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报道1例成年男性患者,巨大脓肿合并HIV感染,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通过增强CT及超声介入明确诊断,经过穿刺引流、降阶梯抗感染等治疗后脓肿治愈。与一般脓肿相比,其并发症繁杂,病情变化快等,临床医生尽早给予干预治疗,依细菌培养和感染特点及时调整抗生素,对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肝脓肿 肝尾状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范围切除后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32例大范围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应用乌司他丁情况,分为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127例),对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因子、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 d治疗组患者炎症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t=4.520,P=0.000;IL-6:t=17.982,P=0.000;TBIL:t=9.843,P=0.000;ALT:t=11.913,P=0.000;AST:t=4.520,P=0.000)。治疗组患者大量腹水发生率(χ2=4.212,P=0.040)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t=9.994,P=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应用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大范围切除后肝癌患者炎症因子的生成,保护肝功能,降低大量腹水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 标签: 肝切除术 炎症 肝功能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联合大口径胆肠吻合治疗高位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切除联合大口径胆肠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式的胆汁引流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并对比不同大小胆肠吻合口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为胆管炎(9.4%)和胆漏(9.4%),最常见远期并发症为反流性胆管炎(15.6%),无吻合口再狭窄、结石形成或癌变。与术前相比,随访期间总胆红素(t=19.455, P=0.000)、直接胆红素(t=18.479, P=0.000)、碱性磷酸酶(t=3.229, P=0.002)和γ-谷氨酰转肽酶(t=3.057, P=0.003)均明显下降。胆肠吻合口直径2~3 cm组与>3 cm组患者胆汁引流效果相当(t=0.284, P=0.778),近期胆管炎(χ2=0.121, P=0.728)、胆漏(χ2=0.121, P=0.728)及远期反流性胆管炎(χ2=0.205, P=0.652)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切除联合大口径胆肠吻合治疗高位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临床疗效肯定,胆肠吻合口直径>2 cm即可。

  • 标签: 肝切除术 吻合术,外科 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缘阳性的近端胆管补充切除门部胆管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门部胆管癌切除患者临床资料。最终入组214例患者,其中男性126例,女性88例,年龄(62.3±17.1)岁。根据近端胆管是否补充切除以及胆管切缘病理情况,将214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n=161):近端胆管初始切缘阴性即R0切缘;B组(n=21):近端胆管初始为R1切缘补充切除后阴性;C组(n=32):近端胆管初始切缘或补充切除后为R1切缘。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A组、B组、C组患者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7.1%、28.6%、0,5年累积生存率为18.5%、10.7%、0。A组与B组患者累积生存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近端胆管R1切缘(HR=3.728,95%CI:2.531~4.936)、切缘宽度>5 mm(HR=0.534,95%CI:0.224~0.857)、T3-4分期(HR=5.655,95%CI:3.174~8.203)是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近端胆管切缘阳性的门部胆管癌患者补充切除胆管获得阴性切缘可明显改善生存率。近端胆管R1切缘是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胆管肿瘤 切缘 补充切除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胆道引流(PTBD)两种不同引流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132例行PTBD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TBD引流管前端是否置入肠道内,将132例患者分为外引流组(n=81)和内外引流组(n=51)。对比两种引流方式的减黄效果(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及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等术后情况。结果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男性91例,女性41例,年龄18~85岁。与术前相比,外引流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190.2±41.8) μmol/L比(294.9±38.3) μmol/L]和直接胆红素水平[(155.4±30.9) μmol/L比(242.1±39.6) μmol/L]以及内外引流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179.3±37.1) μmol/L比(288.1±35.4) μmol/L]和直接胆红素水平[(147.7±32.5) μmol/L比(233.7±36.1) μmol/L]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外引流组患者再次手术调管、重新置管或双侧置管[15.6%(8/51)比3.7%(3/81)]、胆道感染[50.9%(26/51)比27.1%(22/81)]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外引流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道感染导致的死亡率相比,内外引流组高于外引流组[7.8%(4/51)比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杆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肠道来源细菌为两组患者胆道感染的主要细菌。内外引流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外引流组[(34 928.0±3 693.0)元比(29 360.0±3 219.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BD外引流和内外引流都能迅速有效的缓解黄疸症状,两者引流效果相当。

  • 标签: 黄疸,阻塞性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胆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大淋巴结清扫对门胆管癌根治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门胆管癌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淋巴结清扫范围,分为区域组(91例)和扩大组(38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存率、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区域组和扩大组术前无转移(M0)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1%、24.8%和47.0%、33.6%,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2,P=0.416)。与区域组患者相比,扩大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78,P=0.000),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未见明显增加。结论对M0患者而言,扩大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明显改善门胆管癌根治患者的生存率,但可获取更多的淋巴结数目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胆管上皮癌 淋巴结切除术 生存率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确诊的9例血管周上皮细胞肿瘤(PEComa)患者,对其临床诊疗和预后进行分析。患者随访5.0~51.0个月,1例患者穿刺活检未进一步治疗,出院后6个月因肾脏肿瘤破裂死亡,另8例手术切除患者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PEComa以女性多发,临床症状不典型,可伴腹痛、腹胀不适、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PEComa常单发,以多见。术前完善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CT平扫肿瘤呈均匀低密度或不均匀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PEComa以手术切除为主,良性首选手术治疗且预后良好,恶性需综合治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