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5月中旬至9月底,大气探测研究所在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开展了第7年的广东闪电综合观测试验(GCOELD)。该试验在人工引雷试验场、从化市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3个观测点实施。人工引雷试验场主要围绕人工引雷开展闪电光电磁综合测量,通信基站、风力发电机防护试验,高压输电线感应过电压特征观测以及闪电化学效应的测量,同时兼顾对自然闪电的观测;

  • 标签: 大气探测 雷电 观测试验 人工引雷 综合测量 风力发电机
  • 简介:选取一组气象要素为数据源,分别利用Excel2007SPSS17.0进行通径分析计算显著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Excel2007通径分析实现步骤较为复杂,SPSS17.0实现通径分析简单快捷,且可直接得到最优回归方程直接通径系数。两者在作统计分析前都要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分析结果要进行显著性检验,直至回归方程中各变量检验均为显著水平为止,最优的路径选择由决策系数决定。

  • 标签: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EXCEL2007 SPSS17.0
  • 简介:气象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2009年起,陕西省气象局在全省气象部门组织实施"文化助推行动",此举促使陕西省气象事业健康蓬勃发展,也使各级气象部门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将部门形象识别系统()这一理念引入

  • 标签: 气象部门 识别系统 形象 文化建设 系统工程 气象事业
  • 简介:利用日本气象厅热带气旋年鉴资料JRA-25再分析资料,对0509号台风Matsa0712号台风Wipha变性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MatsaWipha均是在我国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运动过程中发生变性,但Matsa嵌入中纬度高空锋区,变性为温带气旋后有再加强过程,而Wipha仅外围环流与锋区接触,变性为温带气旋后无再加强过程。通过等熵面位涡分析进一步表明,Matsa变性加强表现为高层正位涡与低层暖平流的耦合,以及高层正位涡下传至中低层;Wipha的变性过程中,高层正位涡并未与低层暖平流耦合,高层正位涡无明显的下传。

  • 标签: 台风 变性 强度 位涡
  • 简介:碳捕获封存技术正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很多国家通过立法推动碳捕获封存技术的发展。其中,陆上碳捕获封存的发展较为引人注目。陆上碳捕获封存涉及CO2的捕获、运输、注入封存4个流程,其中捕获运输可以由各国现行的法律加以规范,而注入封存则需要新的法律予以制约。根据国外陆上碳捕获封存技术的立法经验,以及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看,为了推动陆上碳捕获封存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应当构建注重监管的公法体系注重救济的私法体系。

  • 标签: 碳捕获和封存 监管性公法 救济性私法
  • 简介:1概况由美国气象学会法国气象局联合举办的第10次南半球气象海洋“变化中的南半球气候”国际大会(10ICSHM0)于2012年4月23—27日在地处大洋洲的法属新喀里多尼亚(NewCaledonia)首都努美阿市(Nou—mea)召开。

  • 标签: 南半球 气象局 海洋 美国气象学会 国际大会 大洋洲
  • 简介: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影响十分显著,尤其对西北地区粮食食品安全带来的风险正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本文在总结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西北地区旱作农业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研究"、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西北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评价方法"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甘肃干旱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减灾技术的研究"等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粮食食品安全带来的风险性,归纳了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粮食食品安全的主要影响方面,初步提出了西北地区在粮食食品安全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对策技术方法,从而为西北地区应对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 标签: 气候变化 西北地区 粮食和食品安全 应对措施 科学依据
  • 简介:宁波港是中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为了气象更好地服务于港口生产建设,通过对港口从业者——宁波港集团公司,港口管理部门——宁波海事局,展开问卷、座谈、现场走访、电话等调查,从而对港口气象服务内容方式等做出建议,进而使气象服务产生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标签: 港口气象 服务评估 需求调查
  • 简介:IPCC发布的《管理极端事件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特别报告(SREX)指出,极端事件灾害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系统的风险暴露程度及其脆弱性特征.这意味着,不合理的发展过程将加剧灾害风险及其损失,另一方面,采取积极的减灾适应行动,能够减小灾害风险并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SREX报告有助于启发决策者与社会公众,为充满不确定风险的未来进行合理规划,包括关注未来因人口社会财富增长导致的暴露度脆弱性增加,在国家和部门层面整合适应、减灾与发展政策,利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强决策的科学性灵活性,发挥不同主体在适应治理与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等等.

