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量子力学是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是反映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在微观领域里,粒子的运动行为与我们的日常经验有质的区别,描写微观粒子运动的理论必然会是一套全新的微观理论,我们熟知,经典物理学的舞台是由各种各样可观察的物理量构筑起来的,它的各种基本运动方程都是为各种物理量建立的。量子理论则不然,量子理论是用一个本身不可以直接观察的量——几率幅(又称为波函数)来描述粒子的状态,几率幅是量子力学最重要的概念,是一切微观粒子过程的基础,量子理论里的基本运动方程——薛定谔方程就是为这个非直接物理实在的函数建立的。量子力学的整个教学结构就建立在由

  • 标签: 几率幅 量子力 物体系 运动方程 观测几率 力学量
  • 简介:电势电势能、电势差是静电场中3个重要概念,高考对此部分内容的考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其命题常与动力学规律和功能关系综合起来,对考生分析解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将此部分内容的考点进行解读,以期对大家学习此部分内容有所帮助.

  • 标签: 电势能 解题能力 静电场 电场力 零电势 动力学规律
  • 简介:很多物理量都有可加性。根据可加性,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特殊问题并求出其结果,然后进行叠加(如代数的、矢量的叠加),即可求出复杂问题的结果。这是解题的一种重要技巧。下面举几个例子作一分析,介绍。例1.在一块半径为r的均质圆板上挖去一个半径为r′的小圆孔,求剩下部分的重心位置。小圆孔的圆心距圆板中心是r/2[如图1(b)]。挖去小圆孔后剩下部分加上

  • 标签: 叠加原理 圆孔 物理解 可加性 圆板 圆心距
  • 简介:摘要状态叠加原理属于量子力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其中包括两种表述,第一种表述是物理叠加型的状态叠加原理,第二种表述则是数学叠加型的表述,本文主要针对量子力学中的状态叠加原理的表述进行重点分析。

  • 标签: 量子力学 状态叠加原理 分析
  • 简介:摘要:根据物理学中的波的叠加原理的基本思想,在讲好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的同时,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将波的叠加原理应用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中。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要保持清醒头脑,形成行动方向一致的正能量的叠加效应,促进国家进步、安定团结和国家强盛,抵御外部势力干扰。在日常生活中,像波的叠加原理一样,保持各自的特有性质,朝着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为个人特长和爱好的定向发挥和发展,而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 标签: 物理学 叠加原理 正能量 课程思政
  • 简介:摘要: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深度与强度的增加,矿井各种煤岩动力灾害日益严重。其中,冲击矿压已成为严重制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灾害形式,也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热点。

  • 标签: 煤矿 冲击矿压 动静载叠加 防治
  • 简介:例1如图1所示,P、Q是两个电荷量相等的正的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A、B是PQ中垂线上的两点,OA〈OB,用EA、EB、φA、φB分别表示A、B两点的场强和电势,则().

  • 标签: 电势差 考点例析 点电荷 中垂线
  • 简介:电场强度和电势电势差是电场中重要物理概念.理解它们物理意义的同时,还必须弄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及其联系.电场强度是从力的角度研究电场而引入的,电势电势差是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电场而引入的.两者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电场这一特殊物质的两种属性,它们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电场线可以形象化的描述电场,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在某一区域的密疏分布可以表示场强的大小.因此,电场线与电势也有密切联系.电场线、电场强度与电势电势差之间联系可归纳如下:1)电场强度跟等势面垂直,电场线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 标签: 电场线 电势差 等势面 物理概念 联系 物理意义
  • 简介:摘要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对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电场强度、电场力等概念混淆不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总结分析了这几个物理量的概念和特点,并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标签: 电势能 电势 电势差 电场强度 电场力做功 区别 联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导体静电平衡角度来理解叠加原理及静电相互作用胡岳东程福臻一静电相互作用的讨论是建立在一个实验定律——库仑定律及一个基本原理——叠加原理的基础之上的。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即:库仑定律:F(r1)=q1(r1)·q2(r2)4πε0·r1-r...

  • 标签: 静电平衡 叠加原理 静电力 表面电荷 静电相互作用 作用力
  • 简介: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实例从不同侧面探讨元素电势图的应用,以便拓宽知识面,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 标签: 元素电势图 歧化反应 产物性质 求算
  • 简介:建筑力学中的弯矩图绘制使许多人感到不易掌握,对于弯矩叠加法的应用更是迷惘,本文对弯矩叠加法作了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使人们从整体上对弯矩叠加法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

  • 标签: 建筑力学 弯矩图绘制 控制点 弯矩叠加法
  • 简介:关于地球的电势有多高?曾有资料介绍,世界公认的数据有以下几个:1.地面带有负电荷-5.0×105库;2.地面平均电场强度为-120伏/米;3.地球本身的电势(即地面电势)为-3.0×105伏。我们不难对上述数据1和2进行估算:地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约为-8.9×1010库/米2,因此地球表面所带电量Q=4πR2σ面=4×3.14×(6.37×106)2×(-8.9×10-10)=-4.5×105库。

  • 标签: 电荷面密度 孤立导体 带电量 电场强度 电荷分布 电场力
  • 简介:本文拟通过电极电势与高于浓度、酸度的关系判断歧化反应,讨论高于浓度、酸度的变化对歧化反应的影响.

  • 标签: 岐化反应 E—c图 E—pH图
  • 简介:长期以来,在地震数据处理中我们一直使用叠加。事实上,在物探行业中叠加剖面(或三维中的数据体)是作为标准交付使用的,而且几乎在每一本地震处理教科书中都叙述了共中心点(CMP)与正常时差(NMO)校正的概念。虽然总的趋势是向着叠前成像方面发展(不是时间域就是深度域),但是叠加剖面的构成仍然是地震处理流程的—个重要步骤,因为它们通常总是首先获得的可解释的地下图像。

  • 标签: 数据叠加 CMP 地震数据处理 叠加剖面 地震处理 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