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视调节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干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趋于一种多因素共同参与的恶性循环机制。泪液分泌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共同调控,神经纤维末梢分泌神经递质、神经肽,参与维系表稳态。因此神经调节异常可致泪液分泌异常、表稳态失衡,进而引起干。同时,干患者泪膜持续异常可损伤眼表正常修复机制,使表和泪腺处于一种慢性炎症状态。干患者角膜对温度变化和机械刺激敏感,痛症状可能与慢性炎症影响角膜疼痛传导通路有关。目前,活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角膜知觉测量仪等仪器可评估干患者角膜神经形态及功能状况。使用神经相关因子营养角膜,通过刺激神经或相关受体促进泪液分泌等方法有助于完善干的综合治疗。本文就神经调节、神经感受异常与干的联系进行综述。

  • 标签: 干眼 泪膜 眼表 角膜神经 角膜知觉 活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屈光不正与调节各因素的关系,探讨近视调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30名16-20岁的高中生的60进行屈光不正、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调节灵活度的检查,然后将各项结果与屈光不正状况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30名高中生受试者调节幅度的平均值为(8.49±1.61)D,调节灵活度平均值为(9.84±1.83)周/min,正相对调节平均值为(-2.10±0.78)D,其中调节幅度与屈光度有显著相关性。调节灵活度与屈光度无相关性。结论屈光不正与调节幅度有显著关系,调节灵活度与屈光不正无相关关系。

  • 标签: 近视/分析 调节 调节幅度 调节灵活度 屈光
  • 简介:摘要目的可调节缝线在青光手术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青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44例(50),实验组44例(52)。两组患者均行小梁切除手术,常规组实行常规缝合,实验组采用可调节缝线,比较两组手术后的眼压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组的术后眼压为(15.81±2.93)mmHg,实验组的术后眼压为(12.23±2.22)mmHg,实验组明显比常规组的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小梁手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可调节缝线 青光眼手术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屈光不正患者功能性调节痉挛的分布特点,为临床进行医学验光、合理使用调节麻痹剂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视光学门诊2003~2005年期间部分屈光不正患者356例的小瞳与散瞳验光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近视患者年龄<7岁,远视患者年龄<12岁,视力下降时间短,视疲劳程度重者,功能性调节发生率高,且程度较为严重。结论功能性调节痉挛的发生与年龄、屈光不正性质、视疲劳程度密切相关,临床上应根据年龄大小、屈光不正性质及视疲劳程度,合理使用调节麻痹剂进行散瞳验光,确保此类患者戴上正确舒适的矫正眼镜。

  • 标签: 调节痉挛 屈光不正 散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调节巩膜缝线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5例(112)各型青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2例56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实验组53例56行小梁切除术加可调节巩膜缝线联合丝裂霉索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随访。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滤过泡功能、眼压控制效果、前房形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可调节巩膜缝线联合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术可有效地治疗青光,术后滤过通畅且能较好地控制眼压水平,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可调节巩膜缝线 丝裂霉素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招飞体检学生正常视力的屈光及调节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02017年某战区空军招收的1000名前来报名的学员进行全身体检,先行小瞳孔电脑验光,再行电脑验光,记录两次验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散瞳前呈近视倾向,散瞳后呈远视倾向,散瞳前屈光均值-0.28D,散瞳后屈光均值+0.53D。大多位于0.00-2.00D区间(占95%),最高为5.25D,平均为(0.81±0.68)D。散瞳前后屈光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25.3,P<0.01),其中远视平均为(0.84±0.67)D,近视及零屈光平均为(0.52±0.61)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3.60,P<0.01)。结论招收飞行学员体检中进行屈光检测的学生多数为远视调节力较强,验光之前必须注重散瞳,使睫状肌充分麻痹。

