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肠转移上皮样血管肉瘤(EA)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小肠转移EA的临床资料,进行光镜及免疫表型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的3例小肠转移EA。结果小肠转移EA发病年龄36~80岁(平均62岁),男3例,女2例。临床出现腹痛2例、黑便2例、贫血及钡灌肠异常1例。原发病灶2例来源于大腿软组织,2例来源于脏器-肝和肺,1例原发灶不详。病理组织学改变与原发性EA病灶相似,均表现为巢片状或索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异型明显,可见核分裂像、核仁、血窦及血管网结构。免疫表型4例表达CD31,3例表达Fli-1、ERG,2例表达ⅧRAG、CKpan。结论小肠转移EA临床少见,预后较差,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黑便及贫血等消化道症状,各部位EA均可转移,临床诊断较困难,但病理组织学改变有特点,结合临床病史及免疫组化染色血管内皮相关抗原呈阳性有助于诊断。

  • 标签: 小肠肿瘤 上皮样血管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肝脏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一旦出现肝转移,患者预后极差。早期诊断结肠癌肝转移(CRLM)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转化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多学科团队治疗也为CRLM治疗提供了更多思路。长链非编码RNA、肿瘤干细胞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揭示了CRLM的机制。本文主要对CRLM诊断和监测、治疗以及主要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机制 诊断 监测 治疗
  • 简介: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选择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近几年,大量的物理教师对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其中教学模式最大的转变莫过于从传统的验证实验教学转变为现如今的探究实验教学。本文将分析传统验证实验存在的种种弊端,并探究如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探究实验。

  • 标签: 高中物理 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
  • 简介:摘要:地铁建设具有较强的复杂,为保障地铁建设的整体安全,全方位提升地铁建设质量,应该注重依托于科学且高效化的管理举措,最大程度提升地铁建设的整体成效。在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地铁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全面的管理规划,整体保障管理规划的完整以及全面

  • 标签: 地铁建设 复杂性 管理规划
  • 简介:摘 要:本文讨论了影响钢结构无损检测检测结果的因素。

  • 标签: 无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临床拟诊为X-连锁高IgM综合征(X-linked hyper-IgM syndrome, XHIM)并发进行多灶脑白质病变(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 PML)的患儿CD40L基因及人类嗜神经多瘤病毒(Jamestown Canyon virus, JCV)进行检测,明确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儿及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NDA,设计扩增CD40L基因5个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连接区的特异性引物并进行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CD40L基因序列分析对比确定有无变异。用两对JCV特异性引物对患儿外周血DNA行巢式PCR扩增,目的条带PCR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JCV序列对比确定患儿是否存在JCV感染。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为CD40L c.506 A>C(p.Tyr169Ser)错义变异半合子,该变异位于CD40L肿瘤坏死因子同源区结构域,引起CD40L蛋白疏水作用及结构稳定性丧失,经PolyPhen2及SIFT蛋白功能预测软件预测分别为很可能有害变异(probably damaging, score=1.00)及有害变异(deleterious, score=-8.868),该变异尚未见文献报道。患儿母亲携带CD40L c.506 A>C(p.Tyr169Ser)半合子变异,父亲未检测到该变异。患儿外周血DNA巢式PCR产物经凝胶电泳后发现JCV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JCV基因序列比对同源达到99%,表明患儿外周血DNA中含有JCV,有JCV感染。结论CD40L基因分析及JCV检测结果确诊患儿为XHIGM,其并发的PML与JCV感染有关。

  • 标签: X-连锁高IgM综合征 CD40L基因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人类嗜神经多瘤病毒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汽车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汽车钣金零件作为汽车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起到美化汽车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因此,提升汽车钣金零件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钣金零件常见的缺陷,针对汽车钣金零件经常出现的缺陷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汽车钣金零件质量的相关策略,以帮助汽车企业降低钣金零件的维修成本,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 标签: 汽车钣金 钣金零件 材料性能
  • 简介:摘要:电气自动化控制是一个系统,主要是以电脑系统为中枢控制单元,实现自动化设备。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很多方面都有意义。对企业来说,电气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公司的经济收益,优化生产条件等。电厂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中,应重视可靠这一基本要求。依照当前实际研究结果分析,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普遍较低,将直接影响到控制系统作用和功能的发挥。需探索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策略,通过概述相关的测试方法,判断实际的影响因素,提出科学化建议。

