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多巴胺能系统的功能失调可通过增强或减弱伤害性信号的转导直接调节痛觉,也可通过作用于情感和认知过程,影响个体对伤害性感觉的预期值、体验和解释,从而间接地调节痛觉。文章综述了中枢多巴胺能系统的功能解剖学构成,并阐述了多巴胺在疼痛中的关键作用,旨在为深入探讨多巴胺在自然镇痛中的作用,并为一系列疼痛症状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 标签: 多巴胺 疼痛 黑质纹状体 中脑边缘系统 大脑皮质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脊髓背角
  • 简介:摘要:中药对免疫系统具有显著的影响和调节机制。本论文综述了中药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多个层面的调节作用,探讨了中药对免疫系统的具体影响与调节机制。研究发现,中药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综合作用实现对免疫系统调节,具有改善免疫状态、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作用。此外,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还具有个体化差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中药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药物组合和治疗方案。

  • 标签: 中药 免疫系统 调节机制
  • 简介:摘要调节性集合/调节(AC/A)比值是斜弱视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尽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指标,但是大多眼科医师对其理解并不深入,经验性运用可能存在偏差。本文对AC/A的参考值范围、检查方法、分类、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希冀为在健康人群的随访检测、斜视患者的病情评估和诊断治疗中正确运用AC/A提供依据。

  • 标签: 调节,眼 会聚,眼 斜视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分子靶向药物是肝癌系统治疗的首选方法,在过去的10年里,已有数种抗肝癌靶向药物问世。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肝癌全身治疗领域一颗耀眼的新星,先后有纳武单克隆抗体和帕博利珠单克隆抗体获批二线治疗索拉非尼经治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但是,晚期肝癌单药物治疗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肝癌的分子靶向药物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已有数种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方式显示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现将肝癌领域几种分子靶向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癌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调节性B细胞(Bregs)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新的B细胞亚群,通过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等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免疫耐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文中综述了Bregs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Breg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10 TGF-&beta 1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中医药在免疫系统调节方面的研究与应用。首先介绍了中医药理论对免疫系统的认识,包括中医药将免疫系统分为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两个层面的理论基础。其次,总结了中医药在免疫系统调节方面的应用,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拔罐等治疗手段,并探讨了其调节免疫系统的可能机制。最后,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了中医药在免疫系统调节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中医药 免疫系统 调节 理论基础 应用
  • 简介:摘要:胃肠道疾病对呼吸系统免疫调节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随着对这一关联性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了炎症性肠病(IBD)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等胃肠道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并非简单的共同发病率,而是涉及到多种机制的复杂相互作用。胃肠道疾病可能通过释放炎症介质、调节肠-肺轴等途径影响呼吸系统的免疫调节,从而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状态。深入理解这些相互作用对于全面揭示胃肠道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将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肠道疾病,呼吸系统,免疫调节,炎症,肠-肺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博来霉素(BLM)诱导SSc小鼠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C57BL/6小鼠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二甲双胍治疗组,经博来霉素、二甲双胍干预4周末处死小鼠。局部皮肤采用组织病理染色法测量真皮和胶原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IL-17、叉头框蛋白P3(Foxp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和mRNA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单个核细胞中系统性效应T细胞(Teff)和调节性T细胞(Treg)相对数目。对真皮胶原厚度、α-SMA、IL-17、Foxp3、Teff和Treg水平等数据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的皮肤病变,Th1、Th2、Th17、Tfh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同时伴有Treg水平明显下降。经高剂量二甲双胍治疗后,小鼠真皮厚度[(131±25)μm]、胶原厚度[(119±18)μm]、α-SMA[(3.0±0.5)个/高倍视野]明显减少(F=14.390,P<0.01;F=40.245,P<0.01;F=44.626,P<0.01),Th1[(27.00±6.68)%]、Th17[(0.56±0.20)%]、Tfh[(6.4±1.6)%]细胞水平明显降低(F=32.390,P<0.01;F=16.083,P<0.01;F=16.546,P<0.01),Treg[(11.23±1.52)%]水平明显升高(F=10.171,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逆转博来霉素诱导SSc小鼠模型的皮肤局部症状,并通过恢复Teff/Treg平衡达到免疫调节和抗纤维化作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T淋巴细胞,调节性 免疫调节 硬化病,系统性 效应T细胞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关于昆虫类药物的研究成为一大新兴热点,许多国家加大了对昆虫类药物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研究显示昆虫类药物在调节免疫系统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现就昆虫肽类、昆虫蛋白类、昆虫蛋白酶抑制剂类、昆虫多糖类、昆虫活性物质类以及昆虫天然免疫基因类药物在调节免疫系统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以便为调节免疫系统的昆虫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免疫系统 免疫调节 昆虫类药物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自身免疫疾病。临床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住进增多,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为干扰素调节因子5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提供依据。本文主要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5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全文从系统性红斑狼疮概述、干扰素调节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5概述、干扰素调节因子5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从基因水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价等提供依据。

