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肿瘤临床特点。方法收集GIST患者23例,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3例患者手术切除率100%,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成功获得随访19例,随访率82.6%,随访时间1~2年,随访的19例患者中有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其余均存活至今。结论GIST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多见于胃,其次为小肠,外科手术时主要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手术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间质肿瘤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胃肠间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本组60例胃肠间质肿瘤的病灶分别位于胃部、小肠、直肠肛管、食道等位置;免疫组化表达程度最高的为CD117、CD34,而SMA以局灶状阳性呈现。结论胃和小肠是胃肠间质肿瘤的发病主要部位,及时了解CD117、CD34表达情况、组织学特征、核分裂图像等特征,可促进疾病诊断率明显提高,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胃肠间质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外科治疗对胃肠间质肿瘤患者进行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例胃肠间质肿瘤患者设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其外科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与评价。结果本组15例胃肠间质肿瘤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未有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或死亡。其中7例(46.7%)经6个月~3年随访,了解到有胃肠间质肿瘤转移或复发的情况。结论为胃肠间质肿瘤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能够确保临床疗效,但术后容易出现肿瘤转移或复发的情况,临床需要予以足够重视,以提高今后医院单位救治本病的水平。

  • 标签: 胃肠道 间质肿瘤 外科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监测在胃肠间质瘤(GIST)靶向治疗效果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局部晚期和伴肝转移的GIST患者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2)病理组织学诊断为GIST;(3)术前影像学评估发现GIST侵犯周围器官或局部转移,估计难以达到R0切除、或肿瘤最大径>10 cm、或伴有肝转移、或预计手术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而未行手术者;(4)首次接受伊马替尼400 mg/d治疗;(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2分。排除标准:(1)基因检测显示为PDGFRA基因18外显子的D842V突变;(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5倍正常值上限;(3)血清总胆红素>1.5倍正常值上限;(4)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或血小板计数<75×109/L,或血红蛋白<60 g/L;(5)肌酐>1倍正常值上限;(6)入组前12个月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7)妊娠或哺乳期女性;(8)患有其他严重的急慢性生理或精神问题,经研究者判断,认为不适合参加研究。剔除入组后不能耐受伊马替尼治疗方案、或有严重不良反应以及不按方案服药者。在伊马替尼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时,使用定量聚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的DOG-1表达量,并把DOG-1/β-肌动蛋白值>3×10-5作为GIST的CTC阳性界值。分析CTC阳性率、伊马替尼治疗效果(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CTC阳性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将治疗后1个月的"DOG-1降低量/DOG-1基础量"作为评估靶向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计68例GIST患者入组,39例为局部晚期GIST,29例GIST伴肝转移;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31~74(51.2±11.8)岁。全部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2个月后,有43例评估为部分缓解,11例为疾病稳定,无完全缓解病例,14例评估为疾病进展,伊马替尼有效率为79.4%(54/68)。伊马替尼治疗期间,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22.1%(15/68),其中3级粒细胞减少12例,4级药疹3例,均予以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68例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的CTC阳性率分别为66.2%(45/68)、41.2%(28/68)和23.5%(16/68)。CTC阳性与肿瘤大小、是否有肝转移、核分裂象及危险程度分级有关(均P<0.05)。将靶向治疗有效组与靶向治疗无效组分别进行分析发现,有效组CTC阳性率呈下降趋势,而无效组CTC阳性率却呈升高趋势。检测治疗后1个月的CTC改变趋势预测GIST靶向治疗效果的AUC=0.823(P<0.001),当治疗后1个月的DOG-1含量下降>57.5%时,可作为判断治疗有效的指标,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100%。结论检测外周血CTC可以评估GIST患者靶向治疗的效果,可以为进一步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循环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1年1月-2011年1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因溃疡穿孔而就医的2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效果显示,22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11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吞咽困难症状评估,评估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满分50分,患者手术治疗前吞咽困难症状评估分为37.85-4.55,患者手术治疗后吞咽困难评估分为27.75-2.45,患者手术治疗后吞咽困难评估分明显低于手术治疗前评估分,结果显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有优越性。结论临床采用手术方式切除胃肠间质瘤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能在第一时间控制病情持续发展,迅速缓解患者临床出血的状况。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手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277-01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与体会,寻求合理的手术治疗胃肠问质瘤(GIST)的方法。方法44例CDll7或CD34阳性的GIST患者中男22例,女22例,其中胃间质瘤24例,小肠间质瘤8例,十二指肠间质瘤4例,直肠间质瘤3例,小肠系膜间质瘤2例,结肠系膜间质瘤1例,腹膜后间质瘤l例,盆腔间质瘤1例。分别采取胃部分切除、胃大部切除、小肠肠段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十二指肠部分切除、十二指肠切开肿瘤切除加胃部分切除、直肠切除、后腹膜肿块切除、盆腔肿块切除、联合脏器切除等术式。结果除l例盆腔巨大间质瘤未能完整切除外,其余肿瘤均能肉眼观无残留切除,中高危患者术后辅以靶向治疗,生存中位数超过2年。结论胃肠间质瘤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完整切除。小于2cm的胃间质瘤疑似病例是否手术应视肿瘤位置而定。某些部位如十二指肠的间质瘤,手术时既要考虑足够的切缘边距,又要规避手术的巨大风险和尽量保留器官的功能。GIST复发后是否再次手术,应根据肿瘤对靶向药物治疗的反应而定。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手术治疗
  • 简介: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一类异质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差异很大.肿瘤从小于1cm到超过35cm均有报道,其生物学行为也从近乎良性到高度恶性不尽相同[1].在靶向药物伊马替尼应用于GIST治疗之前,GIST完整切除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不完全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小于10%,原发性GIST完整切除术后复发率约为40%~90%[2,3],尽管报道差异较大,但总体复发率仍偏高.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为10~20个月[2,3].如何解决GIST切除术后的复发问题一直是GIST治疗领域的难点和热点.