  • 标签: 电厂 电气 自动化控制 可靠性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对管理的内容以及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并且在管理的过程当中还要设立不同的管理部门,注重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管理,进而才能有效地实现建筑工程的全方面管理。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并且还要不断创新管理的模式,以此来提高建筑企业的高效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及创新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建筑工程管理 重要性 创新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雌激素+甲硝唑对萎缩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纳入研究时间段;在研究时间段内自愿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萎缩阴道炎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实验组患者行甲硝唑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雌激素+甲硝唑联合治疗,探究两组患者在不同药物治疗下的患者临床症状(外阴瘙痒、白带异常、阴道充血)消失时间对比、治疗效果对比。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雌激素+甲硝唑联合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外阴瘙痒、白带异常、阴道充血)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对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雌激素+甲硝唑治疗方法运用与萎缩阴道炎患者的治疗当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雌激素 甲硝唑 萎缩性阴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在线课程(SPOC)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9月,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护理学院2018级护理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150名为研究对象。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基于SPOC的课前+课中+课后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50名学生线上学习成绩为(93.13±7.76)分,期末线下考试成绩为(85.61±10.09)分。线上平台访问次数9 428人次,师生共参与讨论话题55个,完成任务点172个。150名学生对基于SPOC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各条目评价中,非常同意和同意的人数占80%以上,无非常不同意的评价。结论基于SPOC的教模式学应用于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标签: 学生,护理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混合式教学 基础护理学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自愿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以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5例,实验组45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对照组实施宫腔镜治疗。探究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阴道出血、腹部疼痛、术后感染)、患者输卵管再通率。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1.11%,(P

  • 标签: []腹腔镜 宫腔镜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对肺部纯磨玻璃结节(pGGN)侵袭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检查出肺部pGGN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理结果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为非侵袭肺腺癌患者(33例),研究组为侵袭肺腺癌患者(37例),两组患者均行双源双能量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CT征象分布情况、平均平扫CT值、平均标准化碘含量(NIC)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平均平扫CT值、平均NIC诊断效能及最佳临界值。结果两组患者病灶位置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病灶最大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比较,P<0.05,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穿行征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平扫CT值、动脉期、静脉期平均NIC高于对照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平扫CT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764,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9.70%、83.78%,动脉期平均NIC的AUC为0.864,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97%、72.97%,静脉期平均NIC的AUC为0.943,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97%、83.78%。结论双源CT双能量检测pGGN对侵袭肺腺癌诊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肺腺癌 双源CT双能量 肺部纯磨玻璃结节
  • 简介:摘要:现在随着我们国家经济不断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进步也非常的明显,但是如果想要建筑品质更快速的提升,就需要建筑相公司关注建筑工程建造的过程中对于钢结构的设计,因为钢结构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建筑的品质。

