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魏晋时期'狂狷'士风的形成,主要源自于'道统'与'政统'的冲突。魏晋时期政治生活的这一冲突在社会生活中则表现为'自然'与'名教'的冲突;在学术生活中则表现为'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与矛盾中,不愿意流为'乡愿'的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与学术生活中,或表现为'积极进取'的'狂',或表现为'有所不为'的'狷',这就形成了魏晋时期独特的'狂狷'士风。

  • 标签: 魏晋时期 “狂狷”士风 道统与政统 名教与自然 尊德性与道问学
  • 简介:神交党禺,是书法作媒。大约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的书法作品、书法理论以及他编撰出版的《书家必携》,在全国书法界引起反响,不知道者可谓寥寥。甲申孟夏,我到北京师大出席中国高教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的筹备会议。听朋友讲党禺正在北京,受

  • 标签:
  • 简介:在这样一个多元并进、文化驳杂的“脱魅”时代,草玄的《狂狷上不了天堂》以其厚实的创作“底色”、饶有兴味的故事情节、独特的叙事视角,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和文学文本,其中蕴藏的乃是人性的曲折、变形和张扬。文本所舞动的文学“魅影”实质上是人性在既定时间和既定空间的“舞蹈”。

  • 标签: 脱魅 人性 文学“魅影”
  • 简介:按理说,隐逸之士,自然指那些在野未仕的文化人。依照这一标准,王维肯定是个不合格的隐士。他终生为官,而且仕至尚书右丞这样相当清要的官职。然而官居清要的王右丞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诗歌表现的意境、心态全然一派隐逸诗人的风致。研究中国的隐士文学,企望绕开王维是不可想象的。他不是一个合格的隐士,但并不妨碍他与陶渊明一起是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抒写隐逸情趣的大诗人。

  • 标签: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 中国 隐士文学
  • 简介:摘要在晚明这个激烈动荡的时期,由于政治上腐朽压迫;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思想上心学兴起,导致晚明时期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与审美取向呈现出一种对传统反叛的态势。晚明时期表现出的追求“狂狷”的文化心理,是个体自我意识觉醒,正视自身欲求、情感,追求个体价值、尊严的体现。本文意在以心理学相关的概念为框架去分析比较了晚明时期的群体的文化心理与个体人格的发展和变化,遵循着现有的对中国文化心理的研究思路上为特定时期的中国文化心理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 标签: 文化心理 晚明书法 狂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