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风起云涌的中国反腐浪潮又现一大亮点——依照党中央的重要部署,全国检察机关从9月起,开展为期半年的声势浩大的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通过国际合作,将潜逃海外的贪官追捕归案,绳之以法;追回被贪官们窃至海外的数以亿计的巨额国有资产。

  • 标签: 志高 检察机关 杨南 集团总公司 反侦查能力 问题复杂化
  • 简介:10月10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外交部四部门联合发布通告,督促在逃境外经济犯投案自首,今年12月1日前自动投案并自愿回国的,可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四部门表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各类经济犯罪、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都适用该通告。据了解,全国公安机关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代号'猎狐'2014)目前已取得阶段性重

  • 标签: 国际追逃 追逃追赃
  • 简介:近期,中国海外反腐工作在利用APEC、G20等多边机制“粗织”网络的同时,也在进行双边条约和国与国执法合作机制的搭建,以“密织”法网让外逃贪宫无处可逃。追赃是海外反腐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更是难点。记者向法国司法部确认,法国正在与中国就反腐败追逃追赃合作进行商议。另外,中国与加拿大正准备签署“被追缴资产分享协定”。

  • 标签: 反腐工作 海外 追逃 合作机制 APEC 多边机制
  • 简介:境外追赃与境外追逃,从基本内涵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二者在被保护法益、工作路径和结果处理等方面是不同的。从国际法依据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法律依据的不同会对二者法律性质的差异产生一定影响,会影响证明责任的轻重和限制性措施的使用。从追赃追逃的途径对比可以看出,二者同等重要,而我国更需注意规范劝返和劝退途径的使用。完善我国境外追赃追逃国际执法合作,应重视二者的统一性与相对独立性,灵活运用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与国际警务合作两种武器,加快推进境外追赃追逃法治建设。

  • 标签: 境外追赃 境外追逃 治安治理
  • 简介:经济犯罪案件赃款赃物转移方式有通过地下钱庄转移、直接携款潜逃、通过虚假进出口贸易转移到境外以及通过在当地将赃款赃物"变身"后转移等。现阶段我国经侦追赃工作总体不太理想,存在追赃体制不顺,未形成有效合力,经侦部门追赃的压力和动力不足,经侦追赃工作情报获取迟缓,经侦追赃工作的具体操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破解经侦追赃工作瓶颈,应从全国统筹、理顺体制、明确责任;科学考核增强压力、奖惩结合提高动力;拓宽渠道,尽可能获取赃款、赃物隐匿情报;建立、健全各种具体追赃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研究追赃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尽最大可能追缴赃款、赃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 标签: 经济犯罪 赃款赃物 追缴瓶颈 破解
  • 简介: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让与人不法将他人财产让与买受人后,若买受人在取得该财产时系出于善意,则取得该财产所有权,原财产所有人不得要求买受人返还,而只能要求让与人赔偿损失。善意取得是近代民法物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对所有权保护(静的安全)和交易便捷(动的安全)两种价值的利益权衡之后所作出的抉择。

  • 标签: 买受人 让与人 善意取得制度 财产所有人 返还 无权处分
  • 简介:司法机关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现行立法规定过于原则,司法解释缺乏系统性,司法实践中程序不规范,对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性认识不清,导致扣押、冻结款物处理不当。通过对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相关规定的对比、分析,以及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的实务操作,查找司法机关扣押、冻结涉案款物制度上的漏洞,积极探索弥补的办法,以求进一步规范司法机关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工作。

  • 标签: 继续追赃 执法公信力 赃款赃物
  • 简介:与《刑法修正案(九)》配套的贪贿类犯罪司法解释第十八条体现了追缴赃物"继续性"的本质特征。针对当前追缴赃物"继续性"司法现状和现实困境,可通过明晰追缴赃物"继续性"立法适用与定罪量刑关系;尽快出台与刑法配套的追缴赃物工作细则;建立巨额资金流转实时化、国际刑法管控及其预警防御机制;建立财产申报机制及审核监管机关等举措,真正实现立法公正实质观下刑罚的威慑作用和司法效率观下打击和遏制贪污贿赂类犯罪之目的。

