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与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2019年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外周血NLR、PLR水平与术后PTMC CLNM的关系。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PLR的临界值,采用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分析NLR、PLR与CLNM的关系。结果220例cN0期PTMC患者中,CLNM 92例。ROC曲线显示,NLR临界值为2.5、PLR临界值为175时,Youden指数最高,分别为0.3180.264。NLRPLR与CLNM均有关(均P<0.05),肿瘤长径、肿瘤多灶性、NLR≥2.5PLR≥175为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为5.531(95% CI为0.160~10.901,P=0.016),归因比为0.512(95% CI为0.230~0.794,P=0.009),协同指数为2.294(95% CI为1.492~4.579,P=0.022),提示NLR、PLR有交互作用,二者协同促进CLNM。结论NLRPLR为cN0期PTMC 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当NLR≥2.5、PLR≥175时,应常规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微小乳头状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与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2019年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外周血NLR、PLR水平与术后PTMC CLNM的关系。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PLR的临界值,采用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分析NLR、PLR与CLNM的关系。结果220例cN0期PTMC患者中,CLNM 92例。ROC曲线显示,NLR临界值为2.5、PLR临界值为175时,Youden指数最高,分别为0.3180.264。NLRPLR与CLNM均有关(均P<0.05),肿瘤长径、肿瘤多灶性、NLR≥2.5PLR≥175为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为5.531(95% CI为0.160~10.901,P=0.016),归因比为0.512(95% CI为0.230~0.794,P=0.009),协同指数为2.294(95% CI为1.492~4.579,P=0.022),提示NLR、PLR有交互作用,二者协同促进CLNM。结论NLRPLR为cN0期PTMC 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当NLR≥2.5、PLR≥175时,应常规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微小乳头状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隧道及地下设施建设技术的发展,满足了国家建设城市发展的需要,增加了交通线路,减轻了地面交通负担,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许多复杂隧道地下工程的顺利建成,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发展。本文主要总结了我国地下隧道工程的发展状况,分析了隧道技术地下工程的发展历史,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隧道地下工程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隧道 地下工程 发展 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损害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5例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要包括抗MDA5抗体、抗Ro-52抗体、肌酸激酶等。胸部CT表现主要分析肺内表现(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异常、磨玻璃影、胸膜下弧线、实变影、肺实质带、胸膜下间质增厚、牵引性支气管扩张)及肺外表现(腋窝淋巴结肿大、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结果12例有皮疹表现, 8例有口腔、皮肤溃疡表现。实验室检查显示15例抗MDA5抗体均为阳性,12例抗Ro-52抗体阳性, 2例肌酸激酶升高。CT示15例患者均有肺间质性改变,其中10例以间质性病变为主,4例肺间质性改变肺实质病变并存,1例以肺实质性病变为主;11例有磨玻璃影,10例有小叶间隔增厚,7例有支气管血管束异常,9例有胸膜下弧线,5例小叶内间质增厚。3例有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有纵隔气肿,3例有胸腔积液;无肺间质纤维化病例。结论多数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临床上有皮疹或口腔、体表皮肤溃疡表现,其胸部CT表现以肺间质性病变为主,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发生率高,支气管血管束异常、胸膜下弧线及小叶内间质增厚3种征象可同时存在。

  • 标签: 皮肌炎 肺疾病,间质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了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3月24日武汉、上海铜陵三地458例确诊COVID-19的住院患者。通过对咽拭子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确诊COVID-19。从病历系统中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预后特征并进行了MODS组非MODS组的组间比较,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VID-19患者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结果458例COVID-19患者中(武汉226例,上海208例,铜陵24例),103例患者在病程中出现了短暂或持续性MODS。并发MODS患者男性比例较高(72.8% vs 54.6%,P=0.001),年龄较大(63.0 vs 52.0岁,P<0.001),慢性合并症较多(68.0% vs 43.4%,P<0.001),发病-入院间隔较长(9.0 vs 7.0 d,P<0.001);另外,并发MODS患者在入院时更多的出现咳痰(45.6% vs 29.9%,P=0.003)和气促(52.4% vs 19.4%,P<0.001),存在更多的各系统功能异常、细胞免疫下降IL-6升高(9.6 vs 7.6 g/L,P=0.015),更常合并其他病原体检出(18.4% vs 5.6%,P<0.001)及全肺叶浸润(75.3% vs 57.6%,P=0.003);在住院期间,并发MODS患者需要更高比例的综合性治疗,病死率高达66.0%。COVID-19患者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入院-发病间隔>7 d(OR=2.17,95%CI:1.11~4.22,P=0.023),气促(OR=3.19,95%CI:1.60~6.37,P=0.001),淋巴细胞<1×109/L(OR=2.67,95%CI:1.31~5.46,P=0.007),尿素氮>7 mol/L(OR=6.27,95%CI:2.80~14.08,P<0.001),降钙素原>0.1 μg/L(OR=2.48,95%CI:1.20~5.13,P=0.014)C反应蛋白>10 mg/L(OR=3.92,95%CI:1.41~10.89,P=0.009)。结论并发MODS的COVID-19患者病情更重,病死率更高。依据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发生MODS的高危人群可有助于开展早期治疗。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对在医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患者采用持续肺康复训练治疗干预模式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在医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患者共计74例,医院收治诊疗的时间为2016年4月-2019年12月之间,将其随机平均的划分成为①组(持续肺康复训练治疗干预组)与②组(肺疾病常规治疗组),各37例,分析比较两组COPD患者在采用不同肺疾病治疗方式后,每6分钟步行的实际距离与生活水平相关质量评分的具体情况。结果:①组(持续肺康复训练治疗干预组)COPD患者在采用该治疗方式后,每6分钟的步行实际距离为(522.34±31.67)米,较②组患者每6分钟步行距离长,(P<0.05),②组患者每6分钟实际步行距离为(489.34±36.78)米;对①组肺疾病患者治疗后生活水平相关质量评分为(87.69±5.99)分,较②组患者生活评分高,(P<0.05),②组患者相关评分为(80.37±3.75)分。结论:患有COPD症状的患者在医院接受相关肺康复治疗工作期间,由于自身病情状况的发展与自身身体素质、机能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对治疗效果与康复效果的一定影响,经研究发现,对其采用持续肺康复训练的治疗干预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康复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持续肺康复训练治疗 应用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从2021年1月30日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工作人员中选择28位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在疫苗接种前后分别对受种者的双手进行采样核酸检测的同时,对接种疫苗后粘贴在接种部位的针后贴进行核酸检测。接种疫苗前,受种者双手表面采集的标本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接种疫苗后,受种者双手表面采集的标本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共3例,核酸检测结果可疑共8例,阳性率占10.7%;共收集25例使用过的针后贴标本,核酸检测结果阳性24例,核酸检测结果可疑1例,阳性率占96%。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的针后贴存在核酸污染的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灭活疫苗 核酸检测 受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