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放射疗法已广泛应用于腹腔和盆腔肿瘤的治疗,如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宫颈癌.但因个体的差异、放射剂量与疗程和保护措施等因素,在杀死肿瘤组织的同时,照射区域正常组织亦会出现急慢性损伤.

  • 标签: 损伤防治 放射性肠 放射疗法放射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介入性放射疗法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肺癌患者。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基本住院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组要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研究组96.67%高于常规组73.33%(P<0.05)。结论肺癌介入性放射疗法实施护理干预,能消除患者内心焦虑、暴躁的情绪,提高机体康复速递,符合患者的护理需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介入性放射疗法 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目前治疗挑战依然巨大。本文综述了低剂量放射疗法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潜在作用。首先介绍了心力衰竭的病因与治疗挑战,然后总结了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评估了低剂量放射疗法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最后展望了低剂量放射疗法在未来治疗心力衰竭中的潜在优势和可能的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与展望。

  • 标签: 低剂量放射疗法 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疗法(IMRT)和三维适形放射疗法(3DCRT)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时膀胱、直肠、小肠受照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18年1—12月25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3DCRT治疗12例(3DCRT组),采用IMRT治疗13例(IMRT组)。采用正常组织接受20、40和60 Gy照射体积占总体积百分比(V20、V40和V60)评估膀胱、直肠、小肠受照体积。比较两组放射性并发症和疗效。结果IMRT组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膀胱和小肠V20、V40和V60不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3DCRT组,不同处方剂量间V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40和V60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不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在同一处方剂量下,IMRT组膀胱V20、V40和V60及小肠V40和V60均明显小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肠V20均接近100%,不同处方剂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40和V60随着处方剂量的增加不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在同一处方剂量下,IMRT组V40和V60均明显小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3DCRT组(1/13比3/12、0比3/12、1/13比4/12和2/13比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DCRT比较,IMRT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对周围器官的放射性损伤较小,且放射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好。

  • 标签: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放射疗法,适形 辐射剂量 回顾性研究
  • 简介:肺癌转移发生率在50%以上,多因神经系统症状而就诊。肺癌转移最常见症状为头痛,其次为定位功能失常、精神异常及颅内压升高,另有5%~10%的患者有急性脑卒中表现。全放疗(wholebrainradiationtherapy,WBRT)为肺癌转移者的常规放疗方式。做好全放疗的护理工作,对改善此类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关键作用。现总结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68例肺癌转移WBRT患者的护理经验如下。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全脑放射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转移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采取全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vs26.93%)(P<0.05);12、24个月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vs38.46%,38.46%vs19.23%)(P<0.05)。结论全放射治疗同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有效抑制转移瘤生长,提高局部控制率。

  • 标签: 脑转移瘤 放射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能取得全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相同的生存率,对于局部控制来说,结果有冲突。全放疗较局部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手术)减少颅内新发病灶。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颅内治疗病灶外以及颅内总体复发率均增加,而且联合全放疗不增加认知功能损伤。对于1-3个转移瘤患者,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生存好于单纯全放疗。全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较全放疗能改善局部控制,并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基础上改善KPS评分。对于单发转移灶,联合治疗有生存获益。但2个及2个以上的转移灶是否有生存优势,尚有争论。对于多发转移瘤、KPS〈70分的患者联合治疗能改善生存。全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和手术联合全放射治疗两组无生存差异。

  • 标签: 肿瘤 脑转移 立体定向外科 放射治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移瘤全加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全放疗30~40Gy/3~4周,再行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治疗补量20~32Gy,病灶总剂量达55~60Gy。结果全放疗加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转移瘤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 标签: 脑转移瘤 全脑照射 适形照射
  • 简介:转移癌是最常见的成人颅内肿瘤,采用积极治疗措施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不同预后因素患者需选择个体化治疗模式。本文综述目前初诊转移癌全放射治疗现状与进展。全放疗联合手术或立体定向放疗的治疗模式在延长生存期、改善神经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了很大优势,期望多学科综合治疗研究进展能进一步改善疗效。

  • 标签: 脑转移癌 全脑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伽马刀放射治疗及全放射治疗对肺癌转移病灶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肺癌转移病灶患者,按照患者身体情况分为伽马刀放射治疗组及全放射治疗组(各组75例),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伽马刀放射治疗组1年生存利率为86.67%相比全放射治疗组的70.67%明显更高(p<0.05);伽马刀放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对比全放射治疗组的16%显著更低(p<0.05)。结论:伽马刀放射治疗肺癌转移病灶患者疗效更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伽马刀放射 全脑放射 肺癌脑转移病灶 疗效
  • 简介:摘要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其主要病理类型,且易发生转移。目前,NSCLC转移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放疗是转移局部治疗的常用方法,随着技术和药物的不断发展更新,放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何联合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本文将对NSCLC转移放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工作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肿瘤,脑转移 放射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转移瘤病人的预后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对其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文对1977.5至1996.5收治的转移瘤130倒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原发肿瘤为肺癌的118倒,其它来源的为12例。所有病人给予全放疗,其中,辅以手术的17例;辅以化疗的63例。结果: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1年生存率为32%。年龄≤65岁、单发转移灶、无其它部位转移者预后好;原发乳腺癌的转移瘤病人比原发鳞癌及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好。放疗剂量≥60Gy扭与<60Gy组比较,有效率由33%提高至lOO%(P

  • 标签: 脑转移瘤 病人 全脑放疗 放射治疗 手术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