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经过超声检查提示周巨大血肿,血肿活检术后十分普遍,随访12个月血肿无后遗症发生

  • 标签: 巨大血肿 活检肾 肾巨大
  • 简介:患者,男,32岁,反复头晕伴心悸1月,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腰痛及发热,体重无明显减轻。体格检查:血压166/116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双区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及叩击痛。既往有2002年车祸外伤病史,自诉10年前在外院发现右肾囊性肿物,后行肾脏穿刺活检考虑为肾脏囊性病变。入院B超:右肾中部可见约6.2cmx4.2cmx5.3cm不均匀实性肿块回声,边界尚清,以稍高回声为主,内见点状强回声光团;CT:右肾中下极见一大小约4.3cmx5.2cm类圆形混杂密度影,大部分突出外,病灶中心为明显低密度,平扫CT值约44HU,密度不均匀,周边部分以实性成分为主,平扫CT值约87HU,病灶最外围环以弧形钙化,推移右肾向前移位,增强扫描中心部分强化不明显,实性成分轻度强化,不排除肿瘤性病变可能(图1、2);后行双ECT检查:右肾功能轻度受损(左GFR:42.54ml/min,右肾GFR:31.68ml/min)。患者右肾占位病变良恶性未明,结合患者外伤病史,不排除陈旧性血肿可能,亦不排除右肾肿瘤病变可能。与患者充分沟通病情后,患者同意行腹腔镜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中下极一肿物,大小约5cmx4cm,表面稍硬,切开肿物可见内呈暗红色泥沙样改变(图3)。术后病理诊断:右肾肿物,结合临床外伤病史,病变符合血肿伴纤维组织包裹及钙化。随诊3年,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无头晕、胸闷、心悸等不适,复查血常规、生化、B超及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右肾切除术 肾血肿 陈旧性 肾脏囊性病变 囊性肿物 体格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镜术后症状性包膜下积液或血肿的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对286例行经皮镜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3例患者术后出现症状性包膜下积液或包膜下血肿,均采取局麻下B超引导包膜下积液或血肿镜穿刺套装穿刺引流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治愈。结论经皮包膜下积液穿刺引流对症状性包膜下积液或血肿可取得治愈效果。

  • 标签: 经皮肾镜 症状性肾包膜下血肿 经皮肾穿刺
  • 简介:摘要1例53岁女性患者因结肠癌多发转移接受瑞戈非尼治疗(120 mg/d口服,第1~21天,间歇7 d,28 d为1个周期)。瑞戈非尼治疗第7天,患者出现右上腹及腰部间断疼痛,逐渐加重。腰痛20 d后行肾脏超声和腹部CT检查提示右肾周包膜下血肿,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99 g/L,凝血功能正常。考虑为瑞戈非尼导致的自发性血肿。停用瑞戈非尼,卧床休息,给予止血和补液治疗。停药11 d后,患者腰部疼痛好转,血红蛋白恢复至102 g/L。停药2个月后复查,腹部超声示右肾周血肿范围缩小,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 标签: 出血 血肿 抗肿瘤药 瑞戈非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冲击波碎ESWL致包膜下周围血肿的发生相关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2000-2012年肾结石ESWL,后致包膜下周围血肿14例的病史资料,分析总结与之密切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和技术参数。结果14例包膜下周围血肿经积极对症治疗后3-9个月血肿均消失。高血压、高龄下盏结石是重要的临床危险因素,高脉冲能量、多脉冲次数、是致病的主要技术参数。结论高血压、高龄下盏结石患者术前应良好控制血压、术中适当降低脉冲次数、控制脉冲频率,在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重点,是降低ESWL致包膜下、周围血肿的重要对策。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肾包膜下 肾周围血肿 护理
  • 简介:错构瘤破裂出血是临床急腹症常见病因之一,以往增强CT或MR是此病诊断的主要影像方法。近年来超声造影通过显示正常实质和病灶之间的微循环灌注差异,不仅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实质性脏器(如肝、脾、等)外伤出血的诊断中取得成效目,但目前其在错构瘤破裂出血的应用尚无文献报道。近期我们采用超声造影诊断错构瘤破裂出血一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超声造影诊断 肾包膜下血肿 破裂出血 肾错构瘤 肝脏局灶性病变 微循环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血肿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9月至2019年5月实施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患者1 856例,根据术后是否形成血肿,分为两组,其中发生血肿患者19例,未发生血肿1 837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术前是否合并尿路感染(以多次尿培养结果阳性为尿路感染诊断标准)、术侧、术侧术前积水程度、术侧结石大小、是否为多发肾结石、手术时间。对各因素首先采取单因素分析,然后将筛选出的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 856例患者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发生血肿者19例,其中8例自行吸收缓解,9例行穿刺引流,2例再次行血肿清除术。单因素分析表明,合并尿路感染(χ2=23.922,P<0.01)、术侧中重度积水(χ2=4.865、0.027)、术侧结石大(t=5.471,P<0.01)及手术时间长(t=3.092,P<0.01)与术后血肿的形成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合并尿路感染[比值比(OR)=4.705,95%CI:1.725~12.833,P<0.01]、术侧中重度积水(OR=4.951,95%CI:1.781~13.767,P<0.01)、术侧结石较大(OR=3.931,95%CI:1.504~10.268,P<0.01)及手术时间长(OR=1.111,95%CI:1.053~1.173,P<0.01)为输尿管软镜术后血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为预防输尿管软镜术后血肿的形成,术前应注意控制尿路感染,对于术前中重度肾积水患者可考虑提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或者经皮穿刺造瘘以缓解肾盂内压力;术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清石率,应特别注意肾盂内灌注压力,及时终止手术,必要时可分期碎石;术后积极抗感染,保证引流通畅,加强监护。

