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手术体会。方法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基层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肉头部转移法应用于A组,传统单纯切除应用于B组,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应用于C组,比较所有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复发率。结果随访后,A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0.00%,B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5.00%,C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00%,及相较于A组与B组,C组的治疗效果更优,P<0.05说明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结论通过分别给予120例患者3种治疗方法,发现相较于肉头部转移法及传统单纯切除,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复发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基层医院 翼状胬肉手术 体会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治疗对患者术后干眼及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78眼)原发性静止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51眼)和对照组(27例27眼),对照组行单纯切除术,观察组行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观察2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眼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试验)结果、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0级、1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2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BU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chirmerⅠ试验结果及FL评分2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后患者干眼症发生率较单纯切除术低,角膜上皮修复较好,泪膜破裂时间较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 干眼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根治手术预防结膜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患者88例(124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62只眼)施以常规切除和结膜瓣转移术,研究组44例患者(62只眼)予以根治手术,比对两组患者术后结膜复发眼数。结果经过手术后,研究组术后结膜复发眼数共5只,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根治手术用于治疗原发性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结膜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根治手术 结膜复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在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接受切除术的患者42例(42眼睛)作为对象,随机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患者术后角膜表面配绷带型角膜接触镜,5d后取下,对照组患者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角膜上皮荧光色素染色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的每个时间点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角膜上皮荧光染色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刺激症状,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属于简单、有效、便于掌握的辅助治疗措施,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绷带 疼痛 角膜上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侵入角膜内不同程度对屈光状态的影响及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0月到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73例(82眼)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侵入角膜内程度分为≤3.0mm组、3.1~4.5mm组和>4.5mm组,均接受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比观察各组的屈光状态以及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改变。结果3组术前平均裸眼视力、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和平均散光度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肉头部侵入角膜内程度与术前平均裸眼视力和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均呈负相关(r=-0.732和r=-0.673,P<0.05),与术前平均散光度则成正相关(r=0.845,P<0.05)。术后各组平均裸眼视力、平均矫正视力均有显著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平均散光度均有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入角膜内越多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越大,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角膜散光情况,提高视力。

  • 标签: 翼状胬肉 屈光 散光 角膜缘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患者(共120只患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共60只患眼施以单纯切除术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共60只患眼施以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然后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区角膜上皮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短,且术后翼复发率比对照组也明显偏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于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区角膜上皮的修复,大大降低的复发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单纯切除术
  • 简介:摘要传统的手术治疗,其术后复发率高达20%~30%且易发生睑球粘连、散光等并发症。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院采用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杂性36例,效果满意。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除联合带干细胞的角膜缘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眼科手术病人69例(87只眼),全部行角膜缘自体结膜瓣移植,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随访观察1~3年,治愈64例(81只眼),复发5例(6只眼),治愈率93%,手术后复发率7%。结论角膜缘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临床效果好,手术后复发率低,是临床上治疗的较好手术方式。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切除 角膜缘自体结膜瓣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巩膜溶解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对切除术后出现巩膜溶解的9例(9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血清学检查,通过局部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给予左氧氟沙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治疗,3例巩膜溶解严重者2例行带蒂球结膜移植,另一例分别行带蒂球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及异体板层角巩膜移植。结果9例患者中5例行单纯切除术,4例行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1例患者血沉及C反应蛋白升高,1例患者类风湿因子升高,1例患者血糖升高,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巩膜溶解治愈。结论任何切除手术方式均可导致巩膜溶解的严重并发症。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 并发症 巩膜溶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应用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病患中选择6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依据信封法对6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共2组,每组纳入病患33例。对照组采取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加以联合实施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较之对照组提高程度明显(P<0.05)。对两组病患复发率、住院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均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理想(P<0.05)。结论对病患实施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可得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8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游离结膜移植术治疗,实验组39例患者给予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9个月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9个月后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vs74.4%),实验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7%vs25.6%),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患者给予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有效提高个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低。

