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布洛芬混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及使用价值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2013年3月-2013年12月中高热患儿5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吲哚美辛栓进行降温,治疗组采用布洛芬混进行降温,在患儿服药后留观3小时,每隔1小时测量患儿体温变化并进行记录,通过记录体温变化以判定疗效,同时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耳鸣及皮疹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的总有效率92.0%。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患儿出现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O%;对照组共出现4例恶心、2例呕吐、2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在停药后症状均消失,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布洛芬混应用于小儿发热的治疗,具有起效快、疗效肯定、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小儿发热 吲哚美辛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混制备洗涤红细胞的临床应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1月本站制备的0.9%生理盐水混(保存期为24小时)和MAP红细胞保存(保存期同悬浮红细胞)的洗涤红细胞共计505袋进行研究分析,将两种混的洗涤红细胞各取24袋作为质量抽检,检测血红蛋白含量和上清蛋白含量,分析两种混的质量抽检结果;分析两种洗涤红细胞加班制备次数;将临床供应的两种混的洗涤红细胞共计457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9%生理盐水组的血红蛋白含量(29.45±0.15g/U)、上清蛋白质含量(0.17±0.02g/U)均与MAP保存组血红蛋白含量(29.39±0.22g/U)、上清蛋白质含量(0.18±0.04g/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9%生理盐水组加班制备次数与MAP保存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0.9%生理盐水组的临床发放量与MAP保存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0.9%生理盐水混洗涤红细胞与MAP红细胞保存洗涤红细胞的临床适应性均高,但MAP红细胞红保存洗涤红细胞的加班制备次数明显较少,且制备血量逐年增加,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混悬液 制备 洗涤红细胞 临床适应性
  • 简介:采用0.01MPBS等渗配制的浓度为70%的乙醇固定对虹鳟活体胚胎进行固定,并以蒸馏水配制的浓度为70%乙醇固定作为对照,探讨用于流式细胞术分析的胚胎组织单细胞制备方法。实验结果表明:PBS-乙醇和蒸馏水-乙醇固定均可获得分散良好的单细胞,但蒸馏水-乙醇固定制备的胚胎细胞中细胞数量相对较少,细胞碎片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G0/G1峰较宽。而PBS-乙醇固定制备的细胞,细胞形态完整、背景较干净,细胞粘连少,几乎没有细胞碎片,流式上机检测各参数值较理想;以PBS-乙醇固定制备2n虹鳟胚胎单细胞作为材料检测,其结果与以红细胞为对照的样品检测DNA相对含量结果相一致,均为50AU。本研究表明利用PBS-乙醇固定制备鱼类胚胎组织单细胞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胚胎 单细胞悬液 流式细胞术(FCM) DNA含量
  • 简介:目的观察癫痫大鼠海马细胞对海马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谷氨酸组(包括5μmol/mL、25μmol/mL2个亚组)、正常大鼠海马细胞组(包括20μg/mL、40μg/mL2个亚组)及癫痫细胞组(包括20μg/mL、40μg/mL2个亚组),分别向接种了海马干细胞神经球的96孔培养板内加入培养基、相应浓度谷氨酸、正常大鼠海马细胞及癫痫细胞,应用MTT法比较4组在分化第1、7、10、14天之间海马干细胞分化活力.结果随着分化时间的延长,各组MTT值均呈增加趋势.各浓度谷氨酸组及正常海马细胞组细胞活力较对照组下降,而癫痫细胞组的细胞活力较对照组轻微增加.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相同浓度的癫痫细胞组与正常海马细胞组之间MTT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细胞未对海马干细胞的分化产生影响.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细胞分化 癫痫 微环境
  • 简介:摘要:本研究根据药物特性,对5种不同浓度苯甲酸钠(0.1%,0.2%,0.3%,0.4%,0.5%)的干混剂进行抑效力研究,来确定干混剂中抑菌剂的合理添加量。结果表明,干混剂中苯甲酸钠的最低有效剂量为0.2%-0.4%。

  • 标签: 干混悬剂 抑菌剂 抑菌效力 苯甲酸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洛芬混口服及联合物理降温治疗小儿高热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2组,第1组给予口服布洛芬混,第2组在第1组的基础上联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观察患儿体温下降情况。结果两组降温总有效率均为100%;联合擦浴组体温下降较单纯口服布洛芬混组快,体温下降幅度大(P<O.05)。结论布洛芬混口服治疗小儿高热降温效果满意,联合物理降温具有协同效应。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小儿高热 效果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布洛芬混联合物理降温治疗儿童发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收治的100例发热患儿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用布洛芬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物理降温法。结果:观察组用药后0.5h、1h、1.5h、2h体温较对照组更低;临床有效率高达96.00%,较对照组的82.00%更高,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胃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诺卡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目前脓诺卡导致肺部感染的病例报道罕见。本文报道1例脓诺卡肺部感染病例,通过分析诺卡的临床感染特征、影像学变化、检验结果以及药物治疗过程,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帮助,加强临床、药学及检验等多学科的协助诊疗。

  • 标签:
  • 简介:对红曲不同溶剂提取的抑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曲中的水溶性成份、醇溶性成分及脂溶性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抑性。但是不同提取溶剂的提取物对同一种微生物抑效果有差异:同一种溶剂提取物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抑效果也不同。

  • 标签: 抑菌性 提取液 红曲 抑菌效果 脂溶性成分 提取溶剂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哮喘性支气管炎采用布地奈德混联合沙丁胺醇混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治疗的10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使用常规治疗加布地奈德混联合沙丁胺醇混治疗,作为观察组。另外一组使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对照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数量为35,观察组治疗效果有效数为45。经过比较,采用布地奈德混联合沙丁胺醇混治疗的方式明显比普通治疗效果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哮喘性支气管炎 布地奈德 沁丁胺醇混悬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地氯雷他定干混剂联合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门诊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地氯雷他定干混剂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地氯雷他定干混剂联合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6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免疫指标,治疗前,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8+、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可考虑采用地氯雷他定干混剂联合卡介多糖核酸注射,疗效突出,显著改善其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及硫酸特布他林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实验组应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联合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混,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显效率(93.0%)高于对照组(76.7%),且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及硫酸特布他林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缩短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氧气驱动 布地奈德 硫酸特布他林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