  • 标签: 极端气候事件 灾害风险管理 适应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利用民意调查数据,以相关研究作为补充,分析美国公众对全球变暖的认知、减缓行为和气候政策的支持等。分析表明,大部分美国民众认为全球在变暖,但很多人不了解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的关系,把全球变暖混为大气污染臭氧层耗竭等;不到一半的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对个人和美国是现实威胁,更多的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对后代发展中国家是严重威胁;大部分公众认为减缓全球变暖需要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行为,他们愿意选择较容易从事成本低的行为减少碳排放,但不愿意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改变自驾车、乘飞机长途旅游这些碳排放量更大的行为;公众普遍支持政府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但不希望所采取的措施对就业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支持通过技术进步减免税收等措施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但大部分反对为节能而提高能源税收。

  • 标签: 美国 全球变暖 气候政策 民意调查
  • 简介: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各类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发、建设、运行过程,也会带来一定的温室气体排放,这引发了人们对于新能源发电技术"低碳"属性的担忧。遵循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对国内外大量资料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火电主要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国家发展规划目标,对新能源发电替代火电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即使考虑生命周期内的排放,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仍远远低于火电,新能源发电技术替代火电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巨大。

  • 标签: 生命周期评价 温室气体减排 新能源发电
  • 简介:文章对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关于间隔距离、过渡电阻及跨接、电缆埋地敷设时装设SPD及SPD冲击电流值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规范》的规定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间隔距离公式中所引用的击穿电压值并非定值,而是与其它参数有关的变量,按实际情况考虑计算出的间隔距离与利用规范公式计算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规范》关于跨接的规定没有考虑到螺栓大小对过渡电阻的影响;在审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时,以单体为考虑对象,容易忽略审查全线埋地电缆的另一端配电箱内是否安装SPD;安装有独立接闪器的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两种情况下,《规范》中SPD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因引用了不同规范的规定而略有差异,且采用公式计算得出的Iimp会因不同防雷分类所致雷电流取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当无法计算时均规定Iimp取12.5kA,这不符合《规范》的分类原则及相关规定。

  • 标签: 规范 间隔距离 击穿场强 过渡电阻 冲击电流值
  • 简介:利用2004-2009年秋季臭氧监测仪的3级观测资料,分析了华北及周边地区的气溶胶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大部分区域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OpticalDepth,AOD)和气溶胶紫外吸收指数(UltraVioletAerosolIndex,UVAI)平均值分别高于0.80.75;高气溶胶事件发生频次统计表明,AOD高值(〉0.4)频发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UVAI高值(〉1.0)频发于河北中部及南部地区;华北及其周边地区绝大多数城市平均AODUVAl分别高于0.70.60,而张家口、承德阳泉3个城市的平均AODUVAI值分别低于0.60.65。作者进一步研究了2006年10月30日的一次霾事件中气溶胶的光学性质以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霾由华北地区输送至渤海海域,并向东北方向输送;香河地基EZlidar激光雷达的垂直观测结果进一步表明,工业城市型气溶胶主要集中在1500m以下,其中高浓度部分集中于650m以下,平均峰值位于285m,平均消光系数达2.15km^-1;CALIOP卫星观测资料结合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大气低层气溶胶类型以工业城市型气溶胶为主,而高层则由于上游大气输送沙尘粒予的混入使气溶胶类型转变为污染一沙尘型。霾事件期间,香河站CE-318太阳光度计观测的AOD平均值(标准)从背景值0.08(0.04)升高至1.17(0.14);Angstrom指数平均值(标准)从背景值0.90(0.10)升拿1.12(0.09);核模态、积聚模态粗模态的气溶胶粒子数柱总量均增加,其中细粒子所占比例明显升高。

  • 标签: 气溶胶光学参数 华北地区 臭氧监测仪 激光雷达
  • 简介:利用1968-200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测站的降水量温度资料,分析亚洲冬季大气动能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与其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以及大气动能的变异与我国降水量温度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亚洲冬季大气动能的主要变异中心在东亚西风急流区,该地区的冬季大气动能存在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冬季,我国中东部至日本以东到西北太平洋上空大气动能的减弱(增强)与对流层中高层东亚西风急流的减弱(增强)密切相关,并可导致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的偏多(偏少)和我国东北地区温度的偏高(偏低)。青藏高原西南侧大气动能的增强(减弱)则与该地区对流层中高层南亚西风急流的增强(减弱)有关联,并导致冬季我国东南地区降水量的偏多(偏少)和我国广西、贵州四川一带温度的偏低(偏高)。在冬季,亚洲大气动能的变化可能主要通过影响亚洲西风急流的变化来造成我国冬季气候的变异。

