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余华作品英语译介的传播模式可以从文本选材、文本翻译、编辑出版、传播接受等四环节进行构建。二十年来,余华作品译介从零星走向系统,从译介初期四环节断裂发展到现在多层多向互动,翻译出版速度加快,传播接受度提高。

  • 标签: 余华 选材 翻译 编辑出版 传播接受
  • 简介:本文尝试以莫言作品在中东欧的翻译和出版为对象,考察小语种国家对莫言的接受及存在的问题。以笔者搜集的中东欧国家译介莫言作品的第一手资料入手,就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东欧出现的"莫言旋风"现象,分析其作品在这一地区得到传播和接受的原因,同时展望中国当代文学在中东欧接受的前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 标签: 莫言 中东欧 文学 译介 传播 接受
  • 简介:学术权力在西方是一种系统性权力.指学术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权力。然而在中国语境下.学术权力的概念意义逐渐主体化并窄化为学者权力。学术权力窄化作为一种“合法的偏见”,应对了学术场域失衡中治理结构调整与政策改革的需要,并最终指向学术人员权利。严格来说.学术权力并不是由西方引进,而是受西方类似概念启发产生的一个十分本土化概念。因此既要尊重学术权力的“概念原型”,也要考察其在使用发展中的“实践变式”,避免陷入“概念原型”与“实践变式”间方枘圆凿的困境。

  • 标签: 学术权力 中国语境 窄化
  • 简介:《译文》(1934—1937)是中国第一份专事外国文学翻译的期刊。它由鲁迅等左翼进步文人创办,历经了创刊、停刊、复刊、终刊的艰难过程。《译文》的翻译选材来源广泛,文学体裁多样,积极构建了现代中国的早期"世界文学"图景。在国民党严苛的出版审查下,《译文》的译者群体采取灵活的方法,坚守了译作的反阶级压迫、反民族侵略的革命性办刊宗旨。在介绍优秀外国作品、传播进步思想、培育编译人才等方面,《译文》做出了积极贡献。

  • 标签: 《译文》(1934—1937) 办刊始末 翻译选材 编译方法
  • 简介: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其间产生了独特的中华民俗。中华民俗文化从产生、发展和演变经历了几千年,并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作为来源现实生活的小说,其中自然会有许多民俗文化。本文以莫言获奖作品《红高粱家族》的英译本为语料,通过考察《红高粱家族》小说中的民俗文化英译来探讨中华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结果认为:葛浩文的翻译以读者为导向,采用以归化翻译策略为主同时也灵活兼顾运用异化以及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作为辅助。其目的就是在介绍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追求行文通顺易懂。

  • 标签: 红高粱 民俗文化 翻译策略
  • 简介:这里所谓的“译介”类作品并不包含《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文学名著,而是有关人生、情感方面的短小篇章,诸如《中彩那天》《钓鱼的启示》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也包括中国作者撰述的类似作品,比如《尊严》等。这些从西方译介而来的作品,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传递着相同的人间真情和人生感悟。同时也不能否认,其行事逻辑和行文逻辑与中国传统有着明显的差异。比如在“认知冲突”中建立起“道德抉择”,《中彩那天》中“还”还是“不还”?《尊严》里“吃”还是“不吃”?其他文本中类似冲突也比比皆是,这与擅长以物喻人、借物言志的中国式说教有着明显差别。再如,因为“冲突”,即使篇幅短小也形成了戏剧化的情节转向,像《钓鱼的启示》中费尽心力钓上大鱼却不得不放走,更别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急转直下的情节震荡。

  • 标签: 认知冲突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作品 译介 情节 西方
  • 简介: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O’Connor)是美国南方杰出的女作家。1925年,她出生于乔治亚州的一个天主教家庭,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和社会科学,1947年毕业于依阿华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奥康纳1952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64年死于红斑狼疮。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她出版了长篇小说《智血》《暴力夺取》和其他三十一部短篇小说。