  • 标签: 干扰素调节因子5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神经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和免疫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调节关系已成为神经病学、内分泌学、生理学、免疫学乃至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免疫调节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贝类是真口门的原生动物,适应性强,分布广,进化地位特殊。尚未分化为完整的神经和内分泌器官,但具有合成和释放儿茶酚胺、乙酰胆碱、脑啡肽、一氧化氮、谷氨酸和皮质醇的分子基础,是研究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起源和进化的关键类群。本文系统综述了贝类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分子组成、激活机制及其对免疫反应调控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其结构特征、功能、调控机制和进化意义将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为进一步了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进化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在贝类环境适应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贝类 神经递质 神经内分泌系统 荷尔蒙 细胞因子 免疫控制
  • 简介:食物总脂肪摄入量是影响血浆总胆固醇水平的主要因素。脂肪的种类由结构中的脂肪酸决定,脂肪酸按结构又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可以显著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也是脂蛋白中的一类,它是血浆脂蛋白中首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因此和高密度脂蛋白相反,越低越好,畜肉类食物含脂肪最多,且多为饱和脂肪酸。

  • 标签: 血脂调节 不饱和脂肪酸 低密度脂蛋白 脂肪摄入量 动脉粥样硬化性 胆固醇水平
  • 简介:摘要微粒(MPs)在细胞凋亡或活化过程中被诱导产生。最初微粒被认为是没有任何生物功能的无活性细胞产物。然而,通过细胞类型和诱导机制,可知微粒的分子组成和功能。与健康者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具有不同分子组成、类型、功能的微粒显著增加。微粒也能形成免疫复合物放大炎症反应与组织损伤。

  • 标签: 微粒 系统性红斑狼疮 调节功能
  • 简介:摘要SSc是一种以皮肤和器官纤维化、血管病变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IL-35是IL-12家族的新成员,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的增殖并增强Treg细胞的抑制功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Th)17的分化及IL-17的分泌,还诱导产生调节性B细胞(Breg),促进其向分泌IL-35、IL-10的Breg细胞转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目前SSc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IL-35在SSc发病中的作用仍存有争议。本文就IL-35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SSc中的调节机制作一综述,从而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硬皮病,系统性 白细胞介素35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B细胞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微生态调节剂在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96 例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 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列法分为对照组( n=48 ,抗生素对症治疗)与研究组( n=48 ,抗生素联合微生态调节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3%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 72.91% ,(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16%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 20.83% , (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儿科 消化系统疾病应用 微生态调节剂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且疗效显著 。

  • 标签: 微生态调节剂 儿科 消化系统疾病 应用价值
  • 简介:背景:ADD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系统具有人工椎体和前路固定板一体化、人工椎体高度可调的特点,以及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组织相容性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外科医生的信赖。目的:观察带翼可调节置换系统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置入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中的疗效。方法:采用ADD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器对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前路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治疗3,6,12个月分别进行临床评估和影像学检查,此后,每年检查1次。结果与结论:平均随访18个月过程中,获得牢固的骨性融合,调节器体内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纠正,术后患者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得到较大幅度提升。1例出现低钠血症,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因此可以认为,采用带翼可调节置换器行颈椎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操作安全、简单、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内固定疗效确切。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颈椎骨折 前路手术 带翼可调节置换器 脊髓损伤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在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参照组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调节剂对于儿科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治效果,且其安全性更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微生态调节剂 儿科消化 疾病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灸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系统调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3年3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4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免疫相关指标和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61.90%,治疗后IL-2、IL-6、TNF-α水平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后,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免疫系统 风湿免疫性疾病 效果
  • 作者: 熊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图分类号】R7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31-01分娩对所有女性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对产妇的生理及心理均造成一定影响。分娩前产妇由于机体自身因素及情绪方面都存在变化因此易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情况,这也对产妇的交感神经发挥着刺激作用,可提高机体兴奋度与血压水平从而进一步对产妇及胎儿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及医疗器械的革新与完善,剖宫产在技术及安全性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1],但剖宫产作为有创手术创面较大,术后可能出现各类并发症,对剖宫产产妇来说仍会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术造成不利。心理调节作为心理护理的重要部分,是以患者为中心,帮助其在心理生理与精神方面得到满足[2],不仅可显著改善产妇不良情绪,加深对剖宫产各类知识的认识,还能帮助其认识到母乳喂养对自身及胎儿的好处及积极配合手术的重要作用等。因此,帮助产妇进行术前心理调节对帮助其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促进手术顺利及提高术后恢复效率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可在产妇孕晚期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帮助孕晚期孕妇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如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对婴儿生长发育的积极意义等;同时,还可强化母婴保健技能的掌握效果,如孕期及产褥期乳头的护理、正确母乳喂养方法、催乳方法、新生儿护理(指导夫妻双方进行婴儿抚触、洗澡、日常护理、奶具清洗消毒)的相关内容等。之后进行剖宫产相关的知识宣传教育,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解剖宫产的麻醉方式[3],手术流程及需要注意的各类事项等。帮助产妇充分、全面的了解剖宫产各类知识,消除由于对手术不正确的认识而产生的恐惧、焦虑心理,同时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另外,可为产妇发放关于剖宫产知识的手册,帮助其与家属更加全面的认识这一手术技术;还可组织科室中的产妇开展座谈交流会,通过视频、图像播放及PPT演讲等形式,由专业的临床医生为产妇及家属讲解剖宫产过程,围手术期需要注意的各类事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治疗措施,饮食禁忌等,使产妇充分意识到积极配合的重要意义,主动提高依从性。另外,护理人员可每日对产妇进行巡查,询问其感受并与其进行进一步交流,了解其内心对于分娩的期待与焦虑并帮助其进行排解。告知其分娩过程中必要的疼痛正确对待分娩及宫缩过程中产生的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