  • 标签: 治疗现状 瘤辅助 胃肠间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破裂是胃肠间质瘤(GIST)发生、发展和诊疗过程中常见的临床事件,与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其诱因包括腹腔压力升高、挤压、碰撞、不适当手术操作等;肿瘤巨大、小肠GIST、核分裂象高和KIT 11外显子557/558缺失突变等不良生物学行为以及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反应良好、迅速使肿瘤液化、坏死等为其高危因素。当前指南认为,肿瘤破裂是GIST完整切除后复发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是确定服用伊马替尼时间、甚至终身辅助治疗的指征。然而,肿瘤破裂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或缺乏公认的定义,因此,肿瘤破裂发生率的报道差异很大,缺少相应流行病学资料,也很难评估肿瘤破裂的临床意义。根据相关文献和国际指南,将肿瘤破裂分为自发性及医源性破裂,并根据Oslo criteria标准,将肿瘤破裂分为6类:(1)肿瘤破裂或破碎;(2)血性腹水;(3)肿瘤部位胃肠道穿孔;(4)邻近器官镜下肿瘤浸润;(5)经病灶切除或分块切除病灶;(6)切取活检。如下的肿瘤完整性轻微缺损不视为破裂,即(1)肿瘤引起的胃肠道黏膜缺损或肿瘤破溃到胃肠道;(2)镜下肿瘤穿透腹膜或肿瘤腹膜医源性损伤;(3)无并发症经腹腔穿刺活检;(4)R1切除。此外,我们进一步强调识别GIST破裂的高危因素、预防和积极干预肿瘤破裂的重要性。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肿瘤破裂 定义 镜下切缘阳性 临床结局
  • 简介:胃肠间质瘤是原发于胃肠道和腹腔的间叶细胞肿瘤,绝大多数存在c-kit基因突变。即便是极低恶性,仍有复发的可能。外科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c-kit特异性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是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的重大进步,改变了GIST的治疗现状。

  • 标签: 胃肠肿瘤 间质瘤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辅助检查诊断为GIST的方法有:胃镜、肠镜检查及活检组织病理诊断18例(85.7%),增强CT检查12例(57.1%),超声内镜检查8例(38.1%),上消化道造影1例(4.8%)。2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后免疫组织化学及危险度分级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1例中15例为胃间质瘤,6例为小肠间质瘤。本组患者进行CD117、CD34、S100、和SMA等4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达阳性率CD117(95.24%)和CD34(71.43%),CD117,CD34在胃肠间质瘤中表达明显高于S100(9.52%)和SMA(38.09%),χ^2=10.00、16.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高危患者口服伊马替尼明显提高生存率。结论CD117与CD34同时表达有助于临床诊断。手术是胃肠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靶向药物具有延缓胃肠间质瘤的复发和转移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在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肠间质瘤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8年12月浙一医院外科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23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共23例,平均年龄54.5岁,男16例,女7例,均发生于胃部。病理诊断示交界性4例,良性2例,恶性4例。其中6例行免疫组化检查。CD117,CD34(+)5例,SMA,S-100(-)6例。10例均行胃部分切除或大部切除术,其中1例行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结论胃肠间质瘤的诊断需要内窥镜、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的结合。手术切除是最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胃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GIST的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结论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肠间质瘤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月-1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因溃疡穿孔而就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2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临床经过诊断及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后全部行手术治疗。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手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19-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探讨其诊断和治疗,并评价预后。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3月5年期间收治的47例胃肠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完成随访。结果47例病人中CD117阳性40例(85.1%),CD34阳性39例(83.0%),S-100阳性10例(21.3%),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3例(6.4%),结蛋白desmin全部阴性。结论CT结合内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最终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CD117是诊断GIST的重要标记物,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效果满意.恶性GIST宜行较大范围的切除术,必要时须行联合脏器切除。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诊断 免疫组化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CT表现以及与肿瘤危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间质瘤,并与肿瘤危险程度分级进行对照。结果;CT扫描表现为胃间质瘤7例,小肠间质瘤10例,结肠间质瘤2例,直肠间质瘤1例,难以确定部位者1例,22例中良性3例,交界性6例,恶性13例。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均匀实性者4例,不均匀实性者11例,囊实性混合者5例,有2例有钙化灶。增强扫描有3例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内有斑点状变性坏死灶;17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肿块内可见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区。3例良性者为均匀类圆形实性肿块,直径<5cm。交界性与恶性者形态、大小、密度等无明显差别,肿瘤直径均>5cm。结论CT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较大,胃肠间质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肿瘤的大小、边界、密度、强化方式及有无转移可以判断肿瘤的危险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CT表现特点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CT及钡餐造影的影像表现,以提高胃肠钡餐造影及CT对GIST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GIST影像检查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胃15例,小肠2例,结肠1例。8例行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其中7例病灶呈圆形、卵圆形,界限清晰,边界光滑,1例呈分叶状,瘤体周围黏膜呈推移改变,管壁无僵硬。18例行CT检查,16例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2例呈不规则分叶状,其中13例密度不均匀,明显不均匀强化,8例可见明显瘤内坏死、液化;5例密度均匀,中度或明显均匀强化。恶性15例,肿块直径多大于5cm,边界不清楚,2例出现肝脏转移灶;,交界性1例,良性2例,肿块直径小于5cm,边界清楚,均匀强化。结论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及CT检查对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钡餐造影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