  • 标签: 结构设计 钢结构设计 重要性 策略
  • 简介:摘要由于长期的肠道摄入不足,肠衰竭患者不得不依赖肠外营养(PN)来维持能量和正常的生理需求。然而PN在提供能量及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会引起肝脏损害。此外,由于肠道结构和内环境发生改变,IF患者往往伴随着肠道菌群失调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过度生长的细菌代谢产生的毒性介质可诱导肠道炎性反应和胆汁酸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及肠衰竭相关肝损害(IFALD)。自1998年Marshall首次提出肠-肝轴的概念以来,肠-肝轴紊乱在IFA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肠道-肝脏之间的"对话"是维持肝脏代谢和肠道内稳态平衡的关键,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然而,作为一个"被遗忘的器官",肠道菌群在IFA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笔者首次提出肠-菌-肝轴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试图强调肠道菌群是肠-肝轴中的重要一环,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IF患者肠道和肝脏损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肠-菌-肝轴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深入研究,将对理解IFALD的发病机制和改进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肠-菌-肝轴 肠-肝轴 肠衰竭相关性肝损害 肠衰竭 短肠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负荷量对大血管闭塞卒中血管内再通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发病在24 h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62例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根据DSA的血栓负荷量评分(CBS)分为CBS≥6分组(24例)和CBS<6分组(38例),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术后90 d的临床预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χ²检验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BS≥6分组和CBS<6分组在基本人口资料、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S≥6分组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比率(63.2%,24/38)低于CBS<6组(87.5%,21/24)(χ²=4.380,P=0.044),CBS≥6组出院NIHSS评分为[5.0(3.3,7.8)分]低于CBS<6组[8.5(1.8,14.5)分](Z=5.221,P=0.022),术后90 d mRS 为0~2分CBS≥6组比率(91.7%,22/24)高于CBS<6组(39.5%,15/38)(χ²=20.48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BS分组[OR=0.042,95%CI 0.007~0.244,P=0.001]是影响良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是否应用替罗非斑组进行亚组分析,在临床预后方面,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S≥6分组的临床预后明显优于CBS<6分组,即血栓负荷量小的患者更易获得90 d的良好预后。

  • 标签: 大脑梗死 血栓负荷量 血管内治疗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33例)、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科(18例)及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11例)采用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共62例,术中均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其中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者36例,大脑中动脉水平段闭塞者26例。回顾观察手术时间、血管的再通情况[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标准评估]、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术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结果62例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为94.0 min(P25和P75分别为53.0、129.3 min)。其中57例(91.9%)血管再通成功(TICI分级为2b~3级),5例(8.1%)失败。取栓次数≤2次者占65.8%(47/62),其中35.5%(22/62)1次取栓成功。51.6%(32/62)患者取栓术后置入支架。62例患者中,17例(27.4%)出现并发症,其中术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7例(11.3%),术后出现症状脑出血10例(16.1%);死亡8例(12.9%)。62例患者术后90 d内预后良好(mRS≤2分)者37例(59.7%),预后不良(mRS≥3分)者25例(40.3%)。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术中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手术时间短,血管再通率和首次血管再通率较高,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比率高。

  • 标签: 脑梗死 动脉闭塞性疾病 前循环 机械取栓术 球囊导引导管近端血流控制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33例)、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科(18例)及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11例)采用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共62例,术中均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其中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者36例,大脑中动脉水平段闭塞者26例。回顾观察手术时间、血管的再通情况[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标准评估]、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术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结果62例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为94.0 min(P25和P75分别为53.0、129.3 min)。其中57例(91.9%)血管再通成功(TICI分级为2b~3级),5例(8.1%)失败。取栓次数≤2次者占65.8%(47/62),其中35.5%(22/62)1次取栓成功。51.6%(32/62)患者取栓术后置入支架。62例患者中,17例(27.4%)出现并发症,其中术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7例(11.3%),术后出现症状脑出血10例(16.1%);死亡8例(12.9%)。62例患者术后90 d内预后良好(mRS≤2分)者37例(59.7%),预后不良(mRS≥3分)者25例(40.3%)。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术中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手术时间短,血管再通率和首次血管再通率较高,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比率高。

  • 标签: 脑梗死 动脉闭塞性疾病 前循环 机械取栓术 球囊导引导管近端血流控制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普拉洛芬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滴眼液对于过敏结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收治疗的过敏结膜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患者的分组处理,其中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普拉洛芬进行治疗,50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贝复舒滴眼液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综合治疗效果上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普拉洛芬 贝复舒滴眼液 过敏性结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舒筋接骨汤熏洗加外敷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6例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38例(另加舒筋接骨汤熏洗加外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VAS评分、患膝LKSS评分、MMP-13指标和TNF-α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