87)、95.40%(83/87)、63.22%(55/87),准确度分别为79.61%(82/103)、81.55%(84/103)、78.64%(81/103)、90.29%(93/103)、66.02%(68/103),漏诊率分别为0.00%(0/16)、37.50%(6/16)、0.00%(0/16)、37.50%(6/16)、18.75%(3/16),误诊率分别为24.14%(21/87)、14.94%(13/87)、25.29%(22/87)、4.60%(4/87)、36.78%(32/87)。结论CUL患者DCE-MRI定量灌注参数表达具有显著临床特征,且DCE-MRI定量灌注参数诊断鉴别CUL效果良好,可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子宫肌瘤 富细胞型 动态增强定量灌注参数 灵敏度
  • 简介:目的:本文通过对12例采用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灌注化疗治疗的鼻NK/T细胞淋巴瘤病例进行研究,对化疗疗效、毒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方法:12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5岁。病理确诊为鼻NK/T细胞淋巴瘤8例;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临床确诊为鼻NK/T细胞淋巴瘤4例。10例患者因累及面部中线两侧,故采用双侧颞浅动脉插管颌内动脉灌注化疗。方案采用顺铂(Cisplatin)13—25mg/m^2,d1-5,d29-33;足叶乙甙(Etopside)100mg·d-1,d1-5,d29-33;平阳霉素(Pinyangmycin)10mg/d,d1-5,d29-33;甲环亚硝尿(Me—CCNU)100—150mg/d,d1;强的松(Prednisone)25mg/m^2,d1-14。所有患者采用颞浅动脉插管灌注完成了一周期化疗。第56天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动脉灌注化疗一周期后,CR:6例,PR:4例,NC:2例。本组患者毒性反应以血液毒性为主。无因毒性反应影响治疗或因毒性反应退出治疗者。结论:PDD+Vp16+PYM+Me—CCNU+PED动脉内插管灌注化疗治疗鼻NK/T细胞淋巴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动脉灌注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的超声分,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的TRAP 114例,分为5:半心畸形(Ⅰ)、有头有躯干(Ⅱ)、无头有躯干(Ⅲ)、无头无躯干(Ⅳ)及不定型(Ⅴ);将以上5分为A(Ⅰ、Ⅱ、Ⅲ)、B(Ⅳ、Ⅴ)两组,比较两组间自然妊娠结局。结果114例TRAP中活产27例(23.7%),宫内死亡33例(29.0%),围生期死亡7例(6.1%),合并心力衰竭引产22例(19.3%),合并泵血儿畸形引产4例(3.5%),不合并心力衰竭引产21例(18.4%)。114例TRAP中,Ⅰ20例(17.5%),Ⅱ27例(23.7%),Ⅲ48例(42.1%),Ⅳ8例(7.0%),Ⅴ11例(9.7%)。B组自然妊娠预后优于A组(P=0.007)。结论基于产前超声的诊断,5TRAP中,Ⅳ、Ⅴ临床预后优于Ⅰ、Ⅱ、Ⅲ,产前超声分对泵血儿的临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产前 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 分型 单绒毛双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合并脑灌注不足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回顾南京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手术治疗的589例急性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患者,筛选出术前新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表现为:偏瘫和/或下肢轻瘫,结合术前主动脉CTA排除单纯由于下肢低灌注引起的下肢功能障碍患者。16例符合上述条件,男13例,女3例,年龄26~72岁,平均(53.9±11.2)岁,左侧偏瘫8例,左下肢轻瘫5例,右下肢轻瘫3例,均为急性发病。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15例行孙氏手术,1例行单纯行主动脉替换手术;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转流术2例,1例术后因下肢坏死行截肢术。全组7例住院期间死亡,主要死因均为大面积脑梗塞。结论术前脑灌注不足是急性A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高危因素,积极的手术治疗对挽救此类患者至关重要,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脑灌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