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变形杆菌是当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根源。在近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变形杆菌引发的食物中毒案例不断增多,所以深入探究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特点和防控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具体分析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特点与防控措施,以便为变形杆菌食物中毒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变形杆菌属 食物中毒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人群体检中肠道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带菌情况。方法分别对我市2010~2014年共32866份健康人员体内肠道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进行常规检测,分析其带菌率各自的血清型群分布情况。结果32866份健康人员检测结果中以沙门氏菌为主,带菌率为0.28%,而志贺氏菌带菌率为0.04%;91株沙门氏菌分别分布于A、B、C、D、E5个血清群和19个血清型,以B血清群为主;13株沙门氏菌分别分布于A、B、C、D4个血清群和8个血清型,以B血清群为主。结论肠道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在健康人体内广泛存在,尤其以沙门氏菌居多,因此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应特别注意。

  • 标签: 沙门氏菌属 志贺氏菌属 带菌率
  • 简介:摘要链球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对链球菌的检查方法试验方法进行分析。采用标本的直接涂片和分离培养方法进行检查。掌握正确的检验方法,科学地分离鉴定,为临床出作合理的诊断。

  • 标签: 链球菌属 微生物检验 试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标准四联一线方案根除失败的HP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均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b组加用胶体果胶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a、b组PP根除率分别为72.92%、70.21%,ITT根除率分别为70.0%、60.0%,(P>0.05);a组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H.pylori根除失败补救治疗中应用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有利于提高H.pylori根除治疗耐受性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幽门螺杆菌 补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门氏菌感染临床特点及治疗后的效果评价。方法总结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1月到2013年5月期间64例沙门氏菌感染病人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沙门氏菌感染病人使用头孢匹胺+左氧氟沙星治疗后,患者病情均能痊愈。各项异常指标均能恢复正常。结论沙门氏菌确诊后,经使用头孢匹胺+左氧氟沙星治疗后,一般平均5.37天可达到体温正常,平均8.27天各项异常指标正常、症状好转。

  • 标签: 沙门氏菌属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近年以来参加省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其中鉴定肠杆菌科菌48株,准确率较高,为进一步提高鉴定技术,对鉴定过程各环节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细菌鉴定 肠杆菌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ebcterpylori,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对经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活检确诊的182例胃癌的Hp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P感染与胃癌发生年龄无关.各年龄组间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p感染与胃癌病变部位有一定关系,胃窦癌与贲门癌间H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p感染与胃癌病理类型无关,胃癌各病理类型间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抗原在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临床样本50例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临床样本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及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以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为金标准,比较诊断效果。结果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的特异率、敏感率和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结果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实施临床诊断时,通过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能够取得准确有效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依据国内外文献综述了乳香植物的原植物种类及地理分布和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乳香中药进一步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乳香属地理分布五环三萜类挥发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乳酸杆菌片联合序贯疗法对儿童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1月确诊且未接受根除治疗的82例Hp感染患儿,对照组40例接受序贯疗法,治疗组42例在序贯疗法基础上口服复方乳酸杆菌片,比较治疗后Hp根除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0.5%,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14.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乳酸杆菌片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儿童Hp能提高根除率,显著降低不良反应。

  • 标签: 复方乳酸杆菌片 儿童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队医院如何发挥门诊导医的服务职能,创新门诊服务理念的具体措施。方法从加强培训入手提升导医能力素质,强化服务职能,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改进服务质量。结果促使医院门诊流程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得到提升,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人性化服务的新理念,明确导医服务职能,规范服务行为,不断多创新服务理念和丰富服务内涵,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贴心服务,才能获得广大患者好评,进一步提升医院为兵服务的能力。

  • 标签: 门诊导医 创新服务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种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疗效分析,选用A组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PPI,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B组阿莫西林、克拉霉素PPI,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C组甲硝唑,阿莫西林、PPI,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方法将15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C组,经治疗1月。停药后1月复查14C尿素呼气实验,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PPI,果胶铋四联疗法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安全可靠,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 幽门螺旋杆菌 甲硝唑 左氧氟沙星 克林霉素
  • 简介:摘要探讨炭疽芽胞杆菌的微生物学检验的方法与鉴定。炭疽芽胞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炭疽病的病原菌,为人、畜共患性疾病,快速有效的检验和鉴定炭疽牙孢杆菌是最为重要的。采取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方法进行检查。快速的病原学诊断在控制疾病流行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炭疽牙胞杆菌 微生物学 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涂片检查方法与意义。方法对50份结核杆菌涂片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结核杆菌涂片检出抗酸菌者检查为涂阳患者即判定为结核病标下菌阳性。结论直接涂片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设备要求也不高,在结核病防治中居重要位置。

  • 标签: 结核杆菌 涂片检查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组多药耐药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病人标本中分离的多药耐药克雷伯菌共20株,用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将1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6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株菌中19株为肺炎克雷伯菌,1株为变栖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或/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出率达80.0%。其中aac(3)-Ⅱ、aac(6’)-Ⅰb群、ant(3″)-Ⅰ、aph(3’)-Ⅰ、rmtB的检出分别为9株、12株、10株、5株、4株。并且在变栖克雷伯菌中发现了aac(6’)-Ⅰb-cr基因。结论本组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其产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变栖克雷伯菌中发现了aac(6’)-Ⅰb-cr基因是国内外首次报道。

  • 标签: 克雷伯菌属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rRNA甲基化酶 多药耐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