  • 标签: 大气动能 时空变化 降水 温度
  • 简介:不断变化的气候可导致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这些事件能否构成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脆弱性暴露度水平.虽然无法完全消除各种灾害风险,但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的重点是减少脆弱性暴露度,并提高对各种潜在极端事件不利影响的恢复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的灾害风险管理要求更加合理地分配对减灾、灾害管理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过去的主流是强调灾害管理,但目前减灾成为关注焦点挑战.这种主动积极的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有助于避免未来的风险灾害,而不仅仅是减少已有的风险灾害,同时这也是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更加紧密联系的一个背景.灾害风险管理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从应对当前的影响中汲取经验,而气候变化适应帮助灾害风险管理更加有效地应对未来变化的条件.

  • 标签: 气候变化 极端事件 灾害风险 暴露度 脆弱性 恢复力
  • 简介:检验评估是数值天气预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估结果是模式改进及其产品解释应用的重要依据。利用全省1500多个包括区域自动站在内的站点观测资料,采用要素的空间分布、时间演变统计检验3种方法评价了WRF模式对浙江省2011年夏季(6—8月)降水温度的整体预报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湿过程参数化方案对梅雨典型过程的预报效果,探讨了不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积云参数化方案对模式预报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基本预报出降水和气温的细致空间分布形态及整体演变趋势,对于主要降水落区、高温区具有较好的指示性;就浙江省区域平均而言,在实况出现较大降水期间模式预报误差较小,而在实况出现小到中雨期间误差较大,主要表现为降水量的高估和气温的低估;模式湿过程中积云参数化方案对降水影响明显,它可以导致整体雨带偏移,采用Betts-Miller-Janjic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预报降水更接近实况。这些信息对改进模式的精细化预报能力高分辨率数值产品的解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预报评估 WRF模式 中尺度数值预报 湿过程
  • 简介:1会议概述2011年9月20—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数据表示代码跨项目专家组(IPET—DRC)第3次会议在澳大利亚气象局(BoM)召开,专家组成员、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代表、欧洲政府间航空安全组织(EUROCONTROL)代表、水文气象设备行业(HMEI)代表、

  • 标签: 数据表示 专家组 委员会 会议总结 代码 系统
  • 简介:采用静态暗箱采样一气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晋南地区盐碱地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裸地土壤夏、秋季(2008年6-10月)的甲烷(CH4)、二氧化碳(C02)、氧化亚氮(N20)一氧化氮(NO)交换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秸秆全还田(Fs)、秸秆一半还田(Hs)秸秆不还田(Ns)处理土壤一大气间CH4、C02、N2ONO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0.8±2.7、-1.4±2-3、-6.5±1.8ug(C)·m^2·h^-1(CH4),267.1±23.1、212.0±17.8、188.5±13.6mg(C)·m^2·h^-1(CO2),20.7±3.0、16.3±2.3、14.7±1.7μg(N)·m^2·h^-1(N2O),3.9±0.5、3.4±0.5、3.0±0.4μg(N)·m^2·h^-1(NO)。交换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灌溉、降雨温度变化是影响该趋势的主要因素。相对于NS处理,FSHS处理降低了累积CH4吸收量(66%59%),增加了累积CO,(42%12%)、N,O(41%9%)NO(30%13%)排放量,因此,秸秆还田促进了农田土壤总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得到FSHS处理小麦秸秆的CO2、N2O、NO排放系数分别为73.4%士1.6%43.3%士1.0%(CO2)、0.37%士0.01%0.17%士0.00%(N2O)、0.06%士0.00%0.05%±0.00%(NO),FS处理的排放系数显著高于HS处理,且均低于同一实验地种植玉米、施肥农田的小麦秸秆排放系数(N20NO排放系数分别为2.32%0.42%)。可见,在采用排放因子方法估算还田秸秆CO2、N20NO排放量时,应考虑秸秆还田量、农作物种植施肥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秸秆 裸地 温室气体 累积排放量 排放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