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施行角膜层间分离灼烙术治疗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性角膜病变患者施行8~9mm深达1/2角膜的层间分离及灼烙.结果所治病例角膜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眼痛、异物感症状消失,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24个月,临床疗效稳定.结论角膜层间分离灼烙术为不具备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性角膜病变提供了一种简便、安全、不需特殊材料、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大泡性角膜病变 角膜层间分离 灼烙术 治疗 穿透性角膜移植 无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评价羊膜移植几种手术方法治疗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性角膜病变患者,分别采取角膜层间烧烙术、新鲜羊膜移植术、角膜灼烙联合羊膜嵌入移植手术。结果:18例性角膜病变患者,术后1~5d疼痛消失,7~12d角膜上皮修复,7~21d后羊膜植片常规溶解。角膜层间烧烙术1眼、新鲜羊膜移植术3眼术后1~2mo再次出现角膜及角膜刺激症状而再次手术。角膜灼烙联合羊膜嵌入移植术,术后当天疼痛消失,14d角膜上皮光滑,角膜消失。随访6~18mo无1例复发,部分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角膜灼烙联合羊膜嵌入移植对性角膜病变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大泡性角膜病变 角膜灼烙 羊膜嵌入移植
  • 简介: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联合针刺分离对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瘢痕性滤过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行滤过性手术后滤过瘢痕化的32例(32眼)进行滤过旁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并进行针刺分离,观察分离前后视力、眼压、滤过形态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观察3~18(平均8.9±4.5)mo,针刺后3mo平均眼压由(30.6±6.2)mmHg降至(16.7±5.2)mmHg,总成功率为84%;随访≥6mo,眼压由治疗前(31.2±7.2)mmHg降至(17.8±5.8)mmHg,总成功率为84%;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随访6mo以上功能性滤过形成率为76%;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并发症有前房延缓形成3眼和前房少量积血3眼,3d后均自行恢复。结论: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联合针刺分离对瘢痕性滤过的功能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丝裂霉素C 针刺分离 瘢痕性滤过泡 青光眼
  • 简介:目的探讨对于青光眼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过采用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治疗效果。方法青光眼滤过术后3月内25眼功能不良的滤过采用针刺分离滤过周围纤维瘢痕,联合结膜下注射5-FU5mg/次,隔日1次,最多5次,分析治疗后眼压和滤过形态的变化及治疗后的眼部并发症。结果25眼中,21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其中18眼在15mmHg以下;滤过形态:有19眼表现为功能性滤过;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损伤、滤过损伤等。结论对于青光眼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过采用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滤过泡 青光眼 5-FU 功能不良
  • 简介:小梁切除术是开角型青光眼中最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让病人在第一时间里对于小梁切除术有足够的理解是十分困难的,但这一点很重要。患者常常没有眼科医生所关注的眼部症状,他的疾病往往是医生告之后才知道。小梁切除术最好的结果也仅仅是维持视力,另外手术治疗的结果也可能使视力恶化。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外手术治疗 开角型青光眼 眼科医生 视力恶化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评估以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青光眼术后功能不良滤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3/2013—02在我院以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因青光眼术后滤过功能不良而眼压升高的连续病例34例34眼。分析治疗后眼压、滤过形态的变化及眼部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平均眼压从35.51mmHg降至14.43mmHg(P〈0.05),成功率达91%。常见并发症包括角膜上皮损伤、结膜撕裂和脉络膜脱离等。结论: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青光眼术后滤过功能不良安全有效。

  • 标签: 滤过泡 青光眼 功能不良 5-FU 针刺分离 房角镜检查
  • 简介:本文探讨了声门癌喉部分切除术的局部复发问题。病例分两组:1972年至1980年394例,1980年至1988年339例。两组病例预后的改变与各种喉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发生了变化有密切关系,这一变化建立在1772年至1980年病人的喉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和局部复发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不能单一地根据肿瘤的临床分类情况来选择术式,同时必须根据悬吊喉镜下明确观察到的肿瘤实际浸润情况以及喉的活动情况作全面分析之后进行选择。

  • 标签: 喉切除术 喉肿瘤 上皮癌
  • 简介:<正>[手术程序]鼻咽血管纤维瘤的手术途径有经鼻侧、口腔、颈侧和鼻腔4种。由于颈侧途径过于复杂,鼻侧切开术有术后萎缩和瘢痕。软腭切口易留瘘孔的缺点,故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自1957年以后吴学愚借用裂腭修补技术,改进了硬腭部舌形切口方法:1.切口前端距门齿1cm左右,向两侧延伸越过腭孔之后外方,注意避免损伤腭大动脉。2.将粘膜瓣向后剥离,暴露鼻咽腔,凿去部

  • 标签: 鼻咽血管纤维瘤 鼻咽腔 肿瘤 切除术 手术途径 耳鼻喉科
  • 简介:目的:了解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前后泪膜的变化,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干眼的发病情况和防治措施。方法:对青光眼患者36例60眼在行小梁切除术前3d;术后3,7,14,30d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7d,下睑中央泪河高度下降,BUT缩短,SⅠt减少,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增加。大部分患眼术后14d,下睑中央泪河高度、BU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开始恢复,到术后30d,有22%的患眼泪膜未能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前泪膜正常的患眼中有18%发生干眼症。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可影响泪膜的稳定性,部分患者出现明显的干眼症,应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

  • 标签: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泪膜 干眼 并发症
  • 简介:本科行不伴气管切开的喉部分切除术23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我科行不伴气管切开的喉部分切除病例2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例;