  • 标签: 追缴赃物 贪污贿赂犯罪 “继续性” 立法与司法
  • 简介:我国境外追逃追脏是一个系統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需要加大对法律制度、合作机制等研究外,其中的鉴定技术在用也不能忽视.追逃追赃在鉴定技术领域涉及到在逃人员数据库、人脸识别、心理测试、财产鉴定等许多方面.目前的任务在于建立健全全国境外在逃人员信息资料库(为鉴定创造条件)、开发轨迹追逃系统(计算机人脸自动鉴定识别系统等)、完善与在逃人员有关知情人的心理鉴别技术、探索财产自动识别与鉴定技术(如发现和识别非法财产技术、鉴定涉案财产价格技术),必要时与技术企业合作,帮助公安司法机关改造升级.为先进的追逃追赃技术.唯此,方能为境外追逃追赃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 标签: 境外追逃追赃 在逃人员数据库 人脸鉴别 心理鉴别 财产鉴定
  • 简介:在境外追赃中,劝缴是值得重视的方式,劝缴的成功离不开国内追赃制度的配合。我国目前的退赃制度地位不明确,一般情况下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个别情况下作为法定量刑情节。因此,实践中退赃制度的运行并不顺畅,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从刑罚制度的时效性着眼,可以从责任和政策方面论证退赃从宽处罚的现实价值。重构退赃制度,应将退赃作为法定从宽量刑情节在刑法总则中予以规定。可考虑对退赃主体、时间、要素、量刑等因素进行具体规定。

  • 标签: 退赃 追赃 量刑责任 刑事政策
  • 简介:境外追赃主要是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将犯罪嫌疑人使用非法手段转移到境外的财物予以追缴.从“猎狐2014”专项行动来看,我国的境外追逃工作成绩显著,但追赃工作不尽如人意,从中也暴露出追赃中的诸多困难,如法律不健全导致境外追赃缺乏充分的依据、证据瑕疵成为境外追赃的阻力、缺乏主动有效的国际刑事合作等等.加强经济犯罪侦查中境外追赃工作,必须健全我国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执法机关获取犯罪证据的能力,不断提高国际执法合作能力.

  • 标签: 经济犯罪侦查 境外追赃 国际警务合作
  • 简介:作为由中国主导起草的第一个国际性反腐败文件,《北京反腐败宣言》彰显了我国反腐败和追逃追赃的决心。《北京反腐败宣言》的出台对突破长期制约我国境外追逃追赃的法律瓶颈、信息瓶颈和手段瓶颈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加快双边引渡条约和司法协助条约的签署,倒逼我国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境外追逃追赃的信息平台建设和境内防逃的制度建设和追逃追赃手段的灵活化和多样化。

  • 标签: 北京反腐败宣言 境外追逃 境外追赃
  • 简介:追赃国际合作是国际刑事协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相对于对潜逃境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引渡、遣返等而开展的追逃国际合作而言的刑事司法国际合作方式。它的合作范围仅限于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非法转移出境的赃款赃物,包括犯罪所得、犯罪收益和犯罪工具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一切涉案物品、资产或资金等。目前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开展追赃国际合作主要有四种方式:(1)在开展引渡、遣返等追逃国际合作的同时,随附请求移交赃款赃物;(2)由赃款赃物所在国启动国内法追缴程序,尤其是犯罪所得追缴法予以没收并请求返还的追赃国际合作;(3)在赃款赃物的所在国,通过启动民事诉讼方式追回犯罪资产;(4)启动新刑诉法违法所得没收特别程序追回犯罪资产。对我国追赃国际合作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立法完善等措施,健全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为我国的境外追逃追赃工作找出一条既有效率,又富有成果的路径。

  • 标签: 赃款赃物移交 资产追回 法律依据 国际合作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成熟运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与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经济犯罪案件的追逃追赃工作在新时代、新条件下应充分挖掘数据的隐藏价值,对数据加强分析,进行模式创新、观念转变、效率提升,提升经侦案件追逃追赃成效。

  • 标签: 大数据经济犯罪侦查追逃追赃
  • 简介:2014年11月,《北京反腐败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以一个全新、积极的姿态开始了国际反腐的行动,其中涉及国际追赃的主要做法Ⅲ有望成为有效惩治腐败犯罪的利器。《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海外追赃第一案”的审理,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以下称“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能否实现立法初衷、成为国际追赃②的法定途径面临考验。然而,在准确把握上述契机的同时,我们需要不断审视和完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包括没收违法得的审理方式、审理程序、执行程序、救济途径等环节,以期为反腐败国际追赃机制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反腐败 国际追赃 违法所得 没收程序
  • 简介:摘要:2018年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的决定》(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适应新时代反腐败和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的需要,对2012年《刑事诉讼法》进行了针对性修改,在特别程序编中,增设了缺席审判程序专章。由此,我国刑事缺席审判程序正式构建。作为一项全新的程序,有必要对相关立法规定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且需要将之放在刑事诉讼整体体系中,对当前的制度设计进行评价,来针对性地解决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在适用中存在的障碍,以顺应当前制度反腐和境外追赃追逃的现实需求。

  • 标签: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 国际追赃追逃 程序评价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