  • 标签: 肾周血肿 输尿管软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致血肿的原因并总结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输尿管镜碎石术致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病例经抗感染、抗休克及止血治疗后治愈。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术致血肿是少见但极其严重的并发症,术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注意灌注压力及灌流量,术后出现血压低、心率快、急腹症应警惕破裂、血肿形成。

  • 标签: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 血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甘露醇均为250ml静滴每6h给药1次。A组加用血肿消口服液(含三七、大黄、莪术、蛴螬、益母草、黄芩等)60ml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或高位直肠滴注;多巴胺1~2μg/(kg·min)24h持续泵入。B组加用多巴胺泵入。治疗28天,A组基本治愈13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5例,总有效率96.67%,B组分别9、12、6例和

  • 标签: 基本治愈 多巴 常规内科 神经功能缺损 肾衰患者 黄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颅内血肿病人826例,其中62例术后颅内再次继发血肿。结果本组62例继发颅内血肿病人治愈或好转55例,5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状态。结论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③颅内压骤减致颅内其他部位出血。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颅内血肿 清除术 继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脑外伤在临床上很普遍,脑外伤导致的硬膜外血肿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之一,但是在诊断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诊,CT扫描是发现颅内损伤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病例对比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自身影像学特点 ,阐述二者的鉴定区别,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硬膜外血肿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报告为硬膜下血肿且被误诊为硬膜外血肿的患者3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为收治时间,对本次患者进行CT检查,且分析颅内血肿不同量和不同部位CT表现。结果本文研究中,经手术活检确诊的有16例,其中10例经复查CT检查,可发现血肿量增加,且实施了相关手术治疗,其余的20例患者经MRI检查、冠状位CT复查而明确诊断,但均恢复良好,出院,且无任何严重后遗症。结论对于硬膜下、硬膜外血肿需联合CT影像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判定,若发现误诊则需予以积极的预后处理,以此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预后情况。

  • 标签: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误诊 预后情况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ReproductiveHematoma,RPHT)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RPHT与未出现术后血肿(Non-PostoperativeHematoma,NPOH),在两组病例、临床特征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组病例比较显示,过早搬动患者、快速输液、呼吸道梗阻和便秘是引起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发血肿的诱发因素.结论对于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不宜过早搬动,应控制输液速度,预防呼吸道梗阻和便秘,减少RPHT发生.

  • 标签: 颅脑损伤 再发血肿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