  • 标签: 喉部分切除术 气管切开 2009年
  • 简介:目的探讨完善小梁切除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途径.方法在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前房穿刺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3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4.5%,经治疗前房深度恢复正常.术后随访3~12月,眼压控制在10~17mmHg(1mmHg=0.133kpa).结论前房穿刺术在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能有效地控制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发生,并有助于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前房穿刺术 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巩膜层间囊肿的切除及其联合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7例确诊为外伤性巩膜层间囊肿的诊治情况。17例均有角巩膜裂伤及手术史。其中14例伴有继发性青光眼。手术采用切除巩膜层间囊肿联合异体巩膜移植术,对伴有难治性青光眼者同时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结果:17例中14例囊肿1次治愈,1例术后有脉络膜脱离合并出血,最终眼球萎缩,1例术后1a囊肿复发,1例术后1mo眼压失控,植片隆起,再次手术,随诊期间未见复发。随诊时间:2~30(平均12.3)mo。结论:彻底切除囊肿联合异体巩膜移植术对巩膜层间囊肿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对于继发性青光眼者,因其眼前段损伤及粘连严重,多为难治性青光眼,以睫状体光凝或冷冻治疗为宜。

  • 标签: 眼外伤 巩膜层间囊肿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正>本文对我科近10年来喉切除后不同呼吸途径引起的相关影响作一统计。自1985年至1994年我们随访了健在的患者35例:全喉切除术16例(仅1例女性),病理结果:未分化癌1例、腺样癌1例、14例为鳞癌。随访期:

  • 标签: 呼吸途径 全喉切除术 相关影响 随访期 未分化癌 统计
  • 简介: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32例(45眼)各型青光眼,术中一次性使用0.2mg/ml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6-24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1月检查,33眼(73.33%)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1周测眼压,平均11.20--2.15mmHg,术后6月测眼压,平均16.86mm±3.81mmHg,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41眼(91.1%)形成弥散扁平的功能性滤过;总手术成功41眼(91.1%).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浅前房2眼,前房积血1眼,角膜水肿3眼.讨论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可有效地减少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的形成,充分降低眼压.该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青光眼方法.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 简介:目的探讨可调节缝线技术应用于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107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48例56只眼行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对照组(B组)44例51只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比较术后前房、眼压、住院日等情况。结果术后一周内浅前房的发生率观察组为16.1%(9只眼),对照组为31.4%(16只眼);术后半年,眼压的控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住院日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可调节缝线技术,可减少术后早期浅前房的发生,增加手术安全性,缩短平均住院日,但对眼压的长期控制并不优于传统的小梁切除术。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 浅前房 可调节缝线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前后囊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预防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36眼患儿行前后囊环形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随访1年以上,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全部病例周边囊均有不同程度混浊,视轴区均透明,未出现人工晶状体明显移位、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一期行前后囊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是处理和预防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有效方法,方法简便,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白内障 囊膜环形切除术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超声乳化 后囊混浊
  • 简介:目的:为了寻求安全、简便、经济、有效切除结膜松弛症的手术方法,评价结膜松弛症定量定位切除术和新月形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方法,将2008-01/2009-05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眼科按照结膜松弛症诊断标准入选手术治疗患者30例30眼按患者入选编号末位数的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奇数组行结膜定量定位切除术15例15眼;偶数组行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手术15例15眼。手术后第2,4,8wk分别随访患者症状改善程度,裂隙灯观察结膜松弛症变化情况,测量泪河、BUT,氯霉素眼液尝味试验。结果:结膜松弛症定量定位切除仪和结膜新月形切除术组术后4wk,两组症状改善有效率均为87%,无差异。结膜定量定位切除术松弛结膜完全消除,占87%;结膜新月形切除术组松弛结膜完全消除,占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3,P=0.361)。结膜定量定位切除术后4wk泪河恢复正常者,占87%,BUT≥10s者,占73%,氯霉素眼液尝味试验阳性者,占53%。结膜新月形切除术后4wk泪河恢复正常者,占73%(χ^2=0.833,P=0.361),BUT≥10s者,占67%(χ^2=0.159,P=0.690),氯霉素眼液尝味试验阳性者,占60%(χ^2=0.136,P=0.7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膜松弛症定量定位切除术安全、简便、准确、有效,更适合手术经验不足的医师开展。

  • 标签: 结膜松弛症 定量定位切除术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行改进的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51眼)持续性高眼压状态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如下改进的小梁切除术:1.术中先行前房穿刺并多次放液降压,2.隧道刀制作薄层巩膜瓣并紧密缝合,3.术中散瞳、术毕皮质类固醇结膜下注射等。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眼压控制情况、视力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随访1-6个月,眼压控制≤21mmHg者4611~:,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42眼。本组病例均未出现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等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状态的青光眼应积极手术治疗,改进后的小粱切除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并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 小梁切除术 改进
  • 简介:目的为了寻求安全、简便、经济、有效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方法,评价结膜松弛症结膜新月形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结膜松弛症患者15例(30眼)行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术后第2、4、8周随访患者症状改善程度,裂隙灯观察结膜松弛切除程度、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手术并发症评价、测量泪河、泪膜破裂时间及氯霉素眼液尝味试验。结果术后4周国际眼表面疾病指数明显降低,术后8周趋于稳定,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43,P=0.000)。术后2、4、8周泪河明显改善,术后8周25眼泪河恢复正常。术后8周泪膜破裂时间≥10s有18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97,P=0.004)。术后8周,氯霉素眼液尝味试验阳性率为46.6%(14/30)。松弛结膜残留积分术后2周10分,4周7分,8周6分。手术并发症积分术后2周6分,4周12分,8周8分。结论球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治疗结膜松弛症安全、有效,明显改善结膜松弛症症状。

  • 标签: 结膜松弛症 新月形切除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