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开放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ACS)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国内6家医院收治的186例(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65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6例,福建省立医院33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31例,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7例、石狮市总医院4例)急性胰腺炎合并AC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2例,女44例;年龄为(43±8)岁。观察指标:(1)患者腹腔开放治疗情况。(2)不同治疗结局患者临床特征分析。(3)不同治疗结局患者尿量、乳酸、肠内营养摄入量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的变化趋势。(4)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²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向前逐步回归模型。结果(1)患者腹腔开放治疗情况。186例患者腹腔开放治疗前腹内压、氧合指数、乳酸、SOFA评分分别为(23.3±1.9)mmHg(1 mmHg=0.133 kPa)、(121±24)mmHg、(5.0±3.4)mmol/L、(10.4±3.6)分;治疗后168 h上述指标分别为(11.2±2.9)mmHg、(222±38)mmHg、(3.2±2.1)mmol/L、(4.4±2.3)分;两者上述指标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855.26,208.50,174.91,208.47,P<0.05)。(2)不同治疗结局患者临床特征分析。186例患者中,166例住院期间生存并顺利出院,20例住院期间死亡。腹腔开放治疗前,住院期间生存患者年龄、SOFA评分、术前ACS持续时间、乳酸分别为(41±7)岁、(9.4±3.4)分、13(10,21)h、(4.2±0.6)mmol/L;死亡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5±6)岁、(11.5±2.4)分、65(39,84)h、(5.2±0.5)mmol/L;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2.71,Z=-5.36,t=-7.16,P<0.05)。腹腔开放治疗后,住院期间生存患者术后急性胃肠损伤持续时间,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时间,脱离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早期确定性关腹,术后肠瘘类型(无肠瘘、高位肠瘘、低位肠瘘)分别为4(2,6)d,4(3,7)d,34(21,41)d,3(2,6)d,126例,131、23、12例;死亡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3(10,17)d,10(8,18)d,0(0,3)d,8(6,12)d,1例,2、15、3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60,-3.75,-3.64,-3.06,χ²=41.43,45.86,P<0.05)。(3)不同治疗结局患者尿量、乳酸、肠内营养摄入量及SOFA评分的变化趋势。腹腔开放治疗前,住院期间生存患者尿量、乳酸、肠内营养摄入量、SOFA评分分别为(0.29±0.10)mL/(kg·h)、(4.2±0.6)mmol/L、0.0 kcal/(kg·d)、(9.4±3.4)分,治疗后168 h上述指标分别为(2.22±0.15)mL/(kg·h)、(1.9±0.7)mmol/L、(20.7±2.9)kcal/(kg·d)、(3.7±2.2)分;住院期间死亡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0.28±0.08)mL/(kg·h)、(5.2±0.5)mmol/L、0.0 kcal/(kg·d)、(11.5±2.4)分,治疗后168 h上述指标分别为(0.28±0.09)mL/(kg·h)、(7.7±0.8)mmol/L、(4.6±1.8)kcal/(kg·d)、(12.4±2.1)分;两者上述指标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25.57,188.59,394.84,37.52,P<0.05);两者上述指标不同时间点与治疗结局存在交互效应(F交互=383.14,233.04,169.83,36.61,P<0.05);两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 739.56,877.98,542.05,240.85,P<0.05)。(4)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SOFA评分、术前ACS持续时间、降钙素原、乳酸、术后肠瘘类型(高位肠瘘)、腹腔出血、术后急性胃肠损伤持续时间、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早期确定性关腹是影响腹腔开放治疗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风险比=1.07,1.18,1.39,1.16,8.25,12.26,2.83,1.29,1.56,1.41,0.02,95%可信区间为1.00~1.15,1.45~2.27,1.22~1.57,1.02~1.32,1.75~38.90,7.37~41.23,1.16~6.93,1.22~1.37,1.23~1.99,1.08~1.84,0.00~0.1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CS持续时间延长、术后高位肠瘘、术后急性胃肠损伤持续时间延长是影响腹腔开放治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1.05,7.95,1.17,95%可信区间为1.01~1.32,2.05~30.87,1.13~1.95,P<0.05),早期确定性关腹是独立保护因素(风险比=0.10,95%可信区间为0.01~0.89,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CS持续时间与术前SOFA评分呈正相关(r=0.71,P<0.05)。结论腹腔开放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ACS患者有效。术前ACS持续时间延长、术后高位肠瘘、术后急性胃肠损伤持续时间延长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确定性关腹是独立保护因素。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 腹腔间隙综合征 腹腔开放 高位肠瘘 急性胃肠损伤 持续时间
  • 简介:摘要背景临床场景中,腹腔高压对人体的影响依赖时间,尚不清楚时间因素所起作用。目的研究腹腔高压持续时间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连续性纳入入住福建省10所三甲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tion, IAH)危重症患者256例,动态监测腹腔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后获得IAH持续时间(duration of intra-abdominal hypertention, DIAH),同时观察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住ICU期间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日平均摄入能量,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其相关性。根据被纳入研究后60 d的生存状态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并验证DIAH对IAH危重症患者60 d死亡风险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s, ROC曲线),分析DIAH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DIAH与机械通气时间、CRRT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679、0.541及0.794,与EN日平均摄入能量呈负相关关系,r=-0.669,P值均<0.001。多因素校正后,DIAH是与IAH危重症患者60 d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05, 95%CI 1.01~1.12; P = 0.012),并且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变化趋势。DIAH的ROC曲线分析显示,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25,[95%CI(0.763~0.886)],P<0.001,当截断值为16.5 d时,灵敏度为78.4%,特异度为75.4%。结论DIAH是影响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应尽早识别并快速干预IAH的病因,缩短DIAH。

  • 标签: 腹腔高压持续时间 危重症 病死率 预后 危险因素 Spearman秩相关 Logistic回归分析 ROC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