  • 标签: 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切除术后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医院82例行切除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术后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在角膜创伤愈合的时间以及护理总满意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明显能促进创口愈合,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今后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护理干预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蛋白线应用于术中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随即选取患者,随即分成2组A组(20眼)和B组(20眼),均采用切除联合角膜源干细胞移植术,A组采用7/0生物蛋白缝线缝合,B组采用10/0尼龙缝线缝合,观察术中缝合时间,术后患者舒适度,术后蛋白线吸收时间,术后复发情况,术后BUT时间及LIPIVIEW等。结果A组与B组缝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A组舒适度明显高于B组;术后8±1.2天,A组缝线完全吸收;随访6m,A组与B组术后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BUT时间及LIPIVIEW,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中应用生物蛋白线进行常规缝合,可以大大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有利于患者术后眼表恢复。

  • 标签: 生物胶原蛋白线 翼状胬肉 手术
  • 简介:摘要在临床眼科中,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且该疾病术后比较容易复发,这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目前,对于的治疗主要是外科手术,相关研究指出,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率,保证治疗效果。为探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针对不同术式治疗的相关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

  • 标签: 不同术式 治疗 翼状胬肉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除联合角巩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通过对我院病人均行切除联合角巩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随访观察和分析,探讨该手术后并发症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在本组700例患者手术后,有37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16例患者复发,10例患者出现角膜溃疡,1例患者出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1例结膜瓣坏死脱落,6例炎性肉芽肿,1例巩膜溶解,2例结膜囊肿,无非共同性外斜视发生。对以上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积极给予YAG532激光、药物或手术治疗后都能够治愈。随着术中操作的规范,术者手术技巧的提高,术后合理用药,术后护理的加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逐渐减少。结论术后并发症较多,但可通过对患者术前仔细检查,术中规范操作,提高手术技巧,术后合理用药,加强术后护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能够治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的大小与角膜散光关系,探讨其对于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83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按侵入角膜的长度,将其分为Ⅰ组(<2.5mm)24眼、Ⅱ组(2.5~3.5mm)27眼、Ⅲ组(>3.5mm)32眼三组,经切除术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改变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侵入角膜长度越长,则患者的角膜散光度越高,两者呈正相关。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明显降低,而视力水平显著提升。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和视力水平对照相仿(P>0.05),但是在术后复发方面,Ⅰ组患者的复发率最低,Ⅱ组其次、Ⅲ组最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的大小与角膜散光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同时也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效果,需要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和视力水平。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的临床效果研究。 方法:选取 2015年 3月至 2016年 3月来我院治疗原发性的患者 104例,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术治疗。术后对患者实施半年随访,对两组患者复发率以及创面修复时间进行观测。 结果:对患者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治愈率与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对原发性进行治疗,行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术与单纯切除术均可取得显著疗效。但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移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原发性翼状胬肉 单纯切除术 带蒂结膜瓣转移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高渗盐水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眼科诊治的原发性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5%高渗盐水浸泡剥离法联合自体结膜移植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创面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一周眼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创面角膜上皮修复时间(4.14±0.87天)低于对照组的创面角膜上皮修复时间(4.61±0.9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一周眼表症状存在率(11.1%)低于对照组的术后一周眼表症状存在率(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浸泡剥离法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原发性,具有术中易剥离,术后角膜创面修复快,术后一周眼表症状存在少的特点,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高渗盐水 自体结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除术联合角膜干细胞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眼科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33例观察组和33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切除术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只采用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角膜上皮修复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除术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明显,且复发率较低,能有效的缩短患者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该治疗方案具有推广普及的重要价值。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角膜干细胞移植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患者在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手术临界值即进入角膜长度与角膜散光的关系及术后角膜屈光和视力变化相关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眼科 2014 年 1月— 2016 年 1月所收治 100例患者 144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研究所有患者进入角膜长度、角膜曲率、屈光度以及视力进行常规测定,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患眼在治疗前后屈光度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 136只患眼存在不同程度散光,患者此种情况与进入角膜具体长度有关,且以顺规性散光为主。经过 1个月治疗后,患者散光度数明显下降,其视力也得以提高,本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屈光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可以引起顺规性散光,大小与散光程度密切相关,侵入角膜< 2.5mm的可暂缓手术,对较大患者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不仅降低复发率,而且可以使患者散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以此来提高患者视力。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临界值 屈光 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