  • 标签: 奥康纳 美国南方 好人难寻 故事集 老祖母 生活背景
  • 简介:从对勃朗特姐妹作品的介绍和评论、采用的翻译策略、译本的流传三个方面梳理了伍光建的贡献。他在译者序中介绍了勃朗特姐妹的生平,表现出对作者才华的欣赏;对于夏洛蒂,他表达了女性作家不必不如男性作家的观点;对于艾米莉,虽不太欣赏其小说,但因其用意布局新鲜而毅然译出。从通俗化的书名、有节制的删节、朴实流畅的语言等方面论证了他通俗化的翻译策略。伍译本在大陆、港台等地不同时期的出版和传播,说明其通俗化手法面对大众读者是成功的。伍光建为勃朗特姐妹的作品在中国走上经典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伍光建 勃朗特姐妹 译介 出版 传播
  • 简介:在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中,作为异域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少数民族独特文化、族群特征和语言结构的场域,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差异的彰显,在他文化中构建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明确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的翻译目的,确立和筛选最佳源语文本,采用合作翻译等多种翻译学策略,或能改变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边缘地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化"走出去"。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翻译 “走出去” 文化构建 差异
  • 简介:文章以前现代时期,艺术史如何逼近、图解跨文化艺术交流为研究对象,以蒙古帝国崛起之后,意大利与欧亚大陆之间的关联为焦点,因为彼时在出游旅行、商业贸易、物品交换等领域,都表现出了一种日新月异的更新之势。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远赴中国,仅是其中一个较为人知的事例:实际上,当时工匠、技艺与货物的流动规模前所未有,并在该过程中糅合、重释了来自异域的视觉文化传统。然而,在艺术研究史上,除却一些具体的艺术品之外,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这次交流的文献资料或记录,这给研究者们带来了理解上的若干疑问。为探寻一些可行的研究方法,本文试以两件产自意大利的艺术品为案例加以具体分析。第一件是完成于14世纪30年代的一份手稿,上面不仅可见蒙古王者的形象,似乎还运用了波斯画的技法;第二幅《圣母子》绘于15世纪20年代,是一幅小型祭坛画,其上有一段古阿拉伯文写就的伊斯兰教箴言。

  • 标签: 蒙古帝国 意大利艺术 热那亚画稿 詹蒂莱·达·法布里亚诺 艺术研究方法论
  • 简介:图1《贪食》,选自《考卡雷利抄本》,14世纪:30年代绘制,牛皮纸上以墨、金为主色,长约170毫米,宽约100毫米,现藏于大英图书馆,为27695号手稿副本,对开第13张正面。大英图书馆拍摄,开放图片。

  • 标签: 欧洲艺术 中世纪 大英图书馆 图录 案例 译介
  • 简介:百年老字号的商务印书馆由民营机构发展而来,历经清末民初的风谲云诡,一举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元老夏瑞芳和张元济的支持下,印书馆大力发行西洋翻译小说,推出了诸多翻译文学大家,成就一批声名显赫的译者,如林纾、严复、周作人等。印书馆的翻译文学工作是其诸多出版工作的缩影,其对西洋小说的译介出版,不仅让印书馆获得了傲视同行的成功经验,而且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文学大家 翻译文学 风谲云诡 出版工作 张元济 民营机构
  • 简介:对晚清德籍传教士郭士立个人翻译活动进行梳理,从译介学的角度指出“主耀中华”的意识形态是推动郭士立翻译活动的关键力量。以史鉴今,郭士立在翻译活动中种种不当行为表明,在译者素养的形成中,意识形态对译者能力和职业道德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 标签: 郭士立 “创造性叛逆” 意识形态 “主耀中华” 译者素养
  • 简介:中韩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史,自从1992年两国建交以后,韩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的规模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随着中韩两国文化交往的不断深人,“韩流”的发展也带动了韩国大众文学的盛行。在此过程中,韩国政府也积极推动本国文学走向世界,尤其是2001年韩国文学翻译院的建立促进了韩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的翻译和出版。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建交后至今的这段时期内韩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情况,以韩国文学翻译院资助的韩国文学作品的中文译作为主要对象,分析韩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的现状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且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翻译出版的相关课题。韩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不仅仅停留在翻译出版的层面,它还与两国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密切相关。因此希望通过此分析能够对未来中韩两国文化方面的交流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中韩建交 韩国文学 翻译出版 “韩流” 影响 文化交流
  • 简介:黄科安《叩问美文:外国散文译介与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站在学术前沿,从“译介”这一崭新视角来探讨中国现代散文的基本范式和理论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和开创性学术贡献。

  • 标签: 外国散文译介 中国散文 现代转型 价值意义
  • 简介:中国古典诗歌西传法国和欧洲,得益于18世纪知识渊博、汉学水平、文学造诣俱佳的传教士汉学家率先译介与引进。本文仅以来华耶稣会士马若瑟(JosephMariedePremare,1666-1735)、白晋(JoachimBouvet,1656-1730)、韩国英(Pierre-MartialCibot,1727-1780)神父译介《诗经》为例,对其诗译文本进行举证考析、解读,便可见出,《诗经》西渐法国(欧洲)初期,如何受制于译介者的传教布道的宗旨而形成其诗译的成败得失,以及中国诗歌(文学)西传法国和欧洲旅程中如何伴随18世纪传教士汉学的生成、发展而发展的某些特点。

  • 标签: 传教士汉学家 马若瑟 白晋 韩国英 《诗经》
  • 简介:导数概念与运算主要包括:导数的慨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以及导数的运算法则(理科还包括复合函数的导数).这部分内容作为导数的基础,难度不大,往往以求切线方程或根据切线性质求参数的形式考查.

  • 标签: 导数 备考策略 复合函数 运算法则 几何意义 切线性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约翰逊先生有一个很小的烤架,只能烤两块牛排。这天他们一家三口到户外郊游,他妻子和女儿贝齐都饿极了,问题是要怎样在最短时间内烤三块牛排呢?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