  • 标签: 招飞体检 学生 正常视力眼 屈光 调节状况
  • 简介:摘要青光是我国临床研究上第二致盲的眼病,主要是由高眼压,视野损害等造成,患有青光的患者会在生活上有很大的不便,因此本文就青光视网膜节细胞的免疫调节就行分析,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青光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降低青光的患病率,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青光眼 视网膜 节细胞 免疫调节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弱视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3月 -2014年2月于我院行弱视训练治疗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50例(弱视组,共计90)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记录患儿临床疗效及组内不同弱视严重程度患儿提高1行LogMAR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及儿童调节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并与同期来院体检的视力正常儿童36例(对照组,共计72)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弱视组内重度弱视患儿提高1行LogMAR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最短,其次为中度弱视患儿,轻度弱视患儿提高1行LogMAR视力所需的平均时间最长,各亚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后,弱视组患儿患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活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调节滞后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0 .05)。治疗3个月后,弱视组各患儿患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活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轻、中度弱视>重度弱视(P<0 .05),患调节滞后量则明显降低,且轻、中度弱视<重度弱视(P<0.05)。结论: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予以弱视训练,能有效改善其患调节功能,对患儿预后恢复有利。

  • 标签: 弱 视训练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 调节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青光手术中可调节缝线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6例(32只)青光患者在滤过性青光手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并观察短期和长期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无明显滤过泡形成者6例(6只),浅前房Ⅱα级2例(2只),眼压基本控制在9-16mmHg(1.06-2.11kPa)。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续随访,发现患者的眼压都能基本控制稳定,且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可调节缝线用于青光治疗手术中,可降低并发症,操作方法简单,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可调节缝线 抗青光眼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对近视儿童调节参数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科室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阶段收入的近视儿童84例共计168患,根据疗法分组,分为观察组(42例共计84患)和对照组(42例共计84患)。观察组儿童佩戴角膜塑形镜,对照组儿童佩戴框架眼镜。结果:两组患儿佩戴前的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和调节灵敏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佩戴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调节幅度均较佩戴前有所提升,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调节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调节滞后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调节灵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框架眼镜 近视 儿童 调节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具有顽固症状的轻中度干患者的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及相关干预对此类患者主观症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103例轻中度干患者,经过3个月的常规治疗后,表疾病指数(OSDI)下降≥12.5分为症状改善组,其余为顽固症状组。评估所有患者双眼调节集合功能、OSDI、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试验(ST)、角膜荧光素染色(FL)。顽固症状组患者在常规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对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的矫正干预,8周后再次复查上述指标。比较顽固症状组、症状改善组中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及顽固症状组治疗前后双眼调节集合功能、OSDI及泪膜稳定性的变化。结果103例干患者中,43例常规治疗有效为症状改善组,男18例,女25例,年龄(27±6)岁;60例常规治疗后效果不佳为顽固症状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0±6)岁。顽固症状组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症状改善组(100%比72.1%,P<0.001)。40例顽固症状者在评估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后,增加针对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的相关矫正干预8周。8周后OSDI较前明显下降[(23.4±16.0)比(40.6±15.7)分,P<0.001],但ST、TBUT、FL未见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双眼调节集合功能异常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干患者中发生率很高,对调节集合功能进行干预可改善这些患者的主观症状。

  • 标签: 干眼综合征 调节 集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对我院收治的青光患者进行不良情绪自我调节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中接收的青光患者,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患者共134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等均分为A、B两组,每组6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眼科常规护理,而对A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中添加针对性心理疏导,包括不良情绪自我调节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病情控制情况。结果A组患者情感正常患者所占比例为80.60%,明显高于B组的41.79%,另外A组患者眼压控制水平以及住院治疗时间上均优于B组患者,上述差异对比均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青光患者在心理护理环节中,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不良情绪,消除负面情绪,对改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情绪 自我调节 青光眼 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不同年龄高度近视患者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有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资料完整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研究,共75例(150只),其中男性23例,女性52例,年龄(28.99±7.26)岁。按照年龄分为两组:低龄组(18~34岁)40例(80只),高龄组(35~48岁)35例(70只)。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裸远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裸近视力(UNVA)、等效球镜度数、调节幅度、负相对调节(NRA)、正相对调节(PRA)、单眼和双眼调节灵敏度(AF)、调节反应、远近水平隐斜、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A)以及视觉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及差异性。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者再行最小显著性差异法两两比较;两组间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检验。结果术前和术后12个月低龄组调节幅度分别为(8.88±2.27)和(9.51±1.34)D,高龄组分别为(7.67±2.36)和(6.56±2.63)D,两组调节幅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F=15.044,P<0.05),同一时间比较两组的调节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78,P<0.05),高龄组调节幅度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低龄组。两组间NRA比较,术前及术后低龄组NRA均优于高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459,P<0.05),两组内NRA随时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88,P=0.141)。PRA术前及术后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47,P=0.233),各组随时间亦无显著性变化(F=1.762, P=0.146)。两组单眼及双眼AF比较,随时间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296,21.839,P<0.05),两组单眼AF及双眼AF术后12个月均较术前显著性提高。各时间点低龄组单、双眼AF均优于高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0.327,43.08,P<0.05)。两组调节反应比较,高龄组由术前(0.12±0.32)D增加到术后12个月(0.38±0.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52,P<0.05);而低龄组内术前术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10,P=0.151)。AC/A术前及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89, P=0.505),术后组内随时间变化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1.049, P=0.309)。结论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调节幅度及AF都有显著提高,术后调节功能显著改善,视觉满意度高;低龄患者的提高优于高龄患者。(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13-121)

  • 标签: 近视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调节, 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屈光矫治方式对近视单眼调节幅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治疗的近视患者,根据患者屈光矫治方式不同分为角膜接触镜组,框架眼镜组,未矫正组,屈光手术组。再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视组。各组的患者均使用近点尺检测单眼调节幅度的情况。结果在近视的单眼调节幅度方面,框架眼镜组,角膜接触镜组,屈光手术组以及未矫正组,正视组之间比较差别较大(P<0.05)。其中,框架眼镜组,角膜接触镜组,屈光手术组,正视组的单眼调节幅度高于未矫正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屈光手术组与角膜接触镜组的单眼调节幅度与正视组相比,没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近视的单眼调节幅度受到屈光矫治方式的影响,其中实行合适的屈光矫治方式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单眼调节幅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屈光矫治方式 近视眼 单眼调节幅度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弱视调节功能采用弱视训练的效果。方法:收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共计80例作为研究组,实施弱视训练干预手段,将干预后的效果与视力正常的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80例研究对象在经过干预前后调节功能的比较,其在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以及调节灵敏度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调节滞后量也要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弱视调节功能实施弱视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儿童的视力水平,有利于儿童预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弱视 屈光不正 弱视训练 功能调节
  • 简介:还记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一经典比喻吗?为使这扇窗户变得越来越明亮,人们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眼线、眼影、睫毛膏、眼镜、眼保健操……为了眼睛,人类也是蛮拼的。睫毛膏任何时代的女孩子都爱美,古代女性怎样画睫毛?公元前400年的古埃及,当地女性就已经知道画妆了。

  • 标签: “眼” 古代女性 眼保健操 睫毛 古埃及 公元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良情绪自我调节护理对青光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青光患者144例,通过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将72例患者纳入其中。两组患者均行眼科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不良情绪自我调节。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眼压水平、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17.5±3.3)mmHg,住院时间(3.5±1.1)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达到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83%,比对照组患者更高70.83%(P<0.05)。结论在青光患者治疗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配合不良情绪自我调节护理的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疗效可进一步提升。

  • 标签: 不良情绪 自我调节护理 青光眼患者 治疗疗效
  • 简介:什么样的鸽才是育种?在赛鸽配对时要选择什么样的眼睛来交配?这对养鸽专家们来说都还未有定论,很多鸽友以为.幼鸽的眼睛要到了变颜色时,才能看出它的志,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在配对巢箱里的雏鸽几乎是无色的眼睛,但是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有些不同,胶状粒子志颜色都是深灰色,仔细研究的话,即可看出具有相当指示性的志。

  • 标签: 育种 赛鸽 眼睛